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218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器应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包括锁钩和止推连杆,所述锁钩与所述止推连杆相连接,还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伸缩装置,所述上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机身铰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机身铰接的铰点为第一铰点,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杆铰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铰接的铰点为第二铰点,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止推连杆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点,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第二铰点移动,使得所述下连杆相较于所述第二铰点转动;由于设有伸缩装置,在液压系统失效时,利用伸缩装置完成应急解锁,提升飞机降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
本技术涉及航空器应急
,特别是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
技术介绍
飞机主起落架系统是飞机滑跑起飞和着陆、滑行停放时的重要承力部件。起落架放下故障将导致航空器难以安全降落在跑道。飞机起落架收放系统的放下过程是通过液压驱动上位锁解锁,再通过液压系统使得起落架缓慢放下并锁定。当液压系统失效后,起落架就不能实现自动解锁放下,需通过人工干预进行放下锁定。如图1-图3所示,传统机械式应急开锁是在液压系统失效后,飞行员通过拉动钢索1,所述钢索1带动半圆盘2顺时针转动,所述半圆盘2连接有传动杆3,所述传动杆3的另一端连接于止推连杆4,所述止推连杆4包括三个支杆,所述三个支杆的一端相连接于同一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为所述止推连杆的中心点40,相邻两个所述支杆之间的夹角约为120°,所述三个支杆分别为第一支杆41、第二支杆42和第三支杆43,所述传动杆3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杆41,所述钢索1带动所述传动杆3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止推连杆4绕其中心点40逆时针转动,所述第二支杆42通过滑轨5与锁钩6相连接,由于所述止推连杆4绕其中心点40发生逆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锁钩6从锁柱7中退出,实现解锁。由于所述锁钩6与所述第三支杆43之间连接有弹簧8,在解锁过程中,所述弹簧8被拉伸,解锁完成后,所述弹簧8的恢复力将会使得所述锁钩6和所述止推连杆4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所述传动杆3和所述半圆盘2均回到初始位置。图1-图3中的锁作动筒9是用于正常开锁情况下的解锁装置,所述锁作动筒9未设有筒杆的一端与撑杆10相连接,所述撑杆10连接于机身,所述锁作动筒9设有筒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杆41铰接,所述锁作动筒9利用液压系统进行筒杆的伸缩,当筒杆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锁钩6锁于所述锁柱7中,当筒杆处于收缩状态时,所述止推连杆4绕其中心点40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锁钩6退出所述锁柱7,实现在液压系统有效的情况下进行解锁。而在应急开锁的过程中,液压系统失效,所述筒杆的伸缩方式变为随动方式。上述传统机械式应急开锁的机械结构比较复杂,使用到了钢索和传动杆等结构设计,各结构件装配要求较高,维护要求较高;受载荷和飞机环境温度的波动变化,机身结构和操纵系统会相对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导致钢索机构变松进一步出现弹性间隙,进而会影响到应急开锁的效果;并且由于钢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磨损、压伤、锈蚀和断丝等情况,所述半圆盘处的滑轮部分也会由于磨损而导致不灵活,正常维护工作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传统机械式应急开锁的机械结构比较复杂,使用钢索和传动杆等结构设计,各结构件装配要求较高,维护要求较高;受载荷和飞机环境温度的波动变化,机身结构和操纵系统会相对产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导致钢索机构变松进一步出现弹性间隙,进而会影响到应急开锁的效果;并且由于钢索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磨损、压伤、锈蚀和断丝等情况,所述半圆盘处的滑轮部分也会由于磨损而导致不灵活,正常维护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包括锁钩和止推连杆,所述锁钩与所述止推连杆相连接,还包括上连杆、下连杆和伸缩装置,所述上连杆的一端用于与机身铰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机身铰接的铰点为第一铰点,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杆铰接,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铰接的铰点为第二铰点,所述下连杆与所述止推连杆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点,所述伸缩装置能够推动所述第二铰点移动,使得所述下连杆相较于所述第二铰点转动。所述上连杆与机身相连接的部分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轴销,所述第一铰点是指所述轴销;同样的,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相连接的部分也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轴销,所述第二铰点是指所述轴销。