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781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台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智能手术床,包括底座、控制面板、升降柱、床板、铰链一、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液压缸四、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升降杆、四顶板、中板、底板、滑筒一、滑筒二、连接板、支撑杆、齿轮一、转杆一、旋转电机一、齿二和、齿轮二、转杆二、旋转电机二、支撑块、旋转电机三、转杆三、齿轮三、固定块、齿轮四、螺纹杆、连接杆二、定向杆、转动块、外展板、测量块、超声波传感器和重量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智能测定患者身高、体重并自带保温系统,可针对不同手术所需要的手术体位对手术床进行自动调整、翻折、加温,特别适用于将患者的双臂在两侧展开和将患者的双臂在同侧的垂直方向上平行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手术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术台装置
,具体涉及智能手术床。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手术床,一般都是仅作为一个手术平台供患者进行手术。一般情况下,当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需要记录患者临近手术时的身体状态信息以更准确地对病人的身体状态进行判断从而指导用药,但有时由于患者过于虚弱、先天性的疾病导致的特殊体位、受伤较为严重,不适宜采用传统的体重和身高测量方式来测量体重和身高;一方面,针对不同的手术类型,需要对病床进行翻折和调整,以便于调整患者的手术体位,在某些手术中,需要展开患者的双臂,或者需要患者侧卧并将患者的双臂在垂直方向平行展开;另一方面,目前的倡导的术后快速康复理念中提出术中保温能加速术后快速康复,传统的加温系统为加温毯和吹风机组成,但加温毯并不能满足所有特殊体位的患者,为了便于医务人员操作,节省医务人员的时间,更好地配合外科手术、麻醉、加速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需要研发一种解决上述问题的手术床。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智能手术床,该手术床可自动测定病人的身高和体重,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可维持病人的体温,可自动控制温度,同时,本装置可针对不同的手术类型进行翻折和调整,使手术床适用于不同的手术类型,并且既适用于将患者的双臂在两侧展开又适用于将患者的双臂在同侧的垂直方向上平行展开。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智能手术床,包括底座和控制面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顶部设有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小腿板、大腿板、主腰板、上肩板和头板,所述小腿板与大腿板之间、大腿板与主腰板之间、主腰板与上肩板之间和上肩板与头板之间均设有可将小腿板、大腿板、上肩板和头板向底座所在的水平面翻折的铰链一;所述底座内设有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和液压缸四,所述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和液压缸四的顶部分别设有穿过底座的顶部的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和升降杆四,所述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和升降杆四分别与小腿板、大腿板、上肩板和头板的底部可活动连接;所述上肩板的正下方设有沿升降柱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圆环形的顶板、中板和底板,所述顶板和中板之间设有可沿着顶板的圆周方向转动的圆环形滑筒一,所述中板和底板之间设有可沿着顶板的圆周方向转动的圆环形滑筒二;所述顶板、中板和底板面向升降柱的端部设有将顶板、中板和底板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面向升降柱的端部设有与升降柱相连的支撑杆;所述滑筒一的内侧壁设有齿一和与齿一齿合的齿轮一,所述齿轮一的顶部设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顶部设有与顶板的内侧壁相连的旋转电机一;所述滑筒二的内侧壁设有齿二和与齿二齿合的齿轮二,所述齿轮二的底部设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底部设有与底板的内侧壁相连的旋转电机二;所述滑筒一和滑筒二的外侧壁均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内设有旋转电机三,所述旋转电机三的顶部设有转杆三,所述转杆三的顶部设有齿轮三,所述支撑块背离滑筒一的侧壁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设有与齿轮三齿合的齿轮四,所述齿轮四的中心设有穿射齿轮四和固定块的高度方向且与齿轮四螺纹旋接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背离螺纹杆的端部设有穿射固定块的高度方向的定向杆,所述螺纹杆和定向杆的顶部设有可在螺纹杆和定向杆的顶部转动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背离顶板的侧壁设有与转动块活动连接的外展板;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测量块,所述测量块面向床板的中心的一面均设有超声波传感器,所述床板内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重量传感器、液压缸一、液压缸二、液压缸三、液压缸四、旋转电机一、旋转电机二和旋转电机三均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相连。