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2265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施工准备;b、逐块逐段拼装;c、安装檩条系统和屋面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钢丝绳拉设装置实现钢丝绳与球节点之间的连接,保证钢丝绳的拉设稳固性,防止钢丝绳滑动,保证竖直山墙结构的垂直度,避免钢丝绳拉设过程中对网壳结构的杆件造成破坏,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临时固定装置对山墙网壳单元内侧球节点进行支撑,增加施工安全性能,并且临时固定装置还可以消除场地平整度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更有利于球节点与临时固定装置之间的安装施工,施工操作方便,现场施工灵活方便,易于调整精度误差,施工效率高,保证安装质量,减少高空作业安全隐患,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曲线型钢网壳干煤棚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工业不断发展,大跨度厂房、干煤棚等工业建筑建设市场不断扩大,网壳结构因其所具有的刚度大,结构变形小,稳定性高,节省材料;在建筑外形上可以形成多种曲面;安装简便快速,计算模式成熟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该类建筑项目中,其中又以螺栓球节点作为主要连接方式的单层三心圆曲线型网壳较为普遍。该类项目往往需要在实际煤矿材料堆放场地上进行施工,且不对其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故其场地在实际材料堆放及混凝土挡煤墙布置下,难以实现吊机场内吊装;又当其出现网壳跨径渐变情况时,无法进行滑移方法施工,故采用高空散装方案吊装较为合适。在结构与山墙端面连接区段呈现跨径渐变情况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以下问题①竖直山墙结构在施工过程及后续散装网壳单元过程中需保证其垂直度难以有效保持;②网架单元上下弦球节点仅外侧球与混凝土构存在预埋支座连接,剩余内侧球在施工过程中需设置临时支撑架进行稳定支撑,内侧球定位精度控制难度大,效率低;③高空散装过程安装顺序对结构荷载及挠度所产生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的技术方案,整体施工方便,通过钢丝绳拉设装置的巧妙设计,实现钢丝绳与球节点之间的连接,既可以保证钢丝绳的拉设稳固性,有效防止钢丝绳滑动,从而保证竖直山墙结构的垂直度,又可以避免钢丝绳拉设过程中对网壳结构的杆件造成破坏,同时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临时固定装置的巧妙设计,对山墙网壳单元内侧球节点进行支撑,增加施工安全性能,并且临时固定装置还可以消除场地平整度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更有利于球节点与临时固定装置之间的安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且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分单元主体结构分块吊装的方法,逐块逐段逐步向上拼装,网架合拢,由两侧向中间高空散拼吊装,施工操作方便,现场施工灵活方便,易于调整精度误差,施工效率高,保证安装质量,减少高空作业安全隐患,且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平整场地,准备好材料,进行山墙结构安装前的轴线定位,并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好混凝土预埋支座;步骤二:拼装好第一批次吊装单元,分别取一块山墙单元及一块山墙连接侧单元,两者与混凝土预埋支座进行连接后形成夹角状,并在底部内侧球节点上架设临时固定装置;通过临时固定装置对内侧球节点进行支撑,混凝土预埋支座对外侧球节点进行支撑,从而通过临时固定装置和混凝土预埋支座相互配合,对内外侧球节点进行共同支撑稳固,保证结构稳固性,确保后续施工的正常进行;步骤三:吊装后续山墙面底部的第一阶段高程分块单元,在底部三等分位置的内侧球节点上架设临时固定装置,对接完成后采