由于本技术设有伸缩装置,且所述伸缩装置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点,因此当所述伸缩装置进行伸出或收缩时,将会带动所述第二铰点处进行移动,由于所述第二铰点为所述上连杆与所述下连杆铰接的铰点,因此所述上连杆会绕所述第一铰点发生转动,所述下连杆会绕所述第二铰点进行转动,所述下连杆又与所述止推连杆相连接,因此所述下连杆带动所述止推连杆移动,从而所述止推连杆带动所述锁钩移动,使得所述锁钩从锁柱中退出,实现解锁,如此设计,在液压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利用所述伸缩装置完成应急解锁,提升了飞机降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所述起落架上位锁结构与传统机械式应急开锁结构相比,未设有钢索等部件,具有装配简单、占用结构空间小、易于维护、应急开锁效果好等优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装置水平设置,所述伸缩装置能够使得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在竖直面内转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止推连杆包括第一支杆、第二支杆和第三支杆,所述第一支杆、所述第二支杆和所述第三支杆的一端连接于同一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为所述止推连杆的中心点,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二支杆相连接,所述下连杆与所述第三支杆相连接。当所述下连杆绕所述第二铰点转动时,将会带动所述第三支杆移动,从而使得所述止推连杆在竖直面内绕所述中心点转动,由于所述锁钩与所述第二支杆铰接,从而能够带动所述锁钩移动,使得所述锁钩从锁柱中退出,实现解锁。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下连杆上开设有槽型孔,所述第三支杆上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内设有轴销,所述轴销能够在所述槽型孔中滑动。当液压系统有效正常开锁时,所述止推连杆在所述锁作动筒的作用下,也会发生转动,并带动所述锁钩转动进行解锁,设计所述槽型孔,为所述止推连杆提供了移动空间,使得在正常开锁的情况下,应急开锁方式不受影响。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伸缩装置为电液作动筒或者电机驱动滚珠丝杠。使用电液作动筒,作动缸较小,无需大流量液压,因而电液作动器能够容易满足要求,无需额外增加作动装置。相对于传统的机械式应急开锁结构,本技术所述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重量得到明显减轻,体积变小易于布置,电传操纵系统便于实现对元件的监控,因而易于检测,维修性好,简单可靠,容错能力高,电控式应急开锁随着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其内部的传动机构会根据不同机型的空间尺寸、传动力矩等要求而有所不同,典型的传动机构形式为凸轮传动和滚珠丝杠传动。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支杆与所述锁钩之间连接有弹簧。在解锁过程中,所述弹簧被拉伸,解锁完成后,所述弹簧的恢复力将会使得所述锁钩和所述止推连杆回到初始位置,从而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均回到初始位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起落架上位锁结构还包括铰接座、撑杆和摇臂,所述铰接座与所述撑杆铰接,所述铰接座用于与机身相连接,所述锁钩与所述撑杆铰接,所述摇臂用于与机身相连接,所述摇臂与所述止推连杆的中心点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撑杆与所述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锁作动筒。用于液压系统有效时正常解锁。作为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包括锁钩(6)和止推连杆(4),所述锁钩(6)与所述止推连杆(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杆(11)、下连杆(12)和伸缩装置(14),所述上连杆(11)的一端用于与机身铰接,所述上连杆(11)与所述机身铰接的铰点为第一铰点(131),所述上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杆(12)铰接,所述上连杆(11)与所述下连杆(12)铰接的铰点为第二铰点(132),所述下连杆(12)与所述止推连杆(4)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4)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点(132),所述伸缩装置(14)能够推动所述第二铰点(132)移动,使得所述下连杆(12)相较于所述第二铰点(132)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包括锁钩(6)和止推连杆(4),所述锁钩(6)与所述止推连杆(4)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杆(11)、下连杆(12)和伸缩装置(14),所述上连杆(11)的一端用于与机身铰接,所述上连杆(11)与所述机身铰接的铰点为第一铰点(131),所述上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连杆(12)铰接,所述上连杆(11)与所述下连杆(12)铰接的铰点为第二铰点(132),所述下连杆(12)与所述止推连杆(4)相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4)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伸缩装置(1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铰点(132),所述伸缩装置(14)能够推动所述第二铰点(132)移动,使得所述下连杆(12)相较于所述第二铰点(132)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14)水平设置,所述伸缩装置(14)能够使得所述上连杆(11)和所述下连杆(12)在竖直面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架上位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连杆(4)包括第一支杆(41)、第二支杆(42)和第三支杆(43),所述第一支杆(41)、所述第二支杆(42)和所述第三支杆(43)的一端连接于同一连接点,所述连接点为所述止推连杆(4)的中心点(40),所述锁钩(6)与所述第二支杆(42)相连接,所述下连杆(12)与所述第三支杆(43)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航空应急的起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卫军张衡衡王润东王玄左青海陈立刘皓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潘卫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