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3607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包括随身设备、处理器、显示单元、存储单元、管理单元、地图库、综分单元、通知单元和人员同步单元;其中,所述随身设备所述随身设备包括垂直测距单元、位置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按键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随身设备内的垂直测距单元对人员所处高度分析,通过获取相关的测试因素,并获取对应的数值高度信息组Gi,之后对高度信息组Gi进行处理,得到落差比,当落差比超过X6时,产生疑似信号;之后通过用户的位置来进行确认,确认用户是否处于需要帮助的状态;当确认之后,会自动将警报信号和用户位置结合形成报警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报警通信管理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0495499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游客地理位置定位通信管理系统。包括移动通信网络、游客持有的定位通讯器、导游持有的智能终端和定位讲解器、后台GIS系统及数据库以及监管救援人员持有的监控PC;其中定位通讯器采用定位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采用通信模块与智能终端和后台GIS系统及数据库传送数据,采用蓝牙模块与定位讲解器交换数据;智能终端与定位通讯器和后台GIS系统及数据库传送数据;定位讲解器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采用通信模块向智能终端和后台GIS系统及数据库发送和接收数据;后台GIS系统及数据库接收回传的地理位置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定位;监控PC由后台GIS系统及数据库中调取游客的地理位置信息进行监控。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游客地理位置定位通信管理方法。但是,该报警通信系统仅仅针对旅游人员,但是如果针对一些年纪较大的人员,或者一些身体健康存在较大问题的人,在平时出去溜达,或者办事时,缺乏一种有效的报警监控设备,能够判定人员状态是否异常,并依据异常情况自动通知合适的报警机构。为了实现这一构思,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1、如何对受控人员的状况进行精准监控;2、如何在确认受控人员出现问题,需要救助时,选择合适的警报响应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包括随身设备、处理器、显示单元、存储单元、管理单元、地图库、综分单元、通知单元和人员同步单元;其中,所述随身设备所述随身设备包括垂直测距单元、位置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按键单元;其中,所述垂直测距单元设置于用户身上指定高度位置,用于测量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具体设计位置可为悬挂在脖子上,获得高度信息组Gi,i=1...n,n为正整数;所述垂直测距单元用于将高度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所述位置单元用户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并将实时位置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接收垂直测距单元传输的高度信息组Gi,和位置单元传输的实时位置;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高度信息组Gi和实时位置进行情况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产生警报信号;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产生警报信号时会发生提示音,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按键单元传输的按键信号,则自动产生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信号和实时位置;实时位置通过位置单元获取;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报警信息传输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数据分析单元传输的报警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综分单元;所述地图库内标注有受控区域内的所有的警报响应点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警报响应点位预设的警报机构;所述人员同步单元用于获取警报响应点的闲置人员个数,人员同步单元用于将闲置人员个数传输到综分单元,所述综分单元用于结合地图库和人员同步单元对报警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筛选处理具体步骤为:SS01:首先获取到报警信息内的实时位置,将其标记为目标位置;SS02:获取目标位置到所有警报响应点的距离,将该距离标记为到达距离Di,i=1...h,h为正整数,表示为目标位置距离h个警报响应点的路程;SS03:借助第三方软件,获取到实时从警报响应点到达目标位置的所需时间,将所需时间标记为Ui,i=1...h,且Ui与Di一一对应;SS04:获取到每个警报响应点的闲置人员,对应将其标记为Zi,i=1...h,且Zi与Di一一对应;SS05:利用公式求取警报响应点的选用值Qxi,具体计算公式为:Qxi=0.36*Ui+0.284*Zi+0.356*Di;式中,0.36、0.284和0.356均为对应因素的权值;SS06:将Qxi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名,将前三名的标记为告知对象;所述综分单元用于结合通知单元通知警报响应点,具体通知方式为:同时向三个告知对象传输警报信息,将第一个响应的标记为求救对象;若存在同时响应情况则将排名最高的告知对象标记为求救对象;通过通知单元告知求救对象进行求救,对其余两个告知对象传输撤销信号。