用全站仪对垂直度及各节点位置进行观测;逐步吊装安装分块,安装顺序合理,也便于控制安装精度,并且在底部的三等分位置的内侧球节点上假设临时固定装置进行辅助支撑,进一步提高底部基础结构的稳固性,更有利于后续的施工;步骤四:将另一侧曲线型网壳结构底部的第一单元与山墙第一阶段完整结构进行连接,整体组成槽钢型截面形状,在曲线型网壳结构单元的内侧球节点位置架设临时固定装置;通过临时固定装置对网壳结构单元的内侧球节点处进行辅助支撑,保证搭设后的底层结构的整体稳固性,提高施工安全性能;步骤五:在步骤一至步骤四拼接后所形成的结构基础上,逐步向上安装吊装单元至第四层外旋球节点时,在该高度的山墙结构跨度三等分位置处球节点工艺孔内安插钢丝绳拉设装置,在竖直山墙内外侧,与地面呈45度角,分别拉设两道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拉设装置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地面锚固端进行连接,保证山墙面稳定性,同时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通过钢丝绳拉设装置的巧妙配合,实现钢丝绳与球节点的连接,无需将钢丝绳直接拉设在杆件上,有效避免钢丝绳拉设过程中对杆件造成变形破坏等,同时还能实现竖直山墙结构垂直度的调控,施工方便简单;步骤六:再逐段由下至上进行吊装的同时,在山墙两侧网壳结构,以单个球节点带弦杆为散装单元,实行由两侧向中间进行高空散装合龙的方式吊装,合拢时最终以一球六杆同时进行合拢,悬挑安装以1~2个网格,并且当山墙结构吊装至第七层外旋球节点位置时,在该高度的山墙结构跨度三等分点处同样利用球节点工艺孔安插钢丝绳拉设装置,在竖直山墙内外两侧各拉设两道钢丝绳进行临时保护;施工操作方便,安装顺利合理,在高度方向上同时对第四层和第七层处进行内外侧的钢丝绳的拉设,在跨度方向上对三等分点处均拉设钢丝绳,从而有效确保山墙结构的整体垂直性,减少高空作业安全隐患,保证施工质量;步骤七:山墙结构及第一榀曲线型网壳拼装完成后,开始继续沿整体项目长度方向扩散安装,同样保持由两侧向中间高空散装的安装顺序,沿长度方向安装两个混凝土预埋支座间距长度的曲线形网壳结构后,开始撤除山墙结构上的钢丝绳;施工中采用由两侧向中间高空散拼吊装顺序,施工操作方便,现场施工灵活方便,易于调整精度误差,施工效率高,而且在沿长度方向安装两个混凝土预埋支座间接长度的曲线形网壳结后,才将钢丝绳拆卸,有效保证山墙结构的垂直度,提高整个施工质量;步骤八:待曲线型网架结构安装超过该长度三分之二时,开始补吊墙面及屋面的檩条构件,待整体檩条系统安装完毕后,在进行屋面板结构的安装。进一步,钢丝绳拉设装置的安装包括如下步骤:将螺纹锚杆与球节点工艺孔对准,螺纹锚杆旋入到球节点工艺孔内,安装到位后,将钢丝绳的一端缠绕在半月形绕绳圈中部的中撑短柱上,再将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地面锚固定;网架结构的杆件的受力状态为轴心受力,如果将钢丝绳直接拉设在杆件上,容易造成杆件拉弯破坏,通过钢丝绳拉设装置的巧妙设置,实现钢丝绳与球节点之间连接,将钢丝绳的作用点设置在球节点上,既可以保证垂直度调整,又可以保护网壳结构的杆件,螺纹锚杆与球节点侧面预留的攻丝后的工艺孔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保证钢丝绳拉设装置与球节点之间的连接牢固性,而通过中撑短柱可以保证钢丝绳与钢丝绳拉设装置之间的缠绕牢固性,有效防止钢丝绳滑动。进一步,临时固定装置的架设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球节点的实际尺寸调整四块弧形缺口顶板之间的间距;根据不同的球节点尺寸可以调整四块弧形缺口顶板之间的间距,扩大临时固定装置的适用范围广,保证球节点与弧形缺口顶板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临时固定装置与球节点之间的支撑面,从而提高临时固定装置对球节点的支撑稳固作用;(2)根据场地的实际平整度调节位于支撑底板四角处的高差调节套筒,消除场地平整度误差对安装精度的影响,实现临时固定装置与内侧螺栓球节点之间的精准对接;通过调整支撑底板四角处的高差调节套筒,从而对支撑顶板的顶面平整度进行调整,实现内侧螺栓球节点与临时固定装置的精准对接,便于临时固定装置与球节点之间的精准安装定位,提高安装精确性,从而确保临时固定装置对球节点的支撑稳固作用;(3)将球节点放置到四块弧形缺口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平整场地,准备好材料,进行