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82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可有效解决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治疗用药问题。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中药方是由重量份的:人参3‑12份、醋五味子2‑20份、炙淫羊藿6‑20份、红景天6‑30份、浙贝母6‑20份、牡丹皮6‑20份、炒紫苏子6‑20份、薏苡仁6‑50份、防己6‑15份、陈皮6‑20份、姜黄6‑15份、炙甘草6‑20份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可在制备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药物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方药可制备成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合剂等口服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及其应用一、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特别是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金水尘肺方)。二、
技术介绍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不同致病性的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一组职业性肺部疾病的统称。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四大症状,尘肺病不仅仅是肺部疾病,也是全身性疾病。21世纪初,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的统计数据显示,尘肺病的发病率呈急剧上升趋势。在全球范围内,尘肺发病病例从1990年的36186例增加到2017年的60055例,平均增加了66.0%。目前,我国没有系统全面的统计数据,主要根据历年职业病报告进行推测和估算,2010年前全国每年报告的尘肺新病例在1.0万-1.5万,2010年以后每年报告尘肺新发病例数均突破2.0万例,2014-2016年连续3年分别达到26873例、26081例和28088例,连续7年尘肺新病例占年新发职业病总病例均接近90%。7年之间新发病例共达到178613例。在新发尘肺病例中主要是矽肺和煤工尘肺,约占总数的90%-95%。近两年煤工尘肺新发病例均超过了矽肺病例,分别为14152例/10343例和16658例/10072例(煤工尘肺/矽肺)。至2016年,我国累计报告职业病病例924631例,其中尘肺831342例,占总数的89.91%。另根据全球疾病负担(2015年)公布的资料显示,估计我国2015年死亡的尘肺病例为9538例,矽肺死亡为6456例。逐年增多的尘肺病患者群体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尘肺病一年使我国损失约1845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25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1595亿元。尘肺病一旦发生,呈进行性发展,不仅危害粉尘接触工人的健康,降低其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而且最终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尘肺病是重大的社会问题和民生问题,尘肺病持续高发,且发病工龄呈现缩短之势,此为当下中国尘肺病防治的困境与现实。王辰院士认为在职业病防治问题上,很难单纯依靠职业病医院或职业病科解决全部的职业病问题,强调多学科协作方为解决尘肺病问题的关键。中医药治疗尘肺病具有良好的前景,开展中医药治疗尘肺病的研究以建立有效的治疗方法、研发中药产品,对于提高尘肺病的防治水平尤为必要,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可有效解决尘肺病的治疗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中药方是由重量份的:人参3-12份、醋五味子2-20份、炙淫羊藿6-20份、红景天6-30份、浙贝母6-20份、牡丹皮6-20份、炒紫苏子6-20份、薏苡仁6-50份、防己6-15份、陈皮6-20份、姜黄6-15份、炙甘草6-20份组成;该中药方亦可由重量计的:人参3-12g、醋五味子2-20g、炙淫羊藿6-20g、红景天6-30g、浙贝母6-20g、牡丹皮6-20g、炒紫苏子6-20g、薏苡仁6-50g、防己6-15g、陈皮6-20g、姜黄6-15g、炙甘草6-20g组成。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药学原理,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多见于疾病中期、后期,多兼有痰湿、血瘀等。方中人参,甘、微苦,平,大补元气,主补五脏,乃补气之圣药(《本草新编》),为方中之君药。肺病日久则母病及子,累损及肾,肾之阴阳不能濡养、温煦肺脏而致肺肾两虚。五味子益气生津,补肾宁心,正如《本草备要》云:“性温,五味俱全,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淫羊藿补肾壮阳,温补命门之火。五味子、淫羊藿相须为用,滋肾阴、温肾阳,共为臣药。肺朝百脉而司呼吸,肺气伤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气虚血瘀,故用红景天,补肺活血,益气健脾,平喘止咳,也为臣药。疾病日久,痰瘀互结,浙贝母、丹皮相伍为用,共为臣药,以凑化痰散结、活血祛瘀之功效。