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改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456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其中使用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机体组件、定量分种组件和翻土组件,所述定量分种组件设置在机体组件的上方,所述翻土组件设置在机体组件的下方,通过第二传动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同轴的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第二传动轮在进行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皮带来带动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第四传动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同轴的翻土柱进行转动,翻土柱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外辊壁上的翻土辐条对土壤进行翻土作业,并在翻土的同时能够将输送管掉落出的种子携带至土壤中,完成土壤改良过程中的播种覆土过程,并且通过辊状结构的移动轮能够对土壤进行覆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壤改良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改良
,具体的说是一种土壤改良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改良是针对土壤的不良质地和结构,采取相应的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改善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改善人类生存土壤环境的过程。土壤改良通常通过土壤水利改良、土壤工程改良、土壤生物改良、土壤耕作改良、土壤化学改良,以实现改善土壤土质。在硬质块状的土壤耕作改良时,需要先使用机械将土壤刨松,再通过人工使用工具将刨松的土壤整理出适用于播种的沟渠或者播种槽并对其进行播种,最后在播种完成后需要再次使用工具将播种处的土壤填埋覆盖住挖掘出来的沟渠或者播种槽,费时费力,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土壤改良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S1、地形规划:根据待土壤改良地块的形状,规划对土壤的处理路径,并通过预先规划达到对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处理,提高对改良土壤的效率;S2、翻土改良:使用土壤改良装置沿着S1中规划的路径行进,在土壤改良装置移动时通过带动翻土柱旋转起来,使土壤沿着规划路径被翻开,达到对土壤的改良目的;S3、播种覆土:在S2中土壤改良装置行进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的分种柱上的取种槽与存储槽相连通,使其中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掘土接种槽中,并同时随着翻土柱的动作被播种至土壤中,最后由辊状的移动轮把土壤覆平;S4、土壤维护:经S3中的覆土工序完成后,根据土壤所处的温度环境,在播种的土壤表层上覆盖可降解保护膜,保持其中种子初期生长所需的温湿度条件;其中,S2-S3中所述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机体组件、定量分种组件和翻土组件,所述定量分种组件设置在机体组件的上方,所述翻土组件设置在机体组件的下方,所述机体组件包括底座、第一移动轮、第二移动轮、第一固定板、第一转动轴、第一传动轮、第二固定板、第二转动轴和第二传动轮组成,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所述第一移动轮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远离第一移动轮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转动轴与第一固定板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穿过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移动轮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轮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移动轮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转动轴与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穿过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具体的,所述定量分种组件包括分种箱、存储槽、倾斜槽、旋转腔、分种柱、取种槽、第三转动轴、第三传动轮、第一传动皮带和输送管组成,所述分种箱固定连接在底座的顶部,所述分种箱的顶部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分种箱的内底部开设有旋转腔,所述旋转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分种柱,所述分种柱外圆侧的侧壁上等间距开设有取种槽,所述分种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所述第三转动轴穿过分种箱侧壁,且所述第三转动轴与分种箱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轴穿过分种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通过第一传动皮带与第一传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分种箱的底部连接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的一端穿过分种箱延伸至旋转腔的内底部且连通,所述输送管的另一端穿过底座。具体的,所述翻土组件包括翻土柱、第三固定板、第四转动轴、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皮带、翻土辐条、掘土接种槽和第二隔板组成,所述翻土柱设置在底座的下方,所述翻土柱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翻土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四转动轴,所述第四转动轴远离翻土柱的一端穿过第三固定板,所述第四转动轴与第三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轴穿过第三固定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通过第二传动皮带与第二传动轮出汗的连接,所述翻土柱外圆侧的侧壁上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翻土辐条,所述翻土辐条靠近翻土柱的一侧开设有掘土接种槽,所述掘土接种槽的内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隔板。具体的,所述底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杆,同侧边的所述支撑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握杆。具体的,两个所述握杆的外杆壁上均固定套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由橡胶材料制成。具体的,所述存储槽的内底部开设有倾斜槽,所述取种槽的内部等间距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隔板,若干个所述第一隔板将取种槽内部的空间分隔出若干个大小相同的第一空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方法,通过机体组件顶部两端的握杆能够推动底座底部两端辊状结构的第一移动轮和第二移动轮进行驱动,第一移动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同轴的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第一传动轮在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皮带来带动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第三传动轮能够带动同轴的分种柱在旋转腔的内部转动,分种柱在转动的同时能够将存储槽内部的种子等量输送至输送管的内部进行分种。