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滴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884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滴定仪,其包括底座和机罩,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立板,支撑立板一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两块支撑横板,两块支撑横板之间穿设有滴定管;滴定管内滑动设置有由于抽取试剂的活塞杆,活塞杆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滴定管的活塞,滴定管顶部连接有输液管;两个支撑横板之间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正反转的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连接有螺杆,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远离螺杆的一端与活塞杆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来控制滴定实验的吸液和滴液的操作,使得滴液过程稳定、精准、可控,提升电位滴定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滴定仪
本技术涉及滴定仪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滴定仪。
技术介绍
滴定实验是一种化学实验操作,也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手段,滴定反应需要灵敏的指示剂来指示反应的完成,指示剂在反应完成时,会迅速变成另一种颜色,这样实验者就可以根据指示剂的变色来确定反应的终止,然后目测标准溶液消耗体积,计算分析结果。目前的滴定实验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操作滴定管来完成,自动化程度低,操作比较麻烦,实验误差大,且容易出错。电位滴定仪是利用电位滴定法在滴定过程中通过测量电位变化以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的仪器,主要用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石油化工、制药、药检、冶金等各行业的各种成分的化学分析。公告号为CN2078822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滴定仪,包括管架、滴定管、充气囊、夹持装置、夹持腔、气腔、充气装置、滴定瓶、电磁装置、搅拌球、底盘、卡槽和中间连接件,本装置采用充气式夹持方式,对不同管径大小的滴定管均可适用,并且充气袋表面光滑,使滴定管可在夹持柱的状态下上下移动,方便调节;在滴定底座添加电磁力磁场,磁场随通电电流的变化发生变化,在滴定的试管内放入金属搅拌球,金属搅拌球即可在磁场内发生搅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滴定管保持垂直,旋转滴定管上的旋转阀,滴定管内的试剂在重力作用下滴入滴定瓶内进行滴定实验,但是滴定管内的试剂依靠手动调节旋转阀来控制流停容易滴定不稳定,容易造成液量失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动滴定仪,其具有电动抽液和滴液,使得滴液过程稳定、精准、可控,提升电位滴定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动滴定仪,包括底座和机罩,所述机罩罩设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立板,所述支撑立板一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两块支撑横板,所述两块支撑横板之间穿设有滴定管,所述滴定管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滴定管内滑动设置有由于抽取试剂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滴定管的活塞,所述滴定管顶部连接有输液管;两个所述支撑横板之间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正反转的电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远离螺杆的一端与活塞杆底部与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正反转,螺杆转动带动连接板上升或者下降,进而通过连接板带动活塞杆在滴定管内完成抽液和输液的操作,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来控制滴定实验的吸液和滴液的操作,使得滴液过程稳定、精准、可控,提升电位滴定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液管远离滴定管的一端连接有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两位三通电磁阀来控制出液管和进液管与输液管连通,使得出液管和进液管分别可以与试剂瓶和要进行滴定实验的滴定瓶连接,无需手动将输液管在试剂瓶和滴定瓶里来回切换,使得滴定管的抽液和滴液的过程更加自动便捷,更加容易控制进液量和滴液量,使得滴液过程稳定、精准、可控,提升电位滴定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罩上设有用于放置烧杯的圆形的放置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形的放置槽的设置,便于将进行滴定实验的烧杯防止在机罩上,同时对烧杯进行容纳和保护。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液管与滴定管连接的一端套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底部与滴定管顶部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可以有效的对输液管进行保护,同时保护套的底部与滴定管顶部螺纹连接,确保了滴定管的密封性,同时也方便保护套和输液管的更换。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输液管与滴定管连接的一端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与保护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可以对输液管进行保护,可以有效避免输液管与滴定管连接处发生弯折导致抽液和出液不畅通,确保滴定管的抽液和滴液的过程顺利进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罩上开设有两个用于伸出进液管和出液管的通孔,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穿过通孔处均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和保护套的设置可以对进液管和出液管进行保护,同时保护套配合固定螺母将进液管和出液管与机罩固定连接,使得滴液和抽液的过程可以顺利进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出液管延伸出机罩的一端连接有滴定头,所述滴定头包括圆柱状的连接部和圆锥状的插入部,所述连接部一端与出液管连接,另一端与插入部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滴定头的设置,可以对出液管的端部进行保护,加强出液管端部的强度,使得出液管端部不易变形,方便操作人员的对出液管的抓取。