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4145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涉及橡套电缆生产技术领域,以解决由于使用场景和使用设备的问题,使得橡套电缆往往需要承载拉力,而电缆经过牵引扯拉易致使橡套或者内衬体发生断裂或者壁厚变薄的问题出现,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难以进行自我复位,缺乏一定程度上的缓冲能力的问题,包括橡套;所述橡套内圈包套有间隔均匀的内支撑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由于抗拉套管中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端均朝向内支撑管的中心位置,并且抗拉绳上对应每一个内支撑管与另一个内支撑管相连接的位置处分别对应一侧的内支撑管固定安装有结点球,其结点球的直径大于抗拉套管的直径,可通过抗拉绳和抗拉套管相互配合提高抗拉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
本技术涉及橡套电缆生产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
技术介绍
橡套电缆由于其具有高抗拉、防水性能等,橡套电缆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由于工业领域中对橡套电缆的使用要求比较高,需要橡套电缆具有更高的强度、抗水性以及抗拉性。有的橡套电缆在进行研发生产时,更注重对橡胶机械性能的改进,如专利申请书CN201811614761.0中一种抗拉防水橡套电缆,包括从内向外依次进行设置的缆芯、内护套、阻水层以及外护套,缆芯由四根绝缘线芯绞合而成,绝缘线芯包括两根镀锡铜导体、两根铝合金导体以及橡胶绝缘层,两根镀锡铜导体以及两根铝合金导体之间相互绞合,并设置在橡胶绝缘层内;绝缘线芯、内护套之间设有橡皮填充层,橡皮填充层中设有一钢丝,钢丝位于缆芯的中部,内护套与阻水层之间设有至少2个支撑体,相邻两个支撑体之间填充有阻水膨胀膏,阻水层以及外护套之间设有防水层;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防水橡套电缆,有效增加电缆的抗拉强度,提高了电缆的防水性能。现有的橡套电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场景和使用设备的问题,使得橡套电缆往往需要承载拉力,而电缆经过牵引扯拉易致使橡套或者内衬体发生断裂或者壁厚变薄的问题出现,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难以进行自我复位,缺乏一定程度上的缓冲能力。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以解决由于使用场景和使用设备的问题,使得橡套电缆往往需要承载拉力,而电缆经过牵引扯拉易致使橡套或者内衬体发生断裂或者壁厚变薄的问题出现,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难以进行自我复位,缺乏一定程度上的缓冲能力的问题。本技术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包括橡套;所述橡套内圈包套有间隔均匀的内支撑管;所述内支撑管之间通过缓冲环固定相连接;所述内支撑管的内腔中环形分布有四个导体管;所述导体管对应的内支撑管的内壁上则设置有与导体管相互平行的抗拉套管;各个所述内支撑管上的抗拉套管之间通过抗拉绳相串接。进一步的,所述内支撑管包括内衬管、分隔腔和防滑槽,所述内支撑管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向的内衬管,所述内支撑管中以内衬管为中心分隔为四个分隔腔,所述内支撑管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阵列的条形状的防滑槽,所述内衬管中套装有主线芯。进一步的,所述抗拉套管包括开口槽,所述抗拉套管中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的开口端均朝向内支撑管的中心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导体管包括导体,所述导体管分别置于独立的分隔腔中,导体管的外壁与分隔腔两个内侧壁相切,且导体管的内端与内衬管的外壁固定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抗拉绳包括结点球,所述抗拉绳上对应每一个内支撑管与另一个内支撑管相连接的位置处分别对应一侧的内支撑管固定安装有结点球,其结点球的直径大于抗拉套管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环包括绞绳和连接柱,所述缓冲环的中部由两根交叉盘旋的绞绳相互铰接构成,两根所述绞绳之间又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抗拉套管中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口槽,开口槽的开口端均朝向内支撑管的中心位置,方便抗拉绳的安装,并且抗拉绳上对应每一个内支撑管与另一个内支撑管相连接的位置处分别对应一侧的内支撑管固定安装有结点球,其结点球的直径大于抗拉套管的直径,可通过抗拉绳和抗拉套管相互配合提高抗拉能力。由于缓冲环的中部由两根交叉盘旋的绞绳相互铰接构成,两根绞绳之间又通过连接柱固定连接在一起,可通过缓冲环提供牵引后的缓冲复位功能,避免电缆受到牵拉时出现撕裂或者壁厚变薄的问题。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左前上方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橡套去除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节内支撑管脱离状态轴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图4中放大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橡套;2、内支撑管;201、内衬管;202、分隔腔;203、防滑槽;3、抗拉套管;301、开口槽;4、导体管;401、导体;5、抗拉绳;501、结点球;6、缓冲环;601、绞绳;602、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包括橡套1;橡套1内圈包套有间隔均匀的内支撑管2;内支撑管2包括内衬管201、分隔腔202和防滑槽203,内支撑管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向的内衬管201,内支撑管2中以内衬管201为中心分隔为四个分隔腔202,内支撑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阵列的条形状的防滑槽203,内衬管201中套装有主线芯,由于防滑槽203的设置,可避免橡套1套在内支撑管2因转动而发生橡套1扭曲出现褶皱的状况,并且分隔腔202的存在,可以使得导体管4处于相对独立的空间中,减少干扰,并且内支撑管2中可填充绝缘材料;内支撑管2之间通过缓冲环6固定相连接;内支撑管2的内腔中环形分布有四个导体管4;导体管4对应的内支撑管2的内壁上则设置有与导体管4相互平行的抗拉套管3;各个内支撑管2上的抗拉套管3之间通过抗拉绳5相串接。其中,抗拉套管3包括开口槽301,抗拉套管3中开设有左右贯穿的开口槽301,开口槽301的开口端均朝向内支撑管2的中心位置,方便抗拉绳5的安装。其中,导体管4包括导体401,导体管4分别置于独立的分隔腔202中,导体管4的外壁与分隔腔202两个内侧壁相切,且导体管4的内端与内衬管201的外壁固定相连接,可使得导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橡套(1);所述橡套(1)内圈包套有间隔均匀的内支撑管(2);所述内支撑管(2)之间通过缓冲环(6)固定相连接;所述内支撑管(2)的内腔中环形分布有四个导体管(4);所述导体管(4)对应的内支撑管(2)的内壁上则设置有与导体管(4)相互平行的抗拉套管(3);各个所述内支撑管(2)上的抗拉套管(3)之间通过抗拉绳(5)相串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橡套(1);所述橡套(1)内圈包套有间隔均匀的内支撑管(2);所述内支撑管(2)之间通过缓冲环(6)固定相连接;所述内支撑管(2)的内腔中环形分布有四个导体管(4);所述导体管(4)对应的内支撑管(2)的内壁上则设置有与导体管(4)相互平行的抗拉套管(3);各个所述内支撑管(2)上的抗拉套管(3)之间通过抗拉绳(5)相串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管(2)包括内衬管(201)、分隔腔(202)和防滑槽(203),所述内支撑管(2)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横向的内衬管(201),所述内支撑管(2)中以内衬管(201)为中心分隔为四个分隔腔(202),所述内支撑管(2)的外壁上开设有环形阵列的条形状的防滑槽(203),所述内衬管(201)中套装有主线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抗拉能力强的橡套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拉套管(3)包括开口槽(301),所述抗拉套管(3)中开设有左右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新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安诚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