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289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包括上壳体、位于所述上壳体下方且与所述上壳体配合连接的下壳体、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钢弹簧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且所述钢弹簧组件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外围;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稳定,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周向限位,通过限位柱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形成三向限位结构,实现三向限位功能,可有效避免隔振重物产生较大位移,提高大载重、抗冲击性能,同时还能起到保护钢弹簧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
本技术涉及减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
技术介绍
钢弹簧具有材质均匀、性能稳定、承载力高、耐久性好、计算可靠等优点。目前以钢弹簧为主体的隔振器具有减振效果良好,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采用。但面对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载重较大、需要承受较大冲击等,则普通钢弹簧隔振器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因此设计一种大载重、抗冲击的高性能隔振器以运用于多种工作情况是十分有价值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以解决现有隔振器大载重、抗冲击能力弱的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包括上壳体、位于所述上壳体下方且与所述上壳体配合连接的下壳体、位于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钢弹簧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且所述钢弹簧组件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外围;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内部的限位柱、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底端面上且与所述限位柱配合连接的中心柱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端面且与所述中心柱配合连接的高度调节垫片。进一步,所述下壳体包括底座、支撑台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和支撑台之间的支撑柱,所述限位柱位于所述支撑柱内,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连通的限位孔,所述中心柱贯穿所述限位孔并分别与所述高度调节垫片和限位柱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限位柱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中心柱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的螺纹段,且所述螺纹段分别贯穿所述高度调节垫片和所述限位孔并与所述限位柱内的螺纹孔配合连接。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下端设置有凸台,所述下壳体的支撑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台相配合的凹槽,且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间隙配合。进一步,所述上壳体的凸台内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下壳体支撑台的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的嵌固台,所述钢弹簧组件设置在所述嵌固台与所述安装孔之间,且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中心柱的外围。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设置有预压组件,且所述预压组件的上端设置于所述上壳体内部,所述预压组件的底端贯穿所述下壳体。进一步,所述预压组件包括螺杆以及配合连接在所述螺杆两端的螺帽,且所述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进一步,所述上壳体侧面开设有用于螺帽安装的安装口,且所述下壳体的支撑台底面与底座的端面以及支撑柱的侧面之间形成有供螺帽安装的安装口。进一步,所述限位柱为具有阶梯的圆柱状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其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稳定,通过上壳体与下壳体进行周向限位,通过限位柱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形成三向限位结构,实现三向限位功能,可有效避免隔振重物产生较大位移,提高大载重、抗冲击性能,同时还能起到保护钢弹簧的作用,延长隔振器的使用寿命,通过钢弹簧组件强力的支撑刚度,在有限的空间内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通过高度调节垫片,根据实际承载的不同而进行轴向限位高度调节,提高隔振器轴向限位间隙的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上壳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下壳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限位柱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6中所示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1-上壳体,2-下壳体,3-钢弹簧组件,4-限位柱,5-中心柱,6-高度调节垫片,20-底座,21-支撑台,22-支撑柱,23-限位孔,40-螺纹孔,50-螺纹段,10-凸台,11-凹槽,12-安装孔,13-嵌固台,14-预压组件,140-螺杆,141-螺帽,142-安装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包括上壳体1、位于上壳体1下方且与上壳体1配合连接的下壳体2、位于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钢弹簧组件3以及设置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且钢弹簧组件3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外围。