肺气虚衰,肾元不固,摄纳失常则气不归元,故佐以苏子降上逆之气,兼以消痰。薏苡仁渗湿、健脾,正如《本草纲目》云:“薏苡仁,阳明药也,能健脾益胃。虚则补其母,故肺痿、肺痈用之”。朱丹溪云:“治痰法,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也”,故以陈皮理气健脾、调理中焦、以杜绝生痰之源。陈皮、薏苡仁两药合用,也为佐药。防己,辛、苦能通行十二经,解脏腑之水气,泄经络之湿邪(《本草易读》);姜黄,辛散苦泄、温通,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效,能宣通血中之气,使气行而血无壅滞(《本草便读》);两药合用,行气利湿、祛瘀通络,共为佐药。以炙甘草为使药,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又祛痰止咳。据此,本专利技术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可在制备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药物中应用,本专利技术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方药可制备成颗粒剂、丸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合剂等口服制剂。本专利技术原料丰富,组方科学、合理,中药方具有补益肺肾、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有效用于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是中药上的创新。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3份、醋五味子2份、炙淫羊藿6份、红景天6份、浙贝母6份、牡丹皮6份、炒紫苏子6份、薏苡仁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姜黄6份、炙甘草6份。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12份、醋五味子20份、炙淫羊藿20份、红景天30份、浙贝母20份、牡丹皮20份、炒紫苏子20份、薏苡仁50份、防己15份、陈皮20份、姜黄15份、炙甘草20份。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6份、醋五味子9份、炙淫羊藿15份、红景天16份、浙贝母13份、牡丹皮13份、炒紫苏子14份、薏苡仁23份、防己9份、陈皮13份、姜黄10份、炙甘草13份。实施例4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3份、醋五味子20份、炙淫羊藿6份、红景天16份、浙贝母13份、牡丹皮20份、炒紫苏子20份、薏苡仁6份、防己9份、陈皮6份、姜黄15份、炙甘草13份。实施例5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制成:人参3g、醋五味子2g、炙淫羊藿6g、红景天6g、浙贝母6g、牡丹皮6g、炒紫苏子6g、薏苡仁6g、防己6g、陈皮6g、姜黄6g、炙甘草6g。实施例6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制成:人参12g、醋五味子20g、炙淫羊藿20g、红景天30g、浙贝母20g、牡丹皮20g、炒紫苏子20g、薏苡仁50g、防己15g、陈皮20g、姜黄15g、炙甘草20g。实施例7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中,本专利技术中药方由以下重量计的中药制成:人参6g、醋五味子9g、炙淫羊藿15g、红景天16g、浙贝母9g、牡丹皮13g、炒紫苏子9g、薏苡仁20g、防己9g、陈皮9g、姜黄9g、炙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3-12份、醋五味子2-20份、炙淫羊藿6-20份、红景天6-30份、浙贝母6-20份、牡丹皮6-20份、炒紫苏子6-20份、薏苡仁6-50份、防己6-15份、陈皮6-20份、姜黄6-15份、炙甘草6-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3-12份、醋五味子2-20份、炙淫羊藿6-20份、红景天6-30份、浙贝母6-20份、牡丹皮6-20份、炒紫苏子6-20份、薏苡仁6-50份、防己6-15份、陈皮6-20份、姜黄6-15份、炙甘草6-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3份、醋五味子2份、炙淫羊藿6份、红景天6份、浙贝母6份、牡丹皮6份、炒紫苏子6份、薏苡仁6份、防己6份、陈皮6份、姜黄6份、炙甘草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12份、醋五味子20份、炙淫羊藿20份、红景天30份、浙贝母20份、牡丹皮20份、炒紫苏子20份、薏苡仁50份、防己15份、陈皮20份、姜黄15份、炙甘草2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6份、醋五味子9份、炙淫羊藿15份、红景天16份、浙贝母13份、牡丹皮13份、炒紫苏子14份、薏苡仁23份、防己9份、陈皮13份、姜黄10份、炙甘草13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尘肺病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的中药方,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人参3份、醋五味子20份、炙淫羊藿6份、红景天16份、浙贝母13份、牡丹皮20份、炒紫苏子20份、薏苡仁6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生谢洋赵虎雷冯素香田燕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