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99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陶瓷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包括坯料层(1)和面料层(2),所述面料层(2)布设于坯料层(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2)包括按预定纹理以不同厚度层先后进行布设的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所述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以交叠叠加、过渡叠加和非叠加多种方式进行立体布设,所述透料层(21)为半透明层,其图案线条层次分明,内部肌理三维立体,表面似透非透,装饰效果丰富多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
本技术涉及建筑陶瓷砖
,尤其涉及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
技术介绍
目前,陶瓷砖的立体感主要是通过砖体表面的立体效果加以呈现,如使用立体模具、立体喷墨打印、堆熔块干粒等。对于砖体内部的肌理及通透性所呈现出来的三维立体效果,其立体感均不够理想,且由于装饰仅停留于砖体表面层,不适合于开槽与倒角。现有技术中的立体陶瓷砖,通常采用多层布料或交叠布料的方式实现,具体参见中国技术授权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297403U,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7月4日,公开了一种抛晶砖,它是由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底坯、布料纹理层、透明釉层、装饰纹理层、透明微晶熔块层所构成,且底坯与布料纹理层设置为通体结构或为底坯加布料纹理层两层结构中的任意一种,布料纹理层为抛坯处理而呈现清晰纹理的坯体层。该技术方案的抛晶砖,其立体效果主要是通过多层装饰纹理层简单叠加而成,其立体感不佳。另一中国技术授权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9025343U,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6月25日,公开了一种具有立体层次感的聚晶微粉很抛光砖,其第一装饰层设置于第二装饰层的下方,且其部分接触重叠,该透视层与第一装饰层的上方覆盖设有表面釉,并使装饰层分别形成光面、灰面和暗面。该技术方案中,其立体效果主要是通过第一装饰层与第二装饰层的接触重叠而成,其无法呈现三维立体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陶瓷砖三维立体效果不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其图案线条层次分明,内部肌理三维立体,表面似透非透,装饰效果丰富多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包括坯料层和面料层,所述面料层布设于坯料层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包括按预定纹理以不同厚度层先后进行布设的透料层和色料层,所述透料层和色料层以非叠加方式、交叠叠加和过渡叠加多种方式进行立体布设,所述透料层为半透明层。作为优选的,所述坯料层中布设有色粒,并与面料层共同形成由表入里的通体立体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面料层的厚度为2-18mm。作为优选的,所述面料层的上表面设有装饰层,所述装饰层为喷墨、喷墨渗花、抛釉、干粒抛中任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面料层采用数码布料,将透料层与色料层以以非叠加方式、交叠叠加和过渡叠加多种组合方式进行立体布设,透料层与色料层间形成交叠叠加、独立非叠加和过渡的渐变叠加,从而在结构上保证了产品的三维立体;同时透料层采用半透明料,利用透料和色料间不同的透光率和白度,多种材料间的差异特性,进一步保证了面料层的图案线条层次分明,纹理细节三维立体;同时,坯料层亦可布设色粒,与面料层共同形成由表入里的通体装饰效果,在增强立体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可适宜于开槽与倒角;面料层上表面还可进行喷墨、喷墨渗花、抛釉、干粒抛等多种装饰,进一步丰富产品的立体装饰效果。本技术的三维立体陶瓷砖,可为传统建筑陶瓷砖、陶瓷大板和岩板等具有本技术结构的陶瓷产品,应用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三维立体陶瓷砖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三维立体陶瓷砖布料方式一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三维立体陶瓷砖布料方式二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三维立体陶瓷砖布料方式三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三维立体陶瓷砖布料方式四的截面示意图;图6为三维立体陶瓷砖布料方式五的截面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二的截面示意图。图中:1.坯料层;2.面料层;3.装饰层;4.色粒;21.透料层;22.色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陶瓷砖为传统建筑陶瓷砖、陶瓷大板和岩板包括坯料层1和面料层2,面料层2布设于坯料层1上方。面料层2和坯料层1采用数码布料的方式进行布设,由于陶瓷砖在压制成型时采用反打的方式,因此在数码布料时,先布设面料层2后布设坯料层1。面料层2包括按预定纹理以不同厚度层先后进行布设的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以以非叠加方式、交叠叠加和过渡叠加多种方式进行立体布设。如图2-6所示,透料层21为半透明层,半透明层的透光率为30-65%,白度为45-60;色料层22为高料色料层或白料层,其中:白料的透光率为10-30%,白度为80-85%,高温色料为着色颜料,通过颜料种类和含量的不同,可根据需要调制出系列不同颜色的高温色料;面料层2的厚度为2-18mm。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以以非叠加方式、交叠叠加和过渡叠加多种方式进行布设,面料层2可呈现出多种组合的立体效果,图2-6为部分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部分的组合方式。如图2所示,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依次叠加,面料层2呈现平面透视效果。如图3所示,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部分交叠叠加,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未交叠部分,可通过透料层21呈现坯体的纹理;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交叠部分,可通过透料层21呈现色料层22的纹理。如图4所示,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过渡叠加,面料层2呈现渐变的过渡效果,呈现若隐若现的层次感。如图5所示,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组合过渡叠加,面料层2呈现组合渐变的过渡效果,可为透料层21与温色色料间的叠加,也可为透料层21与白料间的叠加,从而呈现若隐若现的层次感。如图6所示,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部分交叠叠加,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未交叠部分,色料层22直接裸露于表层,可直接呈现其纹理,此时色料层22可为高温色料或白料,也可为高温色料与白料间的过渡叠加,形成似透非透感蒙胧感;透料层21与色料层22交叠部分,可通过透料层21呈现渐变的色料层22的纹理,呈现若隐若现的层次感。作为实施例一,如图7所示,在坯料层1布设有色粒,可通过部分未与色料层22叠加的透料层21在表面层呈现出坯料层1的色粒效果,使之与面料层2共同形成由表入里的通体立体装饰,在增强立体装饰效果的同时,还可适宜于开槽与倒角,开槽与倒角后的断面同样具有多层次的装饰效果。作为实施例二,如图8所示,在面料层2的上表面布设装饰层3,装饰层3为喷墨、喷墨渗花、抛釉、干粒抛中一种或多种,进一步丰富产品的装饰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同等替换和改进等,均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包括坯料层(1)和面料层(2),所述面料层(2)布设于坯料层(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2)包括按预定纹理以不同厚度层先后进行布设的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所述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以非叠加方式、交叠叠加和过渡叠加多种方式进行立体布设,所述透料层(21)为半透明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立体陶瓷砖,包括坯料层(1)和面料层(2),所述面料层(2)布设于坯料层(1)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2)包括按预定纹理以不同厚度层先后进行布设的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所述透料层(21)和色料层(22)以非叠加方式、交叠叠加和过渡叠加多种方式进行立体布设,所述透料层(21)为半透明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立体陶瓷砖,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长春柯美云段椿肖荣杨海云陈宗玲邹美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禅城区科捷陶瓷原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