进一步的,所述小腿板、大腿板、主腰板、上肩板和头板内均设有呈S型紧密排列的水流管道,所述水流管道的外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小腿板与大腿板之间、大腿板与主腰板之间、主腰板与上肩板之间、上肩板与头板之间的水流管道之间均设有伸缩软管,所述小腿板背离大腿板的端部的水流管道的底部设有穿过小腿板的底部的进水管一,所述头板背离上肩板的端部的水流管道的底部设有穿过头板的底部的出水管一;所述底座背离头板的一侧设有水浴箱,所述水浴箱内设有水浴锅一和水浴锅二,所述水浴锅一的顶部设有水泵一,所述水泵一的进水口设有伸至水浴锅一的底部的进水管二,所述水泵一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二,所述进水管一与出水管二之间设有连接软管一,所述水浴锅二的顶部设有水泵二,所述水泵二的进水口设有伸至水浴锅二的底部的进水管三,所述水泵二的出水口设有出水管三,所述出水管三与出水管一之间设有连接软管二,所述温度传感器、水浴箱、水泵一和水泵二均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杆一的顶部设有连接杆一,所述连接杆一背离升降杆一的端部设有与小腿板的底部相连的支撑座一,所述升降杆二的顶部设有与大腿板的底部相连的支撑座二,所述升降杆三的顶部设有与上肩板的底部相连的支撑座三,所述升降杆四的顶部设有与头板相连的支撑座四,所述支撑座一与小腿板之间、支撑座二与大腿板之间、支撑座三与上肩板之间、支撑座四与头板之间均设有可将小腿板、大腿板、上肩板和头板向底座所在的水平面翻折的铰链二。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底部、中板的顶部和底部、底板的顶部均设有沿顶板的圆周方向设置的环形滑槽,所述滑筒一和滑筒二的顶端和底端均位于滑槽内。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和定向杆的顶部设有将螺纹杆和定向杆相连的圆柱形的连接块,所述转动块套在连接块外且可围绕连接块转动,所述连接块的顶部设有位于转动块内且直径大于连接块的直径的固定圆盘。进一步的,所述外展板与转动块之间设有可将外展板翻转至水平位置的铰链三,所述外展板面向转动块的侧壁的顶部设有卡凸一,所述转动块的顶部设有与卡凸一卡合的卡槽一。进一步的,所述外展板内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穿射外展板背离转动块的一端,所述容纳腔背离转动块的端部的内壁设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面向转动块的一面设有卡槽二,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面向转动块的端部设有顶端和底端均伸出延伸板的边缘的挡板,所述挡板面向延伸板的一面设有与卡槽二卡合的卡凸二,所述容纳腔靠近转动块的内壁设有卡槽三,所述挡板设有与卡槽三卡合的卡凸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对手术床进行智能控制,可智能测定患者的身高和体重,手术过程中还可对患者进行加热以维持患者的体温,可通过水浴锅准确地调整水的温度,并通过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水流管道的温度,达到实时监测患者体温的目的,可平稳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水浴加热的优势在于加热过程可控性强和温度分布均匀,不会由于局部温度过高而对患者产生额外的伤害;同时,本专利技术适用于针对不同的手术所需要的手术体位对手术床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翻折,并且既适用于将患者的双臂在两侧展开又适用于将患者的双臂在同侧的垂直方向上平行展开,可降低医务人员术前的准备时间,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未安装顶板时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顶板和中板之间的滑筒一部分的结构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控制面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升降柱(3),所述升降柱(3)的顶部设有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小腿板(4)、大腿板(5)、主腰板(6)、上肩板(7)和头板(8),所述小腿板(4)与大腿板(5)之间、大腿板(5)与主腰板(6)之间、主腰板(6)与上肩板(7)之间和上肩板(7)与头板(8)之间均设有可将小腿板(4)、大腿板(5)、上肩板(7)和头板(8)向底座(1)所在的水平面翻折的铰链一;所述底座(1)内设有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和液压缸四(12),所述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和液压缸四(12)的顶部分别设有穿过底座(1)的顶部的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和升降杆四,所述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和升降杆四分别与小腿板(4)、大腿板(5)、上肩板(7)和头板(8)的底部可活动连接;所述上肩板(7)的正下方设有沿升降柱(3)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圆环形的顶板(13)、中板(14)和底板(15),所述顶板(13)和中板(14)之间设有可沿着顶板(13)的圆周方向转动的圆环形滑筒一(16),所述中板(14)和底板(15)之间设有可沿着顶板(13)的圆周方向转动的圆环形滑筒二(17);所述顶板(13)、中板(14)和底板(15)面向升降柱(3)的端部设有将顶板(13)、中板(14)和底板(15)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面向升降柱(3)的端部设有与升降柱(3)相连的支撑杆(18);/n所述滑筒一(16)的内侧壁设有齿一和与齿一齿合的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