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及家用电器生产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371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性能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及家用电器生产线,包括传送组件、通气组件以及用于承载待测电器的工装板;其中通气组件为多个,且沿着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均匀设置于传送组件上,通气组件与用于通气测试的气源连接;工装板设置于传送组件上,且能够沿着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移动,通气组件通过工装板与待测电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组件实现了工装板的传送,通过工装板将通气组件与待测电器连接,有效解决了通气测试中需要反复插拔气管导致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的问题,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及家用电器生产线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性能检测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及家用电器生产线。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用电器,例如厨房电器的性能越来越多,越来越智能化。所以为了确保进入市场上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合格,部分家用电器在出厂前都要在家用电器生产线上进行多工位的通气测试,以检查该电器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合格。现有的部分家用电器在多工位通气测试过程中,需要移动到相应的检测工位,同时需要反复插拔气管,致使通气测试时间较长,检测效率较低,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气测试装置,通过传送组件实现了工装板的传送,通过工装板将通气组件与待测电器连接,有效解决了通气测试中需要反复插拔气管导致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通气测试装置的家用电器生产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包括传送组件、通气组件以及用于承载待测电器的工装板;所述通气组件为多个,且沿着所述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通气组件与用于通气测试的气源连接;所述工装板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且能够沿着所述传送组件的传送方向移动,所述通气组件通过所述工装板与待测电器连接。优选地,所述通气组件包括能够互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单元和第二通气单元,所述第一通气单元贯穿设置于所述工装板上,且能够与待测电器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单元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组件上下移动,用于与第一通气单元连通或断开。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气单元包括第一气管和第一气管接头,所述第一气管贯穿设置于所述工装板上,且位于所述工装板上方的端部能够与待测电器连通,所述第一气管上、位于所述工装板下方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管接头。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气单元包括第二气管、第二气管接头和气缸,所述气缸竖直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上,所述第二气管接头设置于所述气缸顶部,所述第二气管连通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管接头底部,且另一端部能够与气源连通,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气管接头上下移动,用于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头连通或断开。具体为,气缸顶部一侧连接有所述第二气管接头,所述第二气管接头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所述第二气管,所述第二气管远离所述第二气管接头的一侧能够与用于测试的气源连通;所述第二气管接头的顶部能够与所述第一气管接头连通,这样,在所述气缸的驱动下,气缸带动所述第二气管接头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第二气管接头与第一气管接头连通,可进行通气测试,向下移动时,第二气管接头与第一气管接头断开,可通过工装板将待测电器移动到其他检测工位。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气单元还包括橡胶圈,所述橡胶圈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管接头内,用于增强密封性能。优选地,所述第二气管接头为倒立的圆台结构。优选地,所述传送组件包括两组导轨和多个滚轮;两组所述导轨相互平行,每组所述导轨上转动连接有多个所述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导轨相互垂直,且沿着所述导轨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导轨内。优选地,所述气缸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导轨连接。本实施新型还提供一种家用电器生产线,该家用电器生产线包括上述通气测试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使用时,通过工装板和传送组件的设置,能够将待测电器放置于工装板上,在传送组件的驱动下移动到待检测工位,移动过程操作简单,快速;同时本技术通过将多个通气组件设置于传送组件上,并能够通过工装板与待测电器连接,当待测电器随着工装板移动到待检测工位时,通气组件与待测电器自动连接,有效解决了家用电器通气测试中需要反复插拔气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的装配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去掉工装板的装配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对应图3的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工装板与第一通气单元的装配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工装板与第一通气单元在另一种视觉角度下的装配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通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通气组件的结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通气组件的爆炸视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中传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送组件;11、导轨;12、滚轮;2、通气组件;21、第一通气单元;211、第一气管;212、第一气管接头;22、第二通气单元;221、第二气管;222、第二气管接头;223、气缸;224、橡胶圈;225、连接件;3、工装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传送组件1、通气组件2以及用于承载待测电器的工装板3;所述传送组件1用于与所述工装板3配合使用,将待测电器传送到待检测工位,即所述工装板3可以在所述传送组件1的驱动下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移动,待测电器放置于所述工装板3上;所述通气组件2用于通气测试,在测试时与待测电器连通后进行测试;所述通气组件2为多个,且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所述通气组件2与用于通气测试的气源连接;所述工装板3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且能够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移动,所述通气组件2通过所述工装板3与待测电器连接。这样,通气组件2设置有多个,能够用于待测电器的多工位通气测试;具体实施时,将待测电器放置于所述工装板3上,所述工装板3在所述传送组件1的驱动下,带动待测电器到待检测工位,然后通气组件2通过工装板3与待测电器连接,且另一端部与气源连接,即可进行待测电器的通气测试。如图7-图9所示,所述通气组件2包括能够互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单元21和第二通气单元22,所述第一通气单元21贯穿设置于所述工装板3上,且能够与待测电器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单元22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下移动,用于与第一通气单元21连通或断开。这样,第一通气单元21贯穿设置在工装板3上,第二通气单元22均匀分布在传送组件1上,第二通气单元22能够与第一通气单元21配合使用,这样有效实现了多工位检测;即当工装板3承载着待测电器移动到待检测工位时,待检测工位上对应的第二通气单元22相对于所述传送组件1向上移动,第二通气单元22与第一通气单元21连通,对待测电器进行通气测试;当待测电器需要移动到其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组件(1)、通气组件(2)以及用于承载待测电器的工装板(3);/n所述通气组件(2)为多个,且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所述通气组件(2)与用于通气测试的气源连接;所述工装板(3)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且能够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移动,所述通气组件(2)通过所述工装板(3)与待测电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组件(1)、通气组件(2)以及用于承载待测电器的工装板(3);
所述通气组件(2)为多个,且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均匀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所述通气组件(2)与用于通气测试的气源连接;所述工装板(3)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且能够沿着所述传送组件(1)的传送方向移动,所述通气组件(2)通过所述工装板(3)与待测电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组件(2)包括能够互相连通的第一通气单元(21)和第二通气单元(22),所述第一通气单元(21)贯穿设置于所述工装板(3)上,且能够与待测电器连通;所述第二通气单元(22)设置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传送组件(1)上下移动,用于与第一通气单元(21)连通或断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单元(21)包括第一气管(211)和第一气管接头(212),所述第一气管(211)贯穿设置于所述工装板(3)上,且位于所述工装板(3)上方的端部能够与待测电器连通,所述第一气管(211)上、位于所述工装板(3)下方的端部设置有所述第一气管接头(2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气单元(22)包括第二气管(221)、第二气管接头(222)和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泉余韵张建文曹开银李宗洋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