优选地,钢弹簧组件3为四组,并呈2X2排布在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通过钢弹簧组件3提供支承刚度;通过上壳体1与下壳体2进行周向限位,通过限位柱4进行轴向限位,从而实现隔振器的三向限位的功能,有效避免隔振重物在意外冲击的情况下产生较大位移,同时通过高度调节机构根据载重变化还可精确调节轴向限位高度以便保证不同情况下的准确限位。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壳体2内部的限位柱4、设置在上壳体1底端面上且与限位柱4配合连接的中心柱5以及设置在限位柱4上端面且与中心柱5配合连接的高度调节垫片6。通过限位柱4提供轴向限位作用,优选地限位柱4为具有阶梯的圆柱状结构,该具有阶梯的圆柱状结构由两种不同直径的圆柱向结合,直径较大的部分可提供向上止挡作用而直径较小的部分可提供向下止挡作用。限位柱4和高度调节垫片6通过下壳体2由下向上安装置于下壳体2的圆柱形空间中,限位柱4直径较小部分向下可便于安装,最后通过螺纹与上壳体1紧固,这种连接方式使得限位柱4不仅拥有较高强度其安装和拆卸过程也非常便捷。限位柱4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23相连通的螺纹孔40,中心柱5下端设置有与螺纹孔40相适配的螺纹段50,且螺纹段50分别贯穿高度调节垫片6和限位孔23并与限位柱4内的螺纹孔40配合连接,限位孔23呈阶梯状结构。为了提高下壳体2的结构可靠性及使用性能,本技术中,下壳体2包括底座20、支撑台21以及设置在底座20和支撑台21之间的支撑柱22,限位柱4位于支撑柱22内,支撑台21上开设有与限位柱4相连通的限位孔23,中心柱5贯穿限位孔23并分别与高度调节垫片6和限位柱4配合连接。为了提高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配合连接的稳定性能,本技术中,上壳体1下端设置有凸台10,下壳体2的支撑台21上设置有与凸台10相配合的凹槽11,且凸台10与凹槽11间隙配合。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预压组件14,且预压组件14的上端设置于上壳体1内部,预压组件14的底端贯穿下壳体2。预压组件14包括螺杆140以及配合连接在所述螺杆140两端的螺帽141,且螺杆140的两端分别贯穿上壳体1和下壳体2。通过凹槽11与凸台10的配合使得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配合更为可靠,提高周向限位可靠性,通过预压组件14有效的实现了上壳体1与下壳体2之间的预压功能,提高上壳体1与下壳体2安装的稳定性。为了提高钢弹簧组件3安装的可靠性能,本技术中,上壳体1的凸台10内开设有安装孔12,下壳体2支撑台21的凹槽11内设置有与安装孔12相对应的嵌固台13,钢弹簧组件3设置在嵌固台13与安装孔12之间,且安装孔12位于中心柱5的外围。为了便于预压组件14的安装,本技术中,上壳体1侧面开设有用于螺帽141安装的安装口142,且下壳体2的支撑台21底面与底座20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位于所述上壳体(1)下方且与所述上壳体(1)配合连接的下壳体(2)、位于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的钢弹簧组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且所述钢弹簧组件(3)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外围;/n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内部的限位柱(4)、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底端面上且与所述限位柱(4)配合连接的中心柱(5)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柱(4)上端面且与所述中心柱(5)配合连接的高度调节垫片(6)。/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位于所述上壳体(1)下方且与所述上壳体(1)配合连接的下壳体(2)、位于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的钢弹簧组件(3)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与所述下壳体(2)之间的高度调节机构,且所述钢弹簧组件(3)位于所述高度调节机构的外围;
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壳体(2)内部的限位柱(4)、设置在所述上壳体(1)底端面上且与所述限位柱(4)配合连接的中心柱(5)以及设置在所述限位柱(4)上端面且与所述中心柱(5)配合连接的高度调节垫片(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2)包括底座(20)、支撑台(2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20)和支撑台(21)之间的支撑柱(22),所述限位柱(4)位于所述支撑柱(22)内,所述支撑台(21)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柱(4)相连通的限位孔(23),所述中心柱(5)贯穿所述限位孔(23)并分别与所述高度调节垫片(6)和限位柱(4)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内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孔(23)相连通的螺纹孔(40),所述中心柱(5)下端设置有与所述螺纹孔(40)相适配的螺纹段(50),且所述螺纹段(50)分别贯穿所述限位孔(23)和所述高度调节垫片(6)并与所述限位柱(4)内的螺纹孔(40)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下端设置有凸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新标梁树林周信刘宇航祁孟盂张保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