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机罩上设有用于观察滴定管的透明观察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明观察窗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实时对滴定管进行观察,方便滴定实验。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底座上沿竖直方向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顶部与支撑横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过连接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杆的设置,对连接板起到辅助导向的作用,使得连接板在螺杆的转动下可以稳定上升和下降。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驱动电机、螺杆、连接板和滴定管的设置,电机控制器控制电机正反转,螺杆转动带动连接板上升或者下降,进而通过连接板带动活塞杆在滴定管内完成抽液和输液的操作,通过控制电机的转动来控制滴定实验的吸液和滴液的操作,使得滴液过程稳定、精准、可控,提升电位滴定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2.通过三位两通电磁阀的设置,能够控制出液管和进液管与输液管连通,使得出液管和进液管分别可以与试剂瓶和要进行滴定实验的滴定瓶连接,无需手动将输液管在试剂瓶和滴定瓶里来回切换,使得滴定管的抽液和滴液的过程更加自动便捷,更加容易控制进液量和滴液量,使得滴液过程稳定、精准、可控,提升电位滴定实验的稳定性和精准度;3.通过保护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对输液管进行保护,同时保护套的底部与滴定管顶部螺纹连接,确保了滴定管的密封性,同时也方便保护套和输液管的更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座上各个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上各个部件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进液管、出液管与机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11、支撑立板;111、支撑横板;12、驱动电机;121、螺杆;122、电机控制器;13、滴定管;131、活塞杆;132、活塞;133、连接板;14、导向杆;15、两位三通电磁阀;151、输液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滴定仪,包括底座(1)和机罩(2),所述机罩(2)罩设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立板(11),所述支撑立板(11)一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两块支撑横板(111),所述两块支撑横板(111)之间穿设有滴定管(13),所述滴定管(1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滴定管(13)内滑动设置有由于抽取试剂的活塞杆(131),所述活塞杆(131)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滴定管(13)的活塞(132),所述滴定管(13)顶部连接有输液管(151);两个所述支撑横板(111)之间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正反转的电机控制器(12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连接有螺杆(121),所述螺杆(121)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33),所述连接板(133)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远离螺杆(121)的一端与活塞杆(131)底部与连接板(133)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滴定仪,包括底座(1)和机罩(2),所述机罩(2)罩设在底座(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支撑立板(11),所述支撑立板(11)一侧沿竖直方向依次设有两块支撑横板(111),所述两块支撑横板(111)之间穿设有滴定管(13),所述滴定管(13)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滴定管(13)内滑动设置有由于抽取试剂的活塞杆(131),所述活塞杆(131)顶部设有用于密封滴定管(13)的活塞(132),所述滴定管(13)顶部连接有输液管(151);两个所述支撑横板(111)之间设有驱动电机(12),所述驱动电机(12)连接有用于控制其正反转的电机控制器(122);所述驱动电机(12)的输出轴沿竖直方向设置且连接有螺杆(121),所述螺杆(121)上螺纹连接有连接板(133),所述连接板(133)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远离螺杆(121)的一端与活塞杆(131)底部与连接板(13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滴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液管(151)远离滴定管(13)的一端连接有两位三通电磁阀(15),所述两位三通电磁阀(15)连接有进液管(153)和出液管(1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滴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2)上设有用于放置烧杯的圆形的放置槽(2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滴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国春刘卫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谱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