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2564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设置于固定式轨道之间的地坑内,包括转向架举升装置和车体举升装置;其中,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分别设于地坑的横向两侧;所述车体举升装置纵向上位于转向架举升装置外侧,横向上位于所述固定式轨道外侧,可满足多种型号有轨电车的转向架举升需求;所述车体举升装置可沿所述地坑中设定轨道实现纵向位移及升降,使其与车辆的车体架车座在纵向上对准;所述车体举升装置顶部的托头可横向伸缩,使其与车体架车座在横向上对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可移动的车体举升装置和兼容式的转向架举升装置,解决了多种型号有轨电车架车座位置不统一、无法采用同一套架车机架车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
本技术属于有轨电车车辆检修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有轨电车结构形式灵活多样,浮车型有轨电车在端部头车和中间单车之间或中间单车与中间单车之间通过铰接连接车体下方无转向架的浮车车体。浮车的形式可减少整列编组列车使用转向架的台数,充分利用轴重,在有轨电车中使用最为普遍。有轨电车在运行一定里程后,为保证车辆的运行安全,需要在车辆基地内进行检修,包括不解编整列架车、转向架与车体脱离、转向架轮对等部件的检修和更换、车体和其他部件的检修和更换等。使用固定式架车机系统对有轨电车进行解编的操作是:将待检修车辆转运至架车区,使用固定式架车机的转向架举升装置对车辆进行整体抬升,拆除转向架与车体之间的连接,使用车体举升装置对车体进行抬升,落下转向架,将转向架转运至转向架检修区,推入工艺转向架,将各模块车体分别落在工艺转向架上,将车体转运至车体检修区。国内外三种主流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分别用P型、D型、C型来表示,其车辆总长、头车、浮车、中间车、转向架中心距、轴距等均不相同(见表1)。鉴于此,随着车辆基地大架修资源共享,线网性有轨电车大架修中心需要采用兼容性的架车机系统来检修不同线路、不同期次、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有轨电车。但是现有浮车型有轨电车的架车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移动式架车机,分离转向架的过程需要地沟或转向架接送车配合,需反复抬升、下落车辆,过程繁琐耗时长,且移动式架车机易存在对位不精确的问题,有很大的安全风险。二是采用单一车型的固定式架车机,不能满足不同车型兼容性的架车需求,不符合有轨电车线网性大架修中心针对不同线路不同车型的检修需求。现有的固定式架车机系统均不能满足兼容多种车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技术提供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能够兼容多种车型的架车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设置于固定式轨道之间的地坑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举升装置和车体举升装置;其中,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分别设于地坑的横向两侧,所述固定式轨道与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上与车轮相匹配的轨道形成连续标准轨道;所述车体举升装置纵向上位于转向架举升装置外侧,横向上位于所述固定式轨道外侧;所述车体举升装置可沿所述地坑中设定轨道实现纵向位移及升降,使得其与车辆的车体架车座在纵向上对准;所述车体举升装置顶部的托头可横向伸缩,使得其与车体架车座在横向上对准;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的升降、所述车体举升装置升降和纵向位移以及所述托头横向伸缩均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对应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传动丝杠,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和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丝杠相连,第一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丝杠带动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实现升降。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举升装置对应设有第二驱动电机和第二传动丝杠,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丝杠与所述车体举升装置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丝杠带动所述车体举升装置实现升降。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举升装置还对应设有第三驱动电机以及由该第三驱动电机驱动的行走机构。进一步地,地坑内设有与所述行走机构相匹配的轨道,所述行走机构在第三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可沿该纵向轨道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托头下方设有电动机,所述托头的伸缩通过该电动机实现。进一步地,所述车体举升装置上设有感应装置,感应到车体顶升作业停止时可自动实现自锁;顶升作业完成后可使其自动回到原位置,下降到顶端与地面平齐。进一步地,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包括可垂向升降的举升臂,该举升臂顶部设有举升梁。进一步地,举升梁包括纵梁和横梁,其中纵梁上设有落轮槽,与有轨电车停放时车轮的位置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落轮槽内设有到位检测装置,该到位检测装置与所述电气控制系统相连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针对主流浮车型有轨电车转向架中心距不一致的问题,对转向架举升横梁具有兼容性设计,以满足多种型号有轨电车的举升需求;针对各模块车辆长度、宽度、架车点位置不相同的问题,采用可沿纵向移动的车体举升装置和可横向伸缩车体举升装置托头,以解决架车机与架车点之间精确对位的问题。解决了多种型号有轨电车架车座位置不统一、无法采用同一套架车机架车的难题。(2)本技术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不仅能对车体进行架车,还能实现车体解编后的单模块架车。(3)本技术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车体举升装置上设有感应装置,感应到车体顶升作业停止时可自动实现自锁;顶升作业完成后可使其自动回到原位置,下降到顶端与地面平齐。落轮槽内均设置到位检测装置,同时能够感应到车轮是否对位准确。(4)本技术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相比既有固定式架车机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容三种不同型号的的浮车型有轨电车的架车设施,满足车辆增购、线网大架修资源共享等采用不同型号有轨电车的检修架车作业需求。提高了有轨电车架车工艺的效率、安全性和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图1中涉及的单坑架车机系统单元布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单坑架车机系统单元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3中涉及的A-A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涉及的B-B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P型浮车型有轨电车的架车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D型浮车型有轨电车的架车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C型浮车型有轨电车的架车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第一地坑、2-第二地坑、3-第三地坑、4-第一固定式轨道、5、第二固定式轨道、6-第三固定式轨道、7-第四固定式轨道、8-转向架举升装置、9-车体举升装置、10-地面、11-有轨电车轮廓线、12-第一驱动电机、13-第一传动丝杠、14-第二驱动电机、15、第二传动丝杠、16-电动机、17-第三驱动电机、18-走行机构、19-轨道、20-单车、21-浮车;801-举升梁、802-落轮槽、803-举升臂;901-托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设置于固定式轨道之间的地坑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举升装置(8)和车体举升装置(9);其中,/n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分别设于地坑的横向两侧,所述固定式轨道与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上与车轮相匹配的轨道形成连续标准轨道;/n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纵向上位于转向架举升装置(8)外侧,横向上位于所述固定式轨道外侧;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可沿所述地坑中设定轨道实现纵向位移及升降,使得其与车辆的车体架车座在纵向上对准;所述车体举升装置顶部的托头(901)可横向伸缩,使得其与车体架车座在横向上对准;/n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的升降、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升降和纵向位移以及所述托头(901)横向伸缩均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设置于固定式轨道之间的地坑内,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向架举升装置(8)和车体举升装置(9);其中,
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分别设于地坑的横向两侧,所述固定式轨道与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上与车轮相匹配的轨道形成连续标准轨道;
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纵向上位于转向架举升装置(8)外侧,横向上位于所述固定式轨道外侧;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可沿所述地坑中设定轨道实现纵向位移及升降,使得其与车辆的车体架车座在纵向上对准;所述车体举升装置顶部的托头(901)可横向伸缩,使得其与车体架车座在横向上对准;
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的升降、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升降和纵向位移以及所述托头(901)横向伸缩均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对应设有第一驱动电机(12)和第一传动丝杠(13),且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2)和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之间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丝杠(13)相连,第一驱动电机(12)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传动丝杠(13)带动所述转向架举升装置(8)实现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车型有轨电车兼容式固定架车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对应设有第二驱动电机(14)和第二传动丝杠(15),且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丝杠(15)与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14)提供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丝杠(15)带动所述车体举升装置(9)实现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春阳缪东史明红舒冬占俊石航邱海波骆礼伦葛红李威王德威冀文恒郭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