山墙结构安装前的轴线定位,并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好混凝土预埋支座;/n步骤二:拼装好第一批次吊装单元,分别取一块山墙单元及一块山墙连接侧单元,两者与混凝土预埋支座进行连接后形成夹角状,并在底部内侧球节点上架设临时固定装置;/n步骤三:吊装后续山墙面底部的第一阶段高程分块单元,在底部三等分位置的内侧球节点上架设临时固定装置,对接完成后采用全站仪对垂直度及各节点位置进行观测;/n步骤四:将另一侧曲线型网壳结构底部的第一单元与山墙第一阶段完整结构进行连接,整体组成槽钢型截面形状,在曲线型网壳结构单元的内侧球节点位置架设临时固定装置;/n步骤五:在步骤一至步骤四拼接后所形成的结构基础上,逐步向上安装吊装单元至第四层外旋球节点时,在该高度的山墙结构跨度三等分位置处球节点工艺孔内安插钢丝绳拉设装置,在竖直山墙内外侧,与地面呈45度角,分别拉设两道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拉设装置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地面锚固端进行连接,保证山墙面稳定性,同时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n步骤六:再逐段由下至上进行吊装的同时,在山墙两侧网壳结构,以单个球节点带弦杆为散装单元,实行由两侧向中间进行高空散装合龙的方式吊装,合拢时最终以一球六杆同时进行合拢,悬挑安装以1~2个网格,并且当山墙结构吊装至第七层外旋球节点位置时,在该高度的山墙结构跨度三等分点处同样利用球节点工艺孔安插钢丝绳拉设装置,在竖直山墙内外两侧各拉设两道钢丝绳进行临时保护;/n步骤七:山墙结构及第一榀曲线型网壳拼装完成后,开始继续沿整体项目长度方向扩散安装,同样保持由两侧向中间高空散装的安装顺序,沿长度方向安装两个混凝土预埋支座间距长度的曲线形网壳结构后,开始撤除山墙结构上的钢丝绳;/n步骤八:待曲线型网架结构安装超过该长度三分之二时,开始补吊墙面及屋面的檩条构件,待整体檩条系统安装完毕后,在进行屋面板结构的安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墙起步跨径渐变的曲线型钢网壳结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平整场地,准备好材料,进行山墙结构安装前的轴线定位,并在混凝土结构上安装好混凝土预埋支座;
步骤二:拼装好第一批次吊装单元,分别取一块山墙单元及一块山墙连接侧单元,两者与混凝土预埋支座进行连接后形成夹角状,并在底部内侧球节点上架设临时固定装置;
步骤三:吊装后续山墙面底部的第一阶段高程分块单元,在底部三等分位置的内侧球节点上架设临时固定装置,对接完成后采用全站仪对垂直度及各节点位置进行观测;
步骤四:将另一侧曲线型网壳结构底部的第一单元与山墙第一阶段完整结构进行连接,整体组成槽钢型截面形状,在曲线型网壳结构单元的内侧球节点位置架设临时固定装置;
步骤五:在步骤一至步骤四拼接后所形成的结构基础上,逐步向上安装吊装单元至第四层外旋球节点时,在该高度的山墙结构跨度三等分位置处球节点工艺孔内安插钢丝绳拉设装置,在竖直山墙内外侧,与地面呈45度角,分别拉设两道钢丝绳,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拉设装置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与地面锚固端进行连接,保证山墙面稳定性,同时对其垂直度进行调整;
步骤六:再逐段由下至上进行吊装的同时,在山墙两侧网壳结构,以单个球节点带弦杆为散装单元,实行由两侧向中间进行高空散装合龙的方式吊装,合拢时最终以一球六杆同时进行合拢,悬挑安装以1~2个网格,并且当山墙结构吊装至第七层外旋球节点位置时,在该高度的山墙结构跨度三等分点处同样利用球节点工艺孔安插钢丝绳拉设装置,在竖直山墙内外两侧各拉设两道钢丝绳进行临时保护;
步骤七:山墙结构及第一榀曲线型网壳拼装完成后,开始继续沿整体项目长度方向扩散安装,同样保持由两侧向中间高空散装的安装顺序,沿长度方向安装两个混凝土预埋支座间距长度的曲线形网壳结构后,开始撤除山墙结构上的钢丝绳;
步骤八:待曲线型网架结构安装超过该长度三分之二时,开始补吊墙面及屋面的檩条构件,待整体檩条系统安装完毕后,在进行屋面板结构的安装。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悦泉胡杰周祎倩蒋永扬傅林波王红良夏春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