(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方法,第二传动轮在进行转动时能够通过传动皮带来带动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第四传动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同轴的翻土柱进行转动,翻土柱在转动时能够带动外辊壁上的翻土辐条对土壤进行翻土作业,并在翻土的同时能够将输送管掉落出的种子携带至土壤中,加快土壤改良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土壤改良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装置中分种柱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土壤改良装置中翻土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组件;11、底座;12、支撑杆;13、握杆;14、防滑套;15、第一移动轮;16、第二移动轮;17、第一固定板;18、第一转动轴;19、第一传动轮;110、第二固定板;111、第二转动轴;112、第二传动轮;2、定量分种组件;21、分种箱;22、存储槽;23、倾斜槽;24、旋转腔;25、分种柱;26、取种槽;27、第一隔板;28、第一空腔;29、第三转动轴;210、第三传动轮;211、第一传动皮带;212、输送管;3、翻土组件;31、翻土柱;32、第三固定板;33、第四转动轴;34、第四传动轮;35、第二传动皮带;36、翻土辐条;37、掘土接种槽;38、第二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方法,该方法步骤如下:S1、地形规划:根据待土壤改良地块的形状,规划对土壤的处理路径,并通过预先规划达到对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处理,提高对改良土壤的效率;S2、翻土改良:使用土壤改良装置沿着S1中规划的路径行进,在土壤改良装置移动时通过带动翻土柱31旋转起来,使土壤沿着规划路径被翻开,达到对土壤的改良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nS1、地形规划:根据待土壤改良地块的形状,规划对土壤的处理路径,并通过预先规划达到对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处理,提高对改良土壤的效率;/nS2、翻土改良:使用土壤改良装置沿着S1中规划的路径行进,在土壤改良装置移动时通过带动翻土柱(31)旋转起来,使土壤沿着规划路径被翻开,达到对土壤的改良目的;/nS3、播种覆土:在S2中土壤改良装置行进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的分种柱(25)上的取种槽(26)与存储槽(22)相连通,使其中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掘土接种槽(37)中,并同时随着翻土柱(31)的动作被播种至土壤中,最后由辊状的移动轮把土壤覆平;/nS4、土壤维护:经S3中的覆土工序完成后,根据土壤所处的温度环境,在播种的土壤表层上覆盖可降解保护膜,保持其中种子初期生长所需的温湿度条件;/n其中,S2-S3中所述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机体组件(1)、定量分种组件(2)和翻土组件(3),所述定量分种组件(2)设置在机体组件(1)的上方,所述翻土组件(3)设置在机体组件(1)的下方;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底座(11)、第一移动轮(15)、第二移动轮(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转动轴(18)、第一传动轮(19)、第二固定板(110)、第二转动轴(111)和第二传动轮(112)组成,所述底座(1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轮(15)和第二移动轮(16),所述第一移动轮(15)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7),所述第一固定板(17)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轮(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8),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8)远离第一移动轮(15)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7),所述第一转动轴(18)与第一固定板(17)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8)穿过第一固定板(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9),所述第二移动轮(16)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10),所述第二固定板(110)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轮(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11),所述第二转动轴(111)远离第二移动轮(16)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10),所述第二转动轴(111)与第二固定板(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111)穿过第二固定板(1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S1、地形规划:根据待土壤改良地块的形状,规划对土壤的处理路径,并通过预先规划达到对土壤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良处理,提高对改良土壤的效率;
S2、翻土改良:使用土壤改良装置沿着S1中规划的路径行进,在土壤改良装置移动时通过带动翻土柱(31)旋转起来,使土壤沿着规划路径被翻开,达到对土壤的改良目的;
S3、播种覆土:在S2中土壤改良装置行进的过程中,通过转动的分种柱(25)上的取种槽(26)与存储槽(22)相连通,使其中的种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掘土接种槽(37)中,并同时随着翻土柱(31)的动作被播种至土壤中,最后由辊状的移动轮把土壤覆平;
S4、土壤维护:经S3中的覆土工序完成后,根据土壤所处的温度环境,在播种的土壤表层上覆盖可降解保护膜,保持其中种子初期生长所需的温湿度条件;
其中,S2-S3中所述的土壤改良装置包括机体组件(1)、定量分种组件(2)和翻土组件(3),所述定量分种组件(2)设置在机体组件(1)的上方,所述翻土组件(3)设置在机体组件(1)的下方;所述机体组件(1)包括底座(11)、第一移动轮(15)、第二移动轮(16)、第一固定板(17)、第一转动轴(18)、第一传动轮(19)、第二固定板(110)、第二转动轴(111)和第二传动轮(112)组成,所述底座(11)底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移动轮(15)和第二移动轮(16),所述第一移动轮(15)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7),所述第一固定板(17)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移动轮(1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18),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8)远离第一移动轮(15)的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7),所述第一转动轴(18)与第一固定板(17)转动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一转动轴(18)穿过第一固定板(17)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9),所述第二移动轮(16)的两端均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10),所述第二固定板(110)与底座(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移动轮(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11),所述第二转动轴(111)远离第二移动轮(16)的一端穿过第二固定板(110),所述第二转动轴(111)与第二固定板(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轴(111)穿过第二固定板(1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分种组件(2)包括分种箱(21)、存储槽(22)、倾斜槽(23)、旋转腔(24)、分种柱(25)、取种槽(26)、第三转动轴(29)、第三传动轮(210)、第一传动皮带(211)和输送管(212)组成,所述分种箱(21)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亚夏鹏宇沈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黄晶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