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涉及到金属表面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双梁桥式起重机、顶部龙骨、工位组和主体框架,工位组包括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工位七和工位八,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工位七和工位八依次设置在主体框架边侧,顶部龙骨安装在主体框架内侧,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在主体框架顶部,双梁桥式起重机底部安装有吊具,工位一、工位七和工位八内均设置有电动平车,工位二为热水槽,工位三、工位四和工位五均为草酸池,工位六为皮膜槽,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环保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金属表面加工
,特别涉及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进程的不断推进,产业升级速度不断加快,我国紧固件行业与世界各国经济的融合不断加速,这对我国紧固件行业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国紧固件在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表面防护、装配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技术创新不多,与国外紧固件同行技术水平相比差距较大。随着汽车工业、高速铁路、大型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对紧固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紧固件将向高强度、高性能、节能环保和专业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发展的需求。目前不锈钢材料表面处理工艺,因在进行草酸和皮膜工艺过程中,产生大量腐蚀性、酸性、碱性等有害气体和液体,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生产环境恶劣,因此现在需要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来帮助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生产环境恶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双梁桥式起重机、顶部龙骨、工位组和主体框架,所述工位组包括工位一、工位二、工位三、工位四、工位五、工位六、工位七和工位八,所述工位一、所述工位二、所述工位三、所述工位四、所述工位五、所述工位六、所述工位七和所述工位八依次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边侧,所述顶部龙骨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内侧,所述双梁桥式起重机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顶部,所述双梁桥式起重机底部安装有吊具。优选的,所述工位一、所述工位七和所述工位八内均设置有电动平车,所述工位二为热水槽,所述工位三、所述工位四和所述工位五均为草酸池,所述工位六为皮膜槽。优选的,所述顶部龙骨内设置有吹风管道,所述主体框架一侧设置有吹风风机,所述吹风风机与所述吹风管道连接。优选的,所述主体框架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设置在所述工位八底部。优选的,所述顶部龙骨顶部安装有吸风管道和吸风风机,所述吸风风机与所述吸风管道一端连接。优选的,所述吸风管道上安装有酸雾净化处理罐。优选的,所述电动平车为链条牵引平车。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新增了沉淀池,将排出的酸性及碱性等药剂污水,先经过沉淀,回收利用沉淀后的表面清洁药剂,节约成本降级药剂使用;2、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避免了以往员工进入工作区域,吸入有害气体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经过净化塔二级过滤,将污染气体净化处理,排放后对大气环境无污染危害。整个系统实现自动化控制,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人工操作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双梁桥式起重机;2、顶部龙骨;3、主体框架;4、工位一;5、工位二;6、工位三;7、工位四;8、工位五;9、工位六;10、工位七;11、工位八;12、吊具;13、电动平车;14、吹风管道;15、吹风风机;16、沉淀池;17、吸风管道;18、吸风风机;19、酸雾净化处理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双梁桥式起重机1、顶部龙骨2、工位组和主体框架3,工位组包括工位一4、工位二5、工位三6、工位四7、工位五8、工位六9、工位七10和工位八11,工位一4、工位二5、工位三6、工位四7、工位五8、工位六9、工位七10和工位八11依次设置在主体框架3边侧,顶部龙骨2安装在主体框架3内侧,双梁桥式起重机1安装在主体框架3顶部,双梁桥式起重机1底部安装有吊具12,工位一4、工位七10和工位八11内均设置有电动平车13,工位二5为热水槽,工位三6、工位四7和工位五8均为草酸池,主体框架3一侧设置有沉淀池16,沉淀池16设置在工位八11底部,电动平车13为链条牵引平车,本技术在使用时,初始状态电动平车13停在工件一4位置,人工装线材放到电动平车13上,行车移动到吊具12底部时,通过控制双梁桥式起重机1带动吊具12下降,吊具12带线材上升,上升到预定位置后,控制电动平车13初始点,整个动作完成,经过热水槽、草酸池和皮膜槽的处理后即可,处理后的酸性及碱性等药剂污水能够流入沉淀池16等待处理。结合图1和图3所示,工位六9为皮膜槽,顶部龙骨2内设置有吹风管道14,主体框架3一侧设置有吹风风机15,吹风风机15与吹风管道14连接,顶部龙骨2顶部安装有吸风管道17和吸风风机18,吸风风机18与吸风管道17一端连接,吸风管道17上安装有酸雾净化处理罐19,表面处理时,吹风管道14通过吹风风机15向工作区域吹风,形成风幕防止酸雾从主体框架3顶散开,并且使顶部空气向吸风管道17管口处形成对流,吸风口通过吹风风机18产生的负压,通过吸风管道17进入酸雾净化处理罐19,酸雾净化处理罐19共计两座,经过二级净化,进入吸风风机18排除,从而能够将排出的气体净化,因此对大气环境无污染。本实用工作原理:本技术在使用时,初始状态电动平车13停在工位一4位置,人工装线材放到电动平车13上,行车移动到吊具12底部时,通过控制双梁桥式起重机1带动吊具12下降,吊具12带线材上升,上升到预定位置后,控制电动平车13初始点,整个动作完成,经过热水槽、草酸池和皮膜槽的处理后即可,处理后的酸性及碱性等药剂污水能够流入沉淀池16等待处理;表面处理时,吹风管道14通过吹风风机15向工作区域吹风,形成风幕防止酸雾从主体框架3顶散开,并且使顶部空气向吸风管道17管口处形成对流,吸风口通过吹风风机18产生的负压,通过吸风管道17进入酸雾净化处理罐19,酸雾净化处理罐19共计两座,经过二级净化,进入吸风风机18排除,从而能够将排出的气体净化,因此对大气环境无污染。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双梁桥式起重机(1)、顶部龙骨(2)、工位组和主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组包括工位一(4)、工位二(5)、工位三(6)、工位四(7)、工位五(8)、工位六(9)、工位七(10)和工位八(11),所述工位一(4)、所述工位二(5)、所述工位三(6)、所述工位四(7)、所述工位五(8)、所述工位六(9)、所述工位七(10)和所述工位八(11)依次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3)边侧,所述顶部龙骨(2)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3)内侧,所述双梁桥式起重机(1)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3)顶部,所述双梁桥式起重机(1)底部安装有吊具(12)。/n
【技术特征摘要】
1.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包括双梁桥式起重机(1)、顶部龙骨(2)、工位组和主体框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组包括工位一(4)、工位二(5)、工位三(6)、工位四(7)、工位五(8)、工位六(9)、工位七(10)和工位八(11),所述工位一(4)、所述工位二(5)、所述工位三(6)、所述工位四(7)、所述工位五(8)、所述工位六(9)、所述工位七(10)和所述工位八(11)依次设置在所述主体框架(3)边侧,所述顶部龙骨(2)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3)内侧,所述双梁桥式起重机(1)安装在所述主体框架(3)顶部,所述双梁桥式起重机(1)底部安装有吊具(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式材料表面自动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位一(4)、所述工位七(10)和所述工位八(11)内均设置有电动平车(13),所述工位二(5)为热水槽,所述工位三(6)、所述工位四(7)和所述工位五(8)均为草酸池,所述工位六(9)为皮膜槽。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国,杜以常,潘阳青,李忠东,孙延伦,王成早,程晓,王迪,田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腾达紧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