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素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432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属于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浪费严重、使用不便等技术问题。本总配电房装置包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承重基座以及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围护骨架,围护骨架竖向固设在承重基座上,承重基座呈矩形,围护骨架与承重基座的连接点间隔分布在承重基座的上侧面且围护骨架合围成矩形框架结构,围护骨架上固设有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制作的围护板,围护板覆盖在围护骨架的四面及顶面,承重基座内部固设有采用花纹钢板制作的地面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总配电房装置能够重复利用,其成本低、运输方便且功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设计
,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通常采用三级配电方式,即由变电所到集中配电点(即总配电房)再由总配电房接至各分区配电点(即二级分配箱),然后再由二级分配箱供电到各用电设备(即三级开关箱)。在各配电点需安装配电箱、保护装置等设备。以往现场总配电房大多采用砖砌体加混凝土现浇屋面板的传统做法工艺,从砖块、河沙、水泥以及钢筋等材料的准备与运输过程中就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花费时间比较长,而且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往往会因为不能准确计算出材料的用量而导致出现资源的浪费。可见这种工艺施工起来既费时又不经济,而且是一次性消耗能源,与国家大力提倡的节能型社会的大背景不相符。我国专利(公告号:CN109653550A;公开日:2019-04-19)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低压配电房,包括配电房本体,配电房本体上端设有配电房顶盖,配电房本体底部设有配电房承重底座,配电房承重底座上端四周分别设有一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二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三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四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且一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二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三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四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均与配电房本体固定连接,一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二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三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四号基础直角焊接板的两侧均匀设有若干全金属六角螺栓限位孔,且一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二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三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四号基础直角焊接板的上端均对应连接有卡接柱,卡接柱垂直的两侧端上分别设有一号卡槽和二号卡槽,一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二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之间且在配电房本体上设有一号凹槽,二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三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之间且在配电房本体上设有二号凹槽,三号基础直角焊接板和四号基础直角焊接板之间且在配电房本体上设有三号凹槽。上述专利文献中的预制装配式低压配电房虽然能够实现预先制作,重复利用的目的,但是整体结构及部件的选取还是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整体比较笨重,运输不便,成本较高,而且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重复利用、成本低、运输方便且功能性好的总配电房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配电房装置包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承重基座以及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围护骨架,所述围护骨架竖向固设在所述承重基座上,所述承重基座呈矩形,所述围护骨架与承重基座的连接点间隔分布在所述承重基座的上侧面且所述围护骨架合围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围护骨架上固设有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制作的围护板,所述围护板覆盖在所述围护骨架的四面及顶面,所述承重基座内部固设有采用花纹钢板制作的地面板。其原理如下:本技术方案中开发了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现场具有节能、环保和重复利用率高的整体式移动总配电房装置,选用金属材料作为主体承重的承重基座和围护骨架,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作为四面及屋顶的围护板,采用花纹钢板作为地面板,牢固性和耐久性高,增加了总配电房装置的使用寿命。整个总配电房装置方便运输和安放,可以拼装好以后直接用平板车运送至建筑施工现场,将其吊放在平整的地面上即可,方便快捷;满足条件的建筑施工现场,也可以在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拼装,步骤简单,安全可靠。