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776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包括环形基座及设置在环形基座内部的抹平组件,所述环形基座上固定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设置有发动机;所述环形基座外周面固定有两组水平梁,各所述水平梁的一端均竖直设置有立柱,两根所述立柱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发动机间设置有第一转动装置;两根所述水平梁远离所述环形基座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与所述第一转轴间设置有第二转动装置;所述压辊的外周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压块。通过对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石子的滚压,降低了抹刀片因与石子发生撞击致使的抹刀片破损、失效,延长了抹刀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该装置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地面整平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因其自身良好的特性,成为现代建筑业中广泛应用的建材之一。混凝土在房屋建设、道路桥梁施工及各种国防建设中均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混凝土施工后需要进行找平以满足进一步的施工过程要求,例如在市政道路建设中需要进行道路找平,避免因道路的起伏对于行人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室内装修中,地面在进行地板铺贴前,需要进行混凝土地面的找平;厂房建设中,大型精密仪器的安装要求中也强调对于地面的平整度要求。现有的较为普遍的混凝土地面找平装置多为人力操控行进的转盘式找平机,在CN209537988U的专利文件中,抹平机的动力装置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动力装置的输出轴通过变向器驱动下端的抹刀片旋转,抹刀片快速旋转,对混凝土地面找平;找平作业时,操作人员拖动找平机来回往复进行作业。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的混凝土地面找平装置在进行混凝土地面抹平时,抹刀片快速旋转,在装置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对于混凝土地面进行抹平;为提升混凝土硬化后的结构硬度,混凝土多掺入石子,部分石子裸露在混凝土地面的表面,高速转动的抹刀片在进行抹平时,抹刀片与石子碰撞接触,裸露的石子既不便于进行抹平,且石子与抹刀片的高速撞击极易造成抹刀片的破损、失效,降低了抹平机的使用寿命。因此存在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降低了抹刀片与混凝土表面上的石子的撞击致使的破损、失效,提升了抹刀片的寿命,提升了装置的经济性。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包括环形基座及设置在环形基座内部的抹平组件,所述环形基座上固定有若干支架;各所述支架上方设置有承重台,所述承重台的上端面设置有发动机;所述环形基座外周面固定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水平梁,各所述水平梁远离所述环形基座的一端均竖直设置有立柱,两根所述立柱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发动机间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第一转动装置;两根所述水平梁远离所述环形基座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压辊与所述第一转轴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压辊转动的第二转动装置;所述压辊的外周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压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基座上的外周面固定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固定的水平梁之间转动连接有压辊,通过第一转动装置及第二转动装置使发动机驱动压辊在混凝土表面进行滚压,压辊的外周面固定有若干的压块,压辊在外周面在混凝土表面滚压时,压块深入混凝土表面的内部,混凝土表面裸露的部分石子在压辊上压块的滚压左右下被压入混凝土内部,避免了进行抹平作业时,裸露在混凝土表面的石子与抹刀片发生直接的碰撞,降低了抹刀片因与石子发生撞击致使的抹刀片破损、失效,延长了抹刀片的使用寿命,提升了该装置的经济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发动机包括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及第一皮带,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动力输出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带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转动,所述第一皮带与所述第一带轮和所述第二带轮套接传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三带轮、第四带轮及第二皮带,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一转轴同轴转动,所述第四带轮与所述压辊同轴转动,所述第二皮带与所述第三带轮和所述第四带轮套接传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装置与第二转动装置的设置使发动机的动力转动到压辊上;抹平作业时,发动机驱动抹刀片进行持续作业,通过在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同轴固定第一带轮,第一带轮通过驱动第一连杆上的第二带轮,将发动机的动力进行输出;第一转轴上的第三带轮通过驱动压辊上的第四带轮,实现了对于压辊的驱动,转动的压辊对混凝土地面进行滚压。