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艳彬专利>正文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05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涉及装配式电梯的技术领域,包括四根钢柱,所述钢柱之间固设有龙骨骨架,所述龙骨骨架上设有屋面结构,所述龙骨骨架外绕其外轮廓方向包设有外包板,所述外包板与屋面结构之间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屋顶工厂预制成型,具有安装方便、防水效果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电梯井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与便利的交通。尤其是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对住在高层的高龄居民来说,加装电梯是改善他们生活条件的重要体现之一。目前,传统的加装电梯钢结构屋面,多采用彩钢板、金属板等材料,安装于钢结构井道顶端与结构固定,屋面结构整体性、牢固性差,组装繁琐,防水性能性差,耐久性差,高空作业风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具有安装方便、整体性好以及防水效果好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包括四根钢柱,所述钢柱之间固设有龙骨骨架,所述龙骨骨架上设有屋面结构,所述龙骨骨架外绕其外轮廓方向包设有外包板,所述外包板与屋面结构之间密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柱、龙骨骨架、屋面结构以及外包板在工厂进行加工并组装在一起,整体性好,直接将屋顶运输至现场能够直接吊装施工并通过法兰将立柱和钢柱直接连接,减少现场的工作步骤,安装方便,并且对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同时外包板和屋面结构在工厂组装并做密封处理,相较于现场进行组装和密封处理,质量得以保障,防水效果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龙骨骨架包括固设在相邻钢柱之间且交替设置的横龙骨和纵龙骨,所述横龙骨沿着纵龙骨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道,所述纵龙骨沿着横龙骨的长度方向设置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横纵龙骨相互连接形成龙骨骨架,能够对屋面结构进行稳定的支撑,保证屋面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屋面结构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层钢板、保温材料以及面层封板,所述底层钢板固设在龙骨骨架底部将其封闭,所述保温材料设置在龙骨骨架顶面,所述面层封板设置在保温材料上,所述外包板抵接在面层封板上并与其密封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提高屋面结构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增加屋面结构的保温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板靠近建筑物一侧设置有位于屋面结构上方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外包板内侧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将屋面结构上的雨水排走,避免长期积水造成屋面渗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板与顶层节井道横梁之间设置有底层封板,所述底层封板靠近外包板的下部设置,所述底层封板一侧固设在顶层节井道横梁上,另一侧抵接在外包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装饰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包板靠近建筑物的一侧于外包板的下方还设置有将排水管流出的水引导至建筑物顶面的防雨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屋面结构的积水通过防雨面板流至屋顶上,避免从排水管中排出的水直接从建筑物和电梯井道之间落下流入侯梯厅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雨面板包括竖直部、倾斜部以及翻折部,所述竖直部上端水平翻折形成贴合在底层封板上的翻边并通过翻边与底层封板固定连接,所述竖直部的下端固设有朝向建筑物方向的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下端向下翻折形成贴合在建筑物女儿墙上的翻折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经过倾斜部引导至建筑物顶面,同时通过在倾斜部下端设置翻折部,避免雨水从防雨面板和女儿墙之间渗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雨面板与顶节井道之间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一侧固定设置在顶节井道上,另一侧与防雨面板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架对防雨面板进行支撑,保证防雨面板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外侧固设有侧封板,所述侧封板靠近防雨面板的一侧与其相互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架和防雨面板之间遮蔽,保证电梯屋面的美观。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通过将钢柱、龙骨骨架、屋面结构以及外包板在工厂进行加工并组装在一起,整体性好,直接将屋顶运输至现场能够直接吊装施工并通过法兰将立柱和钢柱直接连接,减少现场的工作步骤,安装方便,并且对安装精度要求不高,同时外包板和屋面结构在工厂组装并做密封处理,相较于现场进行组装和密封处理,质量得以保障,防水效果好;2.通过设置防雨面板,能够使屋面结构的积水通过防雨面板流至屋顶上,避免从排水管中排出的水直接从建筑物和电梯井道之间落下流入侯梯厅内,并且在防雨面板和井道之间设置支撑架,保证防雨面板的稳定性,同时设置侧封板,保证屋顶的装饰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屋顶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1-1的剖视图。图中,1、钢柱;2、顶层节井道;3、龙骨骨架;31、横龙骨;32、纵龙骨;33、槽钢;4、屋面结构;41、底层钢板;42、保温材料;43、面层封板;5、外包板;51、连接部;52、排水管;53、底层封板;6、防雨面板;61、竖直部;62、倾斜部;63、翻折部;7、支撑架;8、侧封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包括四根钢柱1,钢柱1的底端以及顶层节井道2立柱的顶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法兰盘,钢柱1与顶层节井道2立柱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四根钢柱1呈矩形排列,在相邻四根钢柱1之间于其外侧分别交替焊接或者铆接有横龙骨31和纵龙骨32,横龙骨31设置在纵龙骨32的底部,并且横龙骨31沿着纵龙骨32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的设置多道,纵龙骨32沿着横龙骨31的长度方向间隔均匀设置多道,同时两者交接位置焊接固定,横纵龙骨32相互连接形成用于支撑屋面结构4的龙骨骨架3。屋面结构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层钢板41、保温材料42以及面层封板43,底层钢板41设置在横龙骨31底面,并与横纵龙骨32固定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焊接或者铆接,保温材料42为保温岩棉,设置多块,设置在龙骨骨架3顶面,多块保温材料42分别嵌设在横纵龙骨32之间形成的分隔槽内,在保温材料42的顶面设置有面层封板43,面层封板43与纵龙骨32固定连接。结合图1和图3,绕着龙骨骨架3的外轮廓包设有外包板5,外包板5为铝板,具体的,在纵龙骨32的端部分别焊接有竖向设置的槽钢33,槽钢33外固定安装有用于固定外包板5的连接件,外包板5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槽钢33上。在外包板5的上端依次翻折形成L形连接部51,连接部51的一端与外包板5一体成型,另一端向下抵接在面层封板43上,并与面层封板43焊接后密封胶密封处理,保证屋面结构4的防水性能。在朝向建筑物一侧的外包板5上固定设置有排水管52,排水管52位于面层封板43上方且与外包板5内侧连通,在屋面结构4上的积水能够从排水管52处排出屋顶,避免其下渗入电梯井道内。进一步的,将面层封板43朝向排水管52的方向设置为逐渐降低的坡度,从而便于面层封板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钢柱(1),所述钢柱(1)之间固设有龙骨骨架(3),所述龙骨骨架(3)上设有屋面结构(4),所述龙骨骨架(3)外绕其外轮廓方向包设有外包板(5),所述外包板(5)与屋面结构(4)之间密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钢柱(1),所述钢柱(1)之间固设有龙骨骨架(3),所述龙骨骨架(3)上设有屋面结构(4),所述龙骨骨架(3)外绕其外轮廓方向包设有外包板(5),所述外包板(5)与屋面结构(4)之间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骨架(3)包括固设在相邻钢柱(1)之间且交替设置的横龙骨(31)和纵龙骨(32),所述横龙骨(31)沿着纵龙骨(3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道,所述纵龙骨(32)沿着横龙骨(31)的长度方向设置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面结构(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层钢板(41)、保温材料(42)以及面层封板(43),所述底层钢板(41)固设在龙骨骨架(3)底部将其封闭,所述保温材料(42)设置在龙骨骨架(3)顶面,所述面层封板(43)设置在保温材料(42)上,所述外包板(5)抵接在面层封板(43)上并与其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板(5)靠近建筑物一侧设置有位于屋面结构(4)上方的排水管(52),所述排水管(52)与外包板(5)内侧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装配式屋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学磊陈艳彬陈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陈艳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