进一步地,所述高度信息组Gi的获取方式如下:步骤一:初始的时候,利用垂直测距单元测量距离地面的实时高度;将其标记为G1;步骤二:之后每间隔T1时间,获取一次高度信息,得到高度信息组Gi,i=1...n,其中T1为预设数值,且Gn表示为最新时刻测量的高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情况分析具体步骤为:步骤一:首先获取到对应的高度信息组Gi,且每在获取到一个高度信息时,对应获取一次此时的实时位置,得到对应高度信息组Gi的动态位置组Wi,i=1...n,Wi与Gi一一对应;步骤二:初始时,获取到对应的高度信息组Gi,i=1...n;步骤三:连续获取到X1组高度信息,即Gi,i=1...X1;计算得到X1组高度信息的均值,将其标记为P;步骤四:将满足|Gi-P|≥X2的高度信息剔除,式中|Gi-P|表示Gi减去P的绝对值;X2为用户预设的值;步骤五:得到剔除后剩余的高度信息,对其进行求均值,将该均值标记为常规高度Cg;步骤六:获取到常规高度Cg,持续监控高度信息组Gi,获取到最新的高度信息Gn,n>X1;步骤七:当满足Cg-Gn≥X2时,进入跟随状态;步骤八:跟随状态下,从高度信息Gn所在时刻之后再连续获取X3组高度信息,得到高度信息组Gi,i=n到n+X3;步骤九:筛选出满足Cg-Gi≥X2的高度信息的个数,式中i=n到n+X3,将该个数标记为落差个数L;对满足条件的落差个数进行加值分析,加值分析具体步骤为:对L个落差个数的高度信息进行分段处理,具体分段处理为:S901:统计出连续满足Cg-Gi≥X2的高度信息的个数,连续满足指代为接连的X4次以上测量都满足该条件;将该段数标记为满足段,满足段的高度信息个数标记为Dj,j=1...m;此处表示为具备m段满足段,每个段内的高度信息个数为对应的Dj;将剩余不满足连续条件的高度信息个数标记为D0;其中,Dj求和加上D0的数值等于L;S902:进行落差数调平;利用公式计算得到调平个数Tp,具体计算公式为:式中X5为预设数值,且X5>1;步骤十:计算落差比Bl=Tp/(X3+1);当落差比超过X6时,产生疑似信号;X6为预设值;步骤十一:在产生疑似信号时,获取到此时对应的最新的动态位置Wn+X3;步骤十二:获取到最新动态位置前的第X7个动态位置,计算两者之间的距离,当该距离低于预设距离时,产生警报信号。进一步地,所述闲置人员个数可通过在警报响应点出口处设置一个打卡设备,出去一个时自动打卡,回来时同样打卡,借此监控剩余的空闲人员的个数。进一步地,所述管理单元用于管理人员录入所有的预设值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随身设备、处理器、显示单元、存储单元、管理单元、地图库、综分单元、通知单元和人员同步单元;/n其中,所述随身设备所述随身设备包括垂直测距单元、位置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按键单元;/n其中,所述垂直测距单元设置于用户身上指定高度位置,用于测量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具体设计位置可为悬挂在脖子上,获得高度信息组Gi,i=1...n,n为正整数;/n所述垂直测距单元用于将高度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所述位置单元用户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并将实时位置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n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接收垂直测距单元传输的高度信息组Gi,和位置单元传输的实时位置;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高度信息组Gi和实时位置进行情况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产生警报信号;/n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产生警报信号时会发生提示音,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按键单元传输的按键信号,则自动产生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信号和实时位置;实时位置通过位置单元获取;/n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报警信息传输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数据分析单元传输的报警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综分单元;/n所述地图库内标注有受控区域内的所有的警报响应点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