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535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所述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包括:湿接缝模板、第一吊装机构及第二吊装机构;所述湿接缝模板包括:主板及夹持板;所述主板可拆卸式地与所述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设置在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可以实现模板空中转移方式,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施工安全且受地形限制小,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
技术介绍
湿接缝是预制梁在架设完成后留在两片梁翼缘之间的缝隙。预制梁湿接缝的施工要等到预制梁架设完毕,再进行钢筋的焊接、支模、混凝土浇筑、拆模、模板转移到下一条,然后重复上述工序。传统的湿接缝施工工艺模板安拆还是保持浇完一条湿接缝后将模板往下放置,由桥下的工人进行转移随后拉起安装下一条湿接缝模板,模板转移极其不便,既费时又费人工,效率低下。而且如果桥下有河流等,需要在船上进行安拆,受地形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解决了或部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模板转移不便,既费时又费人工,效率低下,受地形限制较大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包括:湿接缝模板、第一吊装机构及第二吊装机构;所述湿接缝模板包括:主板及夹持板;所述主板可拆卸式地与所述夹持板连接;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设置在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湿接缝模板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主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及两个山型扣;两个所述山型扣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板与预制梁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垫块。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梁箱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套管;若干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进一步地,所述主板包括:厚胶合板及支撑板;所述厚胶合板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主板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的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吊环的第二端穿过预制梁箱可拆卸式地与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梁箱内固定设置有第二套管;所述吊环的中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套管内。进一步地,所述厚胶合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若干肋板;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若干所述肋板中的一个肋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及第二吊装机构均包括:卷扬机及吊绳;所述卷扬机通过所述吊绳与所述主板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由于主板可拆卸式地与夹持板连接,第一吊装机构设置在一个湿接缝处,第一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主板连接,第二吊装机构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处,第二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主板连接,所以,将夹持板放置在一个湿接焊缝的上表面,将主板放置在一个湿接焊缝的下表面,然后将夹持板与主板连接在一起,进行浇注,当一个湿接焊缝浇注完毕时,将夹持板与主板拆卸,将夹持板在预制箱梁上移动到另一个湿接焊缝的上表面,将第一吊装机构及第二吊装机构设置与主板连接,第一吊装机构下放主板,第二吊装机构吊起主板,将主板在空中转移到另一个湿接焊缝的下表面,然后,将夹持板与主板连接在一起,进行浇注,可以实现模板空中转移方式,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施工安全且受地形限制小,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的湿接缝模板的横向示意图;图3为图2中的湿接缝模板的纵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的湿接缝模板下放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的湿接缝模板吊起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的湿接缝模板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包括:湿接缝模1、第一吊装机构2及第二吊装机构3。湿接缝模板1包括:主板1-1及夹持板1-2。主板1-1可拆卸式地与夹持板1-2连接。第一吊装机构2设置在一个湿接缝4处,第一吊装机构2可拆卸式地与主板1-1连接。第二吊装机构3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5处,第二吊装机构3可拆卸式地与主板1-1连接。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由于主板1-1可拆卸式地与夹持板1-2连接,第一吊装机构2设置在一个湿接缝4处,第一吊装机构2可拆卸式地与主板1-1连接,第二吊装机构3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5处,第二吊装机构3可拆卸式地与主板1-1连接,所以,将夹持板1-2放置在一个湿接焊缝4的上表面,将主板1-1放置在一个湿接焊缝4的下表面,然后将夹持板1-2与主板1-1连接在一起,进行浇注,当一个湿接焊缝浇4注完毕时,将夹持板1-2与主板1-1拆卸,将夹持板1-2在预制箱梁6上移动到另一个湿接焊缝5的上表面,将第一吊装机构2及第二吊装机构3设置与主板1-1连接,第一吊装机构2下放主板1-1,第二吊装机构3吊起主板1-1,将主板1-1在空中转移到另一个湿接焊缝5的下表面,然后,将夹持板1-2与主板1-1连接在一起,进行浇注,可以实现模板空中转移方式,减少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施工安全且受地形限制小,提高工作效率。具体地,湿接缝模板1还包括:若干连接件1-3。主板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夹持板1-2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第一通孔与若干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连接件1-3依次穿过相对应的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通过连接件1-3实现夹持板1-2与主板1-1的可拆卸式连接。具体地,连接件1-3包括:对拉螺杆1-31及两个山型扣1-32。两个山型扣1-32分别与对拉螺杆1-31的两端螺纹连接。对拉螺杆1-31的直径为φ14mm。当需要将夹持板1-2与主板1-1连接时,将对拉螺杆1-31穿过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然后将两个山型扣1-32在对拉螺杆1-31上转动,通过两个山型扣1-32推动主板1-1及夹持板1-2,使夹持板1-2与主板1-1连接。当拆卸夹持板1-2与主板1-1时,将两个山型扣1-32中靠近夹持板1-2的山型扣在对拉螺杆1-31上转动,使两个山型扣1-32中靠近夹持板1-2的山型扣脱离对拉螺杆1-31,即可将夹持板1-2由主板1-1上拆卸。具体地,夹持板1-2与预制梁箱6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垫块7,用于支撑夹持板1-2。其中,垫块7可以为木枋。垫块7的尺寸为25*10*5cm。具体地,预制梁箱6内设置有若干第一套管8;若干第一套管8与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可以使对拉螺杆1-31穿过第一套管8,避免在浇注时,对拉螺杆1-31与预制梁箱6连接在一起。第一套管8的直径为φ16mm。具体地,主板1-1包括:厚胶合板1-11及支撑板1-12。厚胶合板1-11与支撑板1-12固定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厚胶合板1-11可通过铁丝与支撑板1-12缠绕在一起。厚胶合板1-11的厚度为1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接缝模板、第一吊装机构及第二吊装机构;/n所述湿接缝模板包括:主板及夹持板;/n所述主板可拆卸式地与所述夹持板连接;/n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设置在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n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湿接缝模板、第一吊装机构及第二吊装机构;
所述湿接缝模板包括:主板及夹持板;
所述主板可拆卸式地与所述夹持板连接;
所述第一吊装机构设置在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一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
所述第二吊装机构设置在另一个湿接缝处,所述第二吊装机构可拆卸式地与所述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接缝模板还包括:若干连接件;
所述主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夹持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二通孔,若干所述第一通孔与若干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
所述连接件依次穿过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对拉螺杆及两个山型扣;
两个所述山型扣分别与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板与预制梁箱的顶面之间设置有垫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接缝模板拆装转移体系,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制梁箱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西平张小承陈云雄索鸿飞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武钢绿色城市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