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包括连接底板、压板以及紧固件,所述连接底板设置在所述钢轨的下方,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支撑件接触约束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竖向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压板的一端支脚与连接底板接触,形成第三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位于第一支点到第二支点之间,所述紧固件通过自身的张紧力形成对第二支点的挤压力,使所述第一支点与第三支点产生反弯矩及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所述支撑件竖向或横向紧固压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采用杠杆原理,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约束支点,两个可动支点,结构简单,以使支撑件能够更加紧密的贴附于钢轨表面,连接稳定,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的振动及噪声控制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轨道交通飞速发展,给人们提供了快捷、安全的出行方式的同时,其产生的振动和噪声问题也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危及周边建筑安全,并且使轨道本身的稳定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也受到影响。如何减少轨道运输过程中的噪声污染,减轻运输过程中钢轨的振动和磨损从而延长轨道寿命、提高轨道运输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成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个难题而愈来愈被各国政府及科技工作者所关注。轨道运输过程中,轮轨噪声是列车在250km/h以下速度行驶时的主要声源,钢轨振动是产生噪声的主要原因,而运输车辆自重大、载重大、车速高更加剧了轨道的振动,所以引发的轨道及车轮的磨损及相关问题也十分严重。例如钢轨顶面的波纹状磨损,以及在车轮曲线段的轮沿和轮侧磨损,都给轨道运输埋下了安全隐患,频繁进行维护更是增加了运输的成本。目前,市面上钢轨阻尼吸振器多为压缩性阻尼减振器,其弹性单元多为橡胶材料,且弹性单元与多个刚性质量单元完全接触,形成多子系统吸振器。但此种吸振器多个刚性质量为一体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每个子系统的共振耦合效应即每个子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必然存在振动模态耦合,存在激励相互干扰,导致设计难度很大。另外,由于弹性单元与钢轨粘接承力面积大(系统刚度与接触面积及模量的乘积呈正比),橡胶材料受粘接状态、温度及频率的影响很大,其中任意参数发生改变,均会导致设计刚度值发生明显改变,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计频率与目标频率偏差较大,难以灵活调节。为此,本项目设计了一种多自由度系统、低接触面积及子系统非耦合的钢轨阻尼吸振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设计出了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用于稳定、可靠、快速的将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固定在钢轨上。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包括连接底板、压板以及紧固件,所述连接底板设置在所述钢轨的下方,所述压板的一端与支撑件接触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连接底板与所述压板通过紧固件竖向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压板的一端支脚与连接底板接触,形成第三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位于第一支点到第二支点之间,所述紧固件通过自身的张紧力形成对第二支点的挤压力,使所述第一支点与第三支点产生反弯矩及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所述支撑件竖向或横向紧固压力。优选的,所述支撑件的内侧面与钢轨的轨腰接触,支撑件的底面与钢轨的下侧翼接触,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件的顶面或者外侧面中的至少一面接触约束。优选的,所述压板包括压接部,所述压接部形成在所述压板靠近钢轨一侧的端部,所述压接部压接在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上。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接触约束,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的接触位置为所述支撑件侧面的上部位置、中间位置、下部位置中的任意一处或多处。优选的,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设置限位槽,所述压板的抵接部在所述紧固件的紧固过程中能够伸入所述限位槽内对支撑件进行限位。优选的,在所述压板上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在所述紧固件的紧固过程中能够与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紧贴连接,所述限位板设置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优选的,所述压板包括压接部、侧向顶紧部和固定连接部,所述固定连接部一端与所述侧向顶紧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底板连接,所述压接部压接在所述支撑件的顶面上,所述侧向顶紧部紧贴在所述支撑件的外侧面上,所述紧固件的上部与所述固定连接部紧固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固定连接部的弯折连接处设置楔形块。优选的,所述压板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底板一体成型或者铰接固定。优选的,所述紧固件上设置第一插接孔、第二插接孔,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插接孔套接在所述连接底板上,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二插接孔套接在压板上,所述楔形块能够伸入第二插接孔内固定所述压板。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采用杠杆原理,通过设置至少一个约束支点,两个可动支点,结构简单,连接稳定,通过设置约束支点到两个可动支点的不同距离,将施加的预紧力绝大部分传递给压板与支撑件的接触侧,以使支撑件能够更加紧密的贴附于钢轨表面,从而提高振动传动效率,并且本技术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能够适用于不同外形和尺寸的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以便适合安装于不同的钢轨型号和轨道结构,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五种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六种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七种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八种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九种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中A-A剖面所示钢轨、支撑件与连接杆件装配的第十种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中B-B剖面所示连接杆件与弹性层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中B-B剖面所示连接杆件与弹性层装配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中B-B剖面所示连接杆件与弹性层装配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中在两个支撑件之间设置多个质量单元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中通过连接杆件串联多个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第二种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第三种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第四种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所述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0中所述连接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第五种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4为图23中所述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5为图23中所述连接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第六种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钢轨阻尼动力吸振装置通过第七种夹具固定的结构示意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图27中所述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钢轨,101-上侧翼,102-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底板(8)、压板(7)以及紧固件(9),所述连接底板(8)设置在所述钢轨(1)的下方,所述压板(7)的一端与支撑件(2)接触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连接底板(8)与所述压板(7)通过紧固件(9)竖向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压板(7)的一端支脚与连接底板(8)接触,形成第三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位于第一支点到第二支点之间,所述紧固件(9)通过自身的张紧力形成对第二支点的挤压力,使所述第一支点与第三支点产生反弯矩及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所述支撑件(2)竖向或横向紧固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底板(8)、压板(7)以及紧固件(9),所述连接底板(8)设置在所述钢轨(1)的下方,所述压板(7)的一端与支撑件(2)接触连接,形成第一支点,所述连接底板(8)与所述压板(7)通过紧固件(9)竖向连接,形成第二支点,所述压板(7)的一端支脚与连接底板(8)接触,形成第三支点,所述第二支点位于第一支点到第二支点之间,所述紧固件(9)通过自身的张紧力形成对第二支点的挤压力,使所述第一支点与第三支点产生反弯矩及反作用力,从而实现对所述支撑件(2)竖向或横向紧固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的内侧面与钢轨(1)的轨腰(102)接触,支撑件(2)的底面与钢轨(1)的下侧翼(103)接触,所述压板(7)与所述支撑件(2)的顶面或者外侧面中的至少一面接触约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包括压接部(701),所述压接部(701)形成在所述压板(7)靠近钢轨(1)一侧的端部,所述压接部(701)压接在所述支撑件(2)的顶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7)与所述支撑件(2)的外侧面接触约束,所述压板(7)与所述支撑件(2)的外侧的接触位置为所述支撑件(2)侧面的上部位置、中间位置、下部位置中的任意一处或多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轨阻尼器固定夹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件(2)的外侧设置限位槽(205),所述压板(7)的抵接部(707)在所述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绪超,樊永欣,曾飞,张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