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朴泰业专利>正文

无动力换气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5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动力换气件,通过形成内外气流的涡流形成区域,来防止逆风,由此向外部顺畅地排出室内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包括:固定部件,在前端及后端开放的垂直圆筒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固定凸缘部;尾盖部,以包围中心部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尾侧椎体部,该尾侧椎体部的狭窄的上端形成开口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下端形成尾侧凸缘部,上述尾侧凸缘部形成有紧固孔;排出盖部,以包围中心部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排出椎体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上端形成弯曲边缘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下端形成排出凸缘部,在该排出凸缘部形成多个紧固孔,通过对齐上述固定凸缘部和排出凸缘部来进行组装设置;防逆风部件,设置于所层叠的上述尾盖部与排出盖部之间,中间部形成按圆形突出的半球形曲面板体,在该曲面板体的周围部形成延伸而成的至少3个支撑条,这些支撑条以与在所层叠的上述排出盖部所形成的紧固孔相对应的方式实现紧固,在多个支撑条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流的开口部,沿着上述曲面板体的圆形周围部形成第一弯曲边缘部并形成圆形槽;以及紧固部件,由贯通上述排出盖部、防逆风部件以及固定部件的多个紧固孔的螺栓及螺母来实现紧固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动力换气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当排出室内空气时使用的无动力换气件,具体地,涉及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即,通过使外部气流的一部分在设置换气件的入口附近形成涡流,来以不使外部气流朝向换气件的室内方向流入的方式防止产生逆风,从而顺畅地向外部排出室内气流。
技术介绍
通常,无动力换气件设置于建筑物的排气管道,以可按无动力的方式借助外部气流的空气压力向建筑物的外侧排出通过排气管道排出的室内气流,有送风扇等的不使用动力的换气件。这种换气件通常水平设置,但当以换气件结构上的垂直结构为基准时,设置有从中心朝向环形部分(周围部)向下倾斜的翼部(还称为排出椎体部、尾侧椎体部),在翼部的上侧形成斗笠状部(还称为排出盖部、尾盖部),从而防止雨水或湿气等进入到排气管道。这样一来,以基于伯努利定律的侧面通过气流来抬升室内污染空气(还称为室内气流),以使室内污染空气迅速通过排气管道排出,从而可向大气排出室内污染空气、排出气体等。这种换气件将使用层叠两个以上的斗笠状部(上部气流引导板、尾盖部、排出盖部)和环形的翼部(下部气流引导板、尾侧椎体部、排出椎体部)而成的多层结构的换气结构,上述斗笠状部通过环形的翼形状阻断中心通道,上述环形的翼部以没有斗笠状的中心阻断部的方式形成开口的通道。即,这种无动力换气件形成层叠组装尾侧椎体部和排出椎体部的结构(参照授权专利第10-1604819号),上述尾侧椎体部在最上部(以垂直方向为基准)形成斗笠状的雨水流入结构,一个以上的上述排出椎体部设置于尾侧椎体部的下方,上述排出椎体部的中心部开放。因此,这种换气件通过改变开闭式盖(授权专利10-0976704号、授权专利10-0436840号)来实施,上述开闭式盖以与外部气体阻隔的斗笠形状的圆板阻隔外部的雨水流入或排出气流。相关现有技术有如下的专利。1.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976704号(2010年08月11日授权,专利技术的名称:固定式换气件)2.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0436840号(2004年06月10日授权,专利技术的名称:固定式换气件)3.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604819号(2016年03月14日授权,专利技术的名称:换气件)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善这种以往公知的无动力换气件的用于顺畅地排出室内污染气流的层叠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防止雨水向用于顺畅地排出室内的污染气体的无动力换气件流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仅通过没有最上部单独的雨水流入阻断用斗笠状部的中心部开口的相同的排出盖部也能够进行层叠的无动力换气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仅层叠开口的排出盖部也可防止雨水流入并通过防止逆风来增加室内气流的排出效果的得到改善的无动力换气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即,在水平设置的状态下,当以侧面通过气流从排气管道向外部排出室内气流时,使得通过外部的通过气流流入的第一次流入气流(垂直流入的气流)大部分无法形成正常流动,而是形成涡流,由此阻断朝向室内形成逆风,通过第二次流入气流(水平流入气流)顺畅地排出室内气流。技术方案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来实现,即,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包括:固定部件,形成前端及后端开放的垂直圆筒,在该垂直圆筒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固定凸缘部;尾盖部,在中心部形成通道,以包围该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尾侧椎体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上端形成狭窄的开口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宽大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尾侧凸缘部,在该尾侧凸缘部形成紧固孔;排出盖部,在中心部形成通道,以包围该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排出椎体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上端形成狭窄的开口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宽大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排出凸缘部,在该排出凸缘部形成紧固孔,通过对齐上述固定部件的固定凸缘部和排出凸缘部来进行组装设置;防逆风部件,设置于上述尾盖部与排出盖部之间,中间部形成按圆形突出的曲面板体,在该曲面板体的周围部形成延伸而成的支撑条,在这些支撑条形成与在所层叠的上述尾盖部和排出盖部所形成的紧固孔相对应的紧固孔,在多个支撑条之间形成对气流进行循环引导的开口部;以及紧固部件,由贯通上述排出盖部、防逆风部件以及固定部件的多个紧固孔的螺栓及螺母来实现紧固组装。