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898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8
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属于土壤淋溶实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多个淋溶柱、集液斗、可拆卸过滤部和支架,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加工有安装内螺纹,淋溶柱的下端外侧壁上加工有与安装内螺纹相匹配的安装外螺纹,所述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还加工有一处内卡槽,内卡槽布置在安装内螺纹的下部,多个淋溶柱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安装内螺纹和安装外螺纹建立配合安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安装在内卡槽内,多个淋溶柱的最下端淋溶柱的底部安装有集液斗,淋溶柱与集液斗配合安装后置于支架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使用灵活方便,适于淋溶实验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淋溶实验装置,属于土壤淋溶实验设备

技术介绍
利用淋溶柱实验装置探究污染物质在淋滤中析出、土壤中污染物质在降雨渗透等作用下的迁移转化等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大部分农业种植区都存在土壤氮素淋失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地下水的情况是影响土壤淋溶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土壤淋溶过程又是引发地下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可见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淋溶过程这两者情况之间有着密切的互作机制。土壤淋溶实验原理是在惰性材质(如玻璃、不锈钢、铝、特氟龙、PVC等)的柱子中装填土壤后。用人工雨溶液使其预饱和、达到平衡并有“雨”水排出,将受试物或经老化处理的受试物加至每个土壤柱表面后,模拟人工降雨淋洗土柱,收集淋溶液,淋洗过程结束后,将土壤从柱中取出,根据实验的要求,将土壤柱分成适当数量的土壤段,分析每段土壤和淋溶液中受试物的浓度,必要时,分析转化产物或其他应关注的化合物。在以往的淋溶实验中,淋溶柱因其要满足实验的要求,所以本身的长度及体积较大,无论是实验室的组装还是野外的携带都很不方便。在淋溶实验中,野外实验对于实验数据准确的获取十分重要,对于减小实验误差很有帮助,同时,现有的淋溶装置,大多是一体式淋溶柱,这种并不利于土壤样品的分层收集,也不利于对土壤样品进行进一步分析,而且现有方式的淋溶实验淋溶柱的过滤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淋溶液的质量,间接影响了淋溶实验的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研发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下文中给出了关于本技术的简要概述,以便提供关于本技术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应当理解,这个概述并不是关于本技术的穷举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图确定本技术的关键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为了解决淋溶装置携带不便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包括多个淋溶柱、集液斗、可拆卸过滤部和支架,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加工有安装内螺纹,淋溶柱的下端外侧壁上加工有与安装内螺纹相匹配的安装外螺纹,所述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还加工有一处内卡槽,内卡槽布置在安装内螺纹的下部,多个淋溶柱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安装内螺纹和安装外螺纹建立配合安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安装在内卡槽内,多个淋溶柱的最下端淋溶柱的底部安装有集液斗,淋溶柱与集液斗配合安装后置于支架内。本技术为了提高收集的淋溶液的质量,避免收集的淋溶液内掺杂杂质,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包括多个淋溶柱、集液斗、可拆卸过滤部和支架,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加工有安装内螺纹,淋溶柱的下端外侧壁上加工有与安装内螺纹相匹配的安装外螺纹,所述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还加工有一处内卡槽,内卡槽布置在安装内螺纹的下部,多个淋溶柱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安装内螺纹和安装外螺纹建立配合安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安装在内卡槽内,多个淋溶柱的最下端淋溶柱的底部安装有集液斗,淋溶柱与集液斗配合安装后置于支架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包括不锈钢冲孔网顶盖、尼龙网和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的底部加工有多个通孔,安装壳体内部填充有80目石英砂,80目石英砂上部布置有尼龙网,尼龙网上端扣盖有不锈钢冲孔网顶盖。