的顶部设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顶部设有与顶板(13)的内侧壁相连的旋转电机一(20);所述滑筒二(17)的内侧壁设有齿二和与齿二齿合的齿轮二(21),所述齿轮二(21)的底部设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底部设有与底板(15)的内侧壁相连的旋转电机二(22);所述滑筒一(16)和滑筒二(17)的外侧壁均设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内设有旋转电机三(24),所述旋转电机三(24)的顶部设有转杆三,所述转杆三的顶部设有齿轮三(25),所述支撑块(23)背离滑筒一(16)的侧壁设有固定块(26),所述固定块(26)内设有与齿轮三(25)齿合的齿轮四(27),所述齿轮四(27)的中心设有穿射齿轮四(27)和固定块(26)的高度方向且与齿轮四(27)螺纹旋接的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的底部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背离螺纹杆(28)的端部设有穿射固定块(26)的高度方向的定向杆(29),所述螺纹杆(28)和定向杆(29)的顶部设有可在螺纹杆(28)和定向杆(29)的顶部转动的转动块(30),所述转动块(30)背离顶板(13)的侧壁设有与转动块(30)活动连接的外展板(31);/n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测量块,所述测量块面向床板的中心的一面均设有超声波传感器(32),所述床板内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32)、重量传感器、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液压缸四(12)、旋转电机一(20)、旋转电机二(22)和旋转电机三(24)均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2)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和控制面板(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升降柱(3),所述升降柱(3)的顶部设有床板,所述床板包括依次相连的小腿板(4)、大腿板(5)、主腰板(6)、上肩板(7)和头板(8),所述小腿板(4)与大腿板(5)之间、大腿板(5)与主腰板(6)之间、主腰板(6)与上肩板(7)之间和上肩板(7)与头板(8)之间均设有可将小腿板(4)、大腿板(5)、上肩板(7)和头板(8)向底座(1)所在的水平面翻折的铰链一;所述底座(1)内设有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和液压缸四(12),所述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和液压缸四(12)的顶部分别设有穿过底座(1)的顶部的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和升降杆四,所述升降杆一、升降杆二、升降杆三和升降杆四分别与小腿板(4)、大腿板(5)、上肩板(7)和头板(8)的底部可活动连接;所述上肩板(7)的正下方设有沿升降柱(3)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圆环形的顶板(13)、中板(14)和底板(15),所述顶板(13)和中板(14)之间设有可沿着顶板(13)的圆周方向转动的圆环形滑筒一(16),所述中板(14)和底板(15)之间设有可沿着顶板(13)的圆周方向转动的圆环形滑筒二(17);所述顶板(13)、中板(14)和底板(15)面向升降柱(3)的端部设有将顶板(13)、中板(14)和底板(15)相连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面向升降柱(3)的端部设有与升降柱(3)相连的支撑杆(18);
所述滑筒一(16)的内侧壁设有齿一和与齿一齿合的齿轮一(19),所述齿轮一(19)的顶部设有转杆一,所述转杆一的顶部设有与顶板(13)的内侧壁相连的旋转电机一(20);所述滑筒二(17)的内侧壁设有齿二和与齿二齿合的齿轮二(21),所述齿轮二(21)的底部设有转杆二,所述转杆二的底部设有与底板(15)的内侧壁相连的旋转电机二(22);所述滑筒一(16)和滑筒二(17)的外侧壁均设有支撑块(23),所述支撑块(23)内设有旋转电机三(24),所述旋转电机三(24)的顶部设有转杆三,所述转杆三的顶部设有齿轮三(25),所述支撑块(23)背离滑筒一(16)的侧壁设有固定块(26),所述固定块(26)内设有与齿轮三(25)齿合的齿轮四(27),所述齿轮四(27)的中心设有穿射齿轮四(27)和固定块(26)的高度方向且与齿轮四(27)螺纹旋接的螺纹杆(28),所述螺纹杆(28)的底部设有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二背离螺纹杆(28)的端部设有穿射固定块(26)的高度方向的定向杆(29),所述螺纹杆(28)和定向杆(29)的顶部设有可在螺纹杆(28)和定向杆(29)的顶部转动的转动块(30),所述转动块(30)背离顶板(13)的侧壁设有与转动块(30)活动连接的外展板(31);
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测量块,所述测量块面向床板的中心的一面均设有超声波传感器(32),所述床板内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超声波传感器(32)、重量传感器、液压缸一(9)、液压缸二(10)、液压缸三(11)、液压缸四(12)、旋转电机一(20)、旋转电机二(22)和旋转电机三(24)均通过电线与控制面板(2)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腿板(4)、大腿板(5)、主腰板(6)、上肩板(7)和头板(8)内均设有呈S型紧密排列的水流管道(33),所述水流管道(33)的外侧壁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小腿板(4)与大腿板(5)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科宇谢先丰刘少星朱波刘佳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