本总配电房装置整体具有简洁美观的立体外形,其重量轻,移动、装运方便,实用性强,还具有成本低廉及重复使用率高等特点,从而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上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中,所述承重基座采用金属镀锌方管焊接组合而成,所述围护骨架采用金属镀锌方管、角钢以及槽钢拼接而成。在上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中,位于所述围护骨架前侧的所述围护板上开设有门洞,所述门洞处安装有成品钢质防火门,位于所述围护骨架后侧或/和两侧的所述围护板上开设有窗洞,所述窗洞处设有铝合金防雨百叶窗;位于所述围护骨架后侧的所述围护板上还分别开设有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和出线孔分别位于该侧围护板靠近两端的位置。在上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中,所述承重基座中的各个金属镀锌方管采用电焊焊接工艺相连接固定;所述围护骨架中的各个部件也采用电焊焊接工艺相连接固定,所述围护板与围护骨架之间采用铆钉固定相连;所述围护板与围护骨架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围护板之间的搭接部位均采用耐候膏进行封口。在上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中,所述承重基座的上侧面高出所述地面板的上侧面25cm,所述承重基座的内外两侧还设有装饰围挡,所述承重基座与所述装饰围挡相齐平;所述围护骨架上侧焊接有起吊吊环。本总配电房装置制作时先根据总配电控制箱规格尺寸及安装、维修、主副电缆的进入与引出等空间所需的尺寸要求进行图纸设计,整个框架构造均采用电焊焊接工艺;制作时各道工序必须严格按图施工,精准控制各连接件尺寸及焊接质量;所有焊接点均必须涂刷防锈漆两遍后再进行封板安装。待所有工序都完成后,就可进行总配电控制箱就位、固定、调试,经校验合格后即可投入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总配电房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本总配电房装置由于全部采用金属制作承重基座和围护骨架,其承载力强,且可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其装、运、储方便,可以用自带起吊装置的汽车一次性装运;本总配电房装置可以无数次地重复使用,周转利用率高,降低项目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本总配电房装置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作为围护板,不但减少了二次油漆防护对环境的污染,而且还满足防火规范要求,节能和环保性能优越。3、本总配电房装置可以实现总配电控制箱一次性安装,永久性使用,省去了以往反复拆装的繁杂程序;凸现了既节省工费,又避免了对总配电控制箱设备损坏的优越性。4、在施工时,如遇到施工现场与其他因素两者发生矛盾时,可以及时灵活起吊移位本总配电房装置,避免以往拆除重建的尴尬事情的发生,既提高了工效,又节约成本。5、本总配电房装置是整体式移动配电房构造,在制作时已充分考虑了总配电控制箱与房屋结构固定功能设置,避免了重复拆、装繁杂的程序,确保了整体装运功能和重复使用的安全性能。6、本总配电房装置重量轻,立体美观,实用性强;单个整体式装置的重量约1200公斤左右,一次性也可完成吊装运输;不需进行二次油漆,立体美感性强;整体移位,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总配电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总配电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承重基座;2、围护骨架;3、围护板;4、成品钢质防火门;5、铝合金防雨百叶窗;6、进线孔;7、出线孔;8、耐候膏;9、装饰围挡;10、起吊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为了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的总体施工环境,提高建筑施工现场临时施工用电的安全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配电房装置包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承重基座(1)以及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围护骨架(2),所述围护骨架(2)竖向固设在所述承重基座(1)上,所述承重基座(1)呈矩形,所述围护骨架(2)与承重基座(1)的连接点间隔分布在所述承重基座(1)的上侧面且所述围护骨架(2)合围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围护骨架(2)上固设有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制作的围护板(3),所述围护板(3)覆盖在所述围护骨架(2)的四面及顶面,所述承重基座(1)内部固设有采用花纹钢板制作的地面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总配电房装置包括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承重基座(1)以及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围护骨架(2),所述围护骨架(2)竖向固设在所述承重基座(1)上,所述承重基座(1)呈矩形,所述围护骨架(2)与承重基座(1)的连接点间隔分布在所述承重基座(1)的上侧面且所述围护骨架(2)合围成矩形框架结构,所述围护骨架(2)上固设有采用彩钢岩棉夹芯板制作的围护板(3),所述围护板(3)覆盖在所述围护骨架(2)的四面及顶面,所述承重基座(1)内部固设有采用花纹钢板制作的地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基座(1)采用金属镀锌方管焊接组合而成,所述围护骨架(2)采用金属镀锌方管、角钢以及槽钢拼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施工现场用的总配电房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围护骨架(2)前侧的所述围护板(3)上开设有门洞,所述门洞处安装有成品钢质防火门(4),位于所述围护骨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素文
申请(专利权)人:孙素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