优选的:所述淋溶柱为圆柱形空心壳体。优选的:所述集液斗包括集液斗本体和集液管,集液斗本体为漏斗状结构,集液斗本体的上部内侧壁加工有第二安装内螺纹,集液斗本体的底部连通有集液管。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圆环座和支腿,所述圆环座的内部设有承接凸台,承接凸台用于承接集液斗,所述圆环座的底面布置有多根支腿。本技术为了提高淋溶实验时,淋溶柱的安装稳定性,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包括多个淋溶柱、集液斗、可拆卸过滤部和支架,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加工有安装内螺纹,淋溶柱的下端外侧壁上加工有与安装内螺纹相匹配的安装外螺纹,所述淋溶柱的上端内侧壁还加工有一处内卡槽,内卡槽布置在安装内螺纹的下部,多个淋溶柱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安装内螺纹和安装外螺纹建立配合安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安装在内卡槽内,多个淋溶柱的最下端淋溶柱的底部安装有集液斗,淋溶柱与集液斗配合安装后置于支架内;所述支架包括圆环座和支腿,所述圆环座的内部设有承接凸台,承接凸台用于承接集液斗,所述圆环座的底面布置有多根支腿;所述圆环座的侧壁上安装有固定架安装台,固定架安装台上安装有一根竖直的固定架,固定架上安装有固定夹。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淋溶柱为分节设计,可根据实验需要,决定整个淋溶柱的长度,可设置每十米为一节,每一节有螺纹,可自由组装;2.由于分节设计淋溶柱,在进行实验时能够更加精准的进行土壤的回填;3.在相邻的两个淋溶柱之间配合安装可拆卸过滤部,可对每一层分别进行淋溶实验,在对水溶性物质淋失浓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淋失体积、淋失量的研究;4.在淋溶实验结束后收集土壤样品时,可以方便的拆卸,进行土壤样品的分层收集。5.本技术具有有独立的、可拆卸的过滤部(过滤装置),该过滤装置为不锈钢材料,是高度6mm的圆柱体,盖子为可拆卸不锈钢冲孔网(又名圆孔网)带有为实现可拆卸的卡扣,底面亦为不锈钢冲孔网,顶部底部分别设置两层100目的尼龙网,过滤装置内填装80目的石英砂。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六的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图3是图2的主视图;图4是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的爆炸图;图5是可拆卸过滤部的结构组成图;图6是淋溶柱的剖视图;图7是集液斗的剖视图;图8是支架的剖视图;图中1-淋溶柱,2-集液斗,3-可拆卸过滤部,4-支架,5-安装内螺纹,6-安装外螺纹,7-内卡槽,21-集液斗本体,22-集液管,23-第二安装内螺纹,31-不锈钢冲孔网顶盖,32-尼龙网,33-安装壳体,41-圆环座,42-支腿,43-承接凸台,44-固定架安装台,45-固定架,46-固定夹。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技术。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本技术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纹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为总能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能够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铰链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淋溶柱(1)、集液斗(2)、可拆卸过滤部(3)和支架(4),淋溶柱(1)的上端内侧壁加工有安装内螺纹(5),淋溶柱(1)的下端外侧壁上加工有与安装内螺纹(5)相匹配的安装外螺纹(6),所述淋溶柱(1)的上端内侧壁还加工有一处内卡槽(7),内卡槽(7)布置在安装内螺纹(5)的下部,多个淋溶柱(1)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安装内螺纹(5)和安装外螺纹(6)建立配合安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3)安装在内卡槽(7)内,多个淋溶柱(1)的最下端淋溶柱(1)的底部安装有集液斗(2),淋溶柱(1)与集液斗(2)配合安装后置于支架(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淋溶柱(1)、集液斗(2)、可拆卸过滤部(3)和支架(4),淋溶柱(1)的上端内侧壁加工有安装内螺纹(5),淋溶柱(1)的下端外侧壁上加工有与安装内螺纹(5)相匹配的安装外螺纹(6),所述淋溶柱(1)的上端内侧壁还加工有一处内卡槽(7),内卡槽(7)布置在安装内螺纹(5)的下部,多个淋溶柱(1)由上至下依次通过安装内螺纹(5)和安装外螺纹(6)建立配合安装,所述可拆卸过滤部(3)安装在内卡槽(7)内,多个淋溶柱(1)的最下端淋溶柱(1)的底部安装有集液斗(2),淋溶柱(1)与集液斗(2)配合安装后置于支架(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分层收集淋溶液、分层取土的淋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过滤部(3)包括不锈钢冲孔网顶盖(31)、尼龙网(32)和安装壳体(33),所述安装壳体(33)的底部加工有多个通孔,安装壳体(33)内部填充有80目石英砂,80目石英砂上部布置有尼龙网(32),尼龙网(32)上端扣盖有不锈钢冲孔网顶盖(3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国杨光瓮岳太孙建邸雪颖于宏洲潘鹏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