警报响应点位预设的警报机构;所述人员同步单元用于获取警报响应点的闲置人员个数,人员同步单元用于将闲置人员个数传输到综分单元,所述综分单元用于结合地图库和人员同步单元对报警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筛选处理具体步骤为:/nSS01:首先获取到报警信息内的实时位置,将其标记为目标位置;/nSS02:获取目标位置到所有警报响应点的距离,将该距离标记为到达距离Di,i=1...h,h为正整数,表示为目标位置距离h个警报响应点的路程;/nSS03:借助第三方软件,获取到实时从警报响应点到达目标位置的所需时间,将所需时间标记为Ui,i=1...h,且Ui与Di一一对应;/nSS04:获取到每个警报响应点的闲置人员,对应将其标记为Zi,i=1...h,且Zi与Di一一对应;/nSS05:利用公式求取警报响应点的选用值Qxi,具体计算公式为:/nQxi=0.36*Ui+0.284*Zi+0.356*Di;/n式中,0.36、0.284和0.356均为对应因素的权值;/nSS06:将Qxi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名,将前三名的标记为告知对象;/n所述综分单元用于结合通知单元通知警报响应点,具体通知方式为:/n同时向三个告知对象传输警报信息,将第一个响应的标记为求救对象;若存在同时响应情况则将排名最高的告知对象标记为求救对象;通过通知单元告知求救对象进行求救,对其余两个告知对象传输撤销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随身设备、处理器、显示单元、存储单元、管理单元、地图库、综分单元、通知单元和人员同步单元;
其中,所述随身设备所述随身设备包括垂直测距单元、位置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按键单元;
其中,所述垂直测距单元设置于用户身上指定高度位置,用于测量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具体设计位置可为悬挂在脖子上,获得高度信息组Gi,i=1...n,n为正整数;
所述垂直测距单元用于将高度信息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所述位置单元用户获取用户的实时位置,并将实时位置传输到数据分析单元;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接收垂直测距单元传输的高度信息组Gi,和位置单元传输的实时位置;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对高度信息组Gi和实时位置进行情况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产生警报信号;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在产生警报信号时会发生提示音,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按键单元传输的按键信号,则自动产生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包括报警信号和实时位置;实时位置通过位置单元获取;
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报警信息传输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数据分析单元传输的报警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综分单元;
所述地图库内标注有受控区域内的所有的警报响应点及其对应的联系方式,警报响应点位预设的警报机构;所述人员同步单元用于获取警报响应点的闲置人员个数,人员同步单元用于将闲置人员个数传输到综分单元,所述综分单元用于结合地图库和人员同步单元对报警信息进行筛选处理,筛选处理具体步骤为:
SS01:首先获取到报警信息内的实时位置,将其标记为目标位置;
SS02:获取目标位置到所有警报响应点的距离,将该距离标记为到达距离Di,i=1...h,h为正整数,表示为目标位置距离h个警报响应点的路程;
SS03:借助第三方软件,获取到实时从警报响应点到达目标位置的所需时间,将所需时间标记为Ui,i=1...h,且Ui与Di一一对应;
SS04:获取到每个警报响应点的闲置人员,对应将其标记为Zi,i=1...h,且Zi与Di一一对应;
SS05:利用公式求取警报响应点的选用值Qxi,具体计算公式为:
Qxi=0.36*Ui+0.284*Zi+0.356*Di;
式中,0.36、0.284和0.356均为对应因素的权值;
SS06:将Qxi值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名,将前三名的标记为告知对象;
所述综分单元用于结合通知单元通知警报响应点,具体通知方式为:
同时向三个告知对象传输警报信息,将第一个响应的标记为求救对象;若存在同时响应情况则将排名最高的告知对象标记为求救对象;通过通知单元告知求救对象进行求救,对其余两个告知对象传输撤销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报警通信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信息组Gi的获取方式如下:
步骤一:初始的时候,利用垂直测距单元测量距离地面的实时高度;将其标记为G1;
步骤二:之后每间隔T1时间,获取一次高度信息,得到高度信息组Gi,i=1...n,其中T1为预设数值,且G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凯王欣王晖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