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来实现:在上述防逆风部件的圆形槽的下侧与上述排出盖部的弯曲边缘部之间形成间隔a时,能够调节上述防逆风部件的下部与排出盖部的上侧开口部之间的间隔a。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可通过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来实现,即,优选地,在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中,上述防逆风部件沿着上述曲面板体的周围部形成第一弯曲边缘部和圆形槽,来防止雨水流入,并使得所层叠的上述排出盖部在上端通道的周围部形成第二弯曲边缘部,以形成涡流形成区域b,上述涡流形成区域b为在上述第一弯曲边缘部与上述第二弯曲边缘部之间的气流流入口侧形成涡流的区域根据用于实现如上所述的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在上述排出盖部中,在第二弯曲边缘部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隔a,可使上述防逆风部件根据室内气流和外部空气的排除压力来自动调节间隔a。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即使将设置于最上层的用于阻断雨水流入的尾盖部改善成中心开口的尾盖部,也通过防逆风部件阻断雨水流入,虽然名称上被称为尾盖部和排出盖部,但实际形成几乎相同的形状,即使层叠中心开口的排出盖部,也可得到相同的效果,由此减少制造成本,从而可提高生产率。本专利技术具有可提供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的效果,即,即使不设置最上层(垂直设置时)的用于阻断雨水流入的斗笠状尾部结构,也可顺畅地排出室内的污染气体(以下称为室内气流),并可阻断雨水流入。本专利技术具有可提供如下的无动力换气件的效果,即,当在水平设置的状态下从排气管道向外部排出室内气流时,阻断大部分通过外部的通过气流流入的第一次流入气流(垂直流入的气流),通过第二次流入气流(形成水平流入的排出气流的气流)顺畅地排出室内气流,从而改善室内排出气体等的气体排出效果。尤其,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使各个部件的大小标准化,可根据排出气体的排气量或排气管的大小等来适当地进行取舍。并且,本专利技术可防止排出气体停留在换气件,可防止异物流入排气管内部,可防止因外部的强风而产生的逆风。并且,本专利技术可使换气件与排气管之间的连接或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变得方便,可防止对换气件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产生安全事故。并且,本专利技术可根据排气管的大小来提供模块化的换气件,便于设置、通过轻量化实现减少单价,通过防止因台风等的强风而产生换气件的通过气流,从而可防止水槽受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的垂直状态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的垂直状态剖视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的第一实施例的垂直状态分解立体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无动力换气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垂直状态分解立体图。图4a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动力换气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固定部件,形成前端及后端开放的垂直圆筒,在该垂直圆筒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固定凸缘部;/n尾盖部,在中心部形成通道,以包围该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尾侧椎体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上端形成狭窄的开口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宽大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尾侧凸缘部,在该尾侧凸缘部形成紧固孔;/n排出盖部,在中心部形成通道,以包围该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排出椎体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上端形成狭窄的开口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宽大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排出凸缘部,在该排出凸缘部形成紧固孔,通过对齐上述固定部件的固定凸缘部和排出凸缘部来进行组装设置;/n防逆风部件,设置于所层叠的上述尾盖部与排出盖部之间,中间部形成按圆形突出的半球形曲面板体,在该曲面板体的周围部形成延伸而成的至少3个支撑条,在这些支撑条形成与在所层叠的上述排出盖部所形成的紧固孔相对应的紧固孔来实现紧固,在多个支撑条之间形成用于引导气流的开口部,沿着上述曲面板体的圆形周围部形成第一弯曲边缘部并形成圆形槽;以及/n紧固部件,以在上述防逆风部件与上述排出盖部之间形成间隔(a)的方式由贯通上述排出盖部、防逆风部件以及固定部件的多个紧固孔的螺栓及螺母来实现紧固组装。/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427 KR 10-2018-00493471.一种无动力换气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部件,形成前端及后端开放的垂直圆筒,在该垂直圆筒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固定凸缘部;
尾盖部,在中心部形成通道,以包围该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尾侧椎体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上端形成狭窄的开口部,在该尾侧椎体部的宽大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尾侧凸缘部,在该尾侧凸缘部形成紧固孔;
排出盖部,在中心部形成通道,以包围该通道的方式由上窄下宽的圆形倾斜面形成排出椎体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上端形成狭窄的开口部,在该排出椎体部的宽大的下端以呈直角的方式形成水平扩展的排出凸缘部,在该排出凸缘部形成紧固孔,通过对齐上述固定部件的固定凸缘部和排出凸缘部来进行组装设置;
防逆风部件,设置于所层叠的上述尾盖部与排出盖部之间,中间部形成按圆形突出的半球形曲面板体,在该曲面板体的周围部形成延伸而成的至少3个支撑条,在这些支撑条形成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泰业
申请(专利权)人:朴泰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