通过第一转动装置及第二转动装置的联动进行发动机动力的输出,省去了对于压辊进行专门的驱动电机的设置,进而降低了该装置的制造成本,提升了装置的经济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的传动比为3:1;所述第三带轮与所述第四带轮的传动比为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各带轮的传动比变化,与动力输出轴同轴固定的第一带轮转速较高,通过将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的传动比设置为3:1,使第二带轮的转速降低;第二带轮晕第三带轮同轴转动,两者的转速相同,通过将第三带轮与第四带轮的传动比设置为3:1,进一步降低第四带轮的转速;通过上述两部的降速,压辊的转速合适,压辊在混凝土表面上的滚压过程平稳,提升了对于混凝土中石子的滚压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压辊上的压块呈圆锥台状,所述压块靠近所述压辊的一端的径向尺寸大于另一端,各所述压块的轴线垂直于所述压辊的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块设置为圆锥台状,压块靠近所述压辊的一端的截面径向尺寸大于另一端,提升了压块与压辊的连接强度;圆锥台状的设计增大了压块与石子的接触面积,提升了压块对石子的滚压效果。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抹平组件包括与所述承重台的底面转动连接的呈竖直状态的主轴,所述主轴靠近地面的一端固定有呈圆柱体的芯座,所述芯座的外周面等角度圆周设置有若干抹刀片,各抹刀片的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主轴的轴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轴与承重台转动连接,主轴下方的芯座外周面上固定有若干抹刀片,各抹刀片与混凝土地面接触,在发动机的驱动下,主轴转动使抹刀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架上固定有一对扶手,所述扶手位于所述压辊的上端;所述扶手向所述压辊的斜上方延伸,所述扶手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防滑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拖动扶手控制该装置进行作业,扶手的设置提升了施工人员对于该装置的操控便捷性;防滑套的设置增大了施工人员手心与扶手之间的摩擦力,便于对于扶手的抓握。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相邻各所述支架之间水平连接有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的设置对于各支架进行连接,使各独立的支架成为一个整体,提升了支架上端承重台的稳定性,提升了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两根所述扶手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共同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设置有转盘,所述发动机上设置有控制所述发动机启闭的发动机控制件;所述发动机控制件上连接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与所述转盘绕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人员双手把持扶手操控该装置进行混凝土表面抹平时,当完成一端混凝土表面抹平需要进行熄火或者需要调整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功率时,便于直接通过转盘收卷钢丝绳,钢丝绳拉动发动机控制间对于发动机的启闭进行控制,提升了施工人员的操作便捷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压辊的设置,发动机驱动压辊对于混凝土表面进行滚压,压辊的外周面设置的压块压入混凝土的内部,对于裸露在混凝土表面上的石子进行下压,使石子被压入混凝土的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环形基座(1)及设置在环形基座(1)内部的抹平组件,所述环形基座(1)上固定有若干支架(11);各所述支架(11)上方设置有承重台(12),所述承重台(12)的上端面设置有发动机(2);所述环形基座(1)外周面固定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水平梁(31),各所述水平梁(31)远离所述环形基座(1)的一端均竖直设置有立柱(32),两根所述立柱(32)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3),所述第一转轴(33)与所述发动机(2)间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33)转动的第一转动装置;两根所述水平梁(31)远离所述环形基座(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压辊(4),所述压辊(4)与所述第一转轴(33)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压辊(4)转动的第二转动装置;所述压辊(4)的外周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压块(4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环形基座(1)及设置在环形基座(1)内部的抹平组件,所述环形基座(1)上固定有若干支架(11);各所述支架(11)上方设置有承重台(12),所述承重台(12)的上端面设置有发动机(2);所述环形基座(1)外周面固定有两组相互平行的水平梁(31),各所述水平梁(31)远离所述环形基座(1)的一端均竖直设置有立柱(32),两根所述立柱(32)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33),所述第一转轴(33)与所述发动机(2)间设置有驱动所述第一转轴(33)转动的第一转动装置;两根所述水平梁(31)远离所述环形基座(1)的末端转动连接有压辊(4),所述压辊(4)与所述第一转轴(33)间设置有驱动所述压辊(4)转动的第二转动装置;所述压辊(4)的外周面凸出设置有若干压块(411)。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发动机(2)包括动力输出轴(21),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带轮(211)、第二带轮(331)及第一皮带(212),所述第一带轮(211)与所述动力输出轴(21)同轴转动,所述第二带轮(331)与所述第一转轴(33)同轴转动,所述第一皮带(212)与所述第一带轮(211)和所述第二带轮(331)套接传动;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三带轮(332)、第四带轮(412)及第二皮带(413),所述第三带轮(332)与所述第一转轴(33)同轴转动,所述第四带轮(412)与所述压辊(4)同轴转动,所述第二皮带(413)与所述第三带轮(332)和所述第四带轮(412)套接传动。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表面找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带轮(2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燕巨向武方健周庆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钜能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