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154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8
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属于施工机械技术领域,包括挤压边墙机和平板振动夯,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连接有拖曳式车架,所述平板振动夯连接于拖曳式车架后部左侧,所述拖曳式车架后部右侧连接有边墙护坡,所述拖曳式车架上部开敞并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料斗,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采用拖曳式车架搭载平板振动夯,实现了挤压边墙施工的同时进行垫层料摊铺及碾压,既保证了边墙和垫层料结合处的碾压质量,又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边墙护坡的设置保护了已成型未硬化的挤压边墙不受碾压施工影响、不产生变形,实现了边墙和垫层料一体化同步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施工机械
,涉及一种混凝土面板坝施工机械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
技术介绍
现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垫层料施工通常是先进行挤压边墙的整体成型,挤压边墙机行进速度通常是40m/h左右,按照面板堆石坝沿坝轴线方向长度为200m,则完成挤压边墙施工需要5h,然后间隔6h~8h待边墙硬化后,进行坝体垫层料的摊铺和碾压施工。为了防止大型碾压机具在垫层料碾压过程中对挤压边墙造成侧向推挤变形,施工时必须在距离挤压边墙20cm安全区域外采用自行式振动平碾进行大规模的垫层料碾压,这就造成20cm安全区域内垫层料压实度质量难以保证,且垫层料和挤压边墙结合处易发生脱空现象,影响大坝蓄水后面板-边墙-垫层料的协同变形及受力均匀性。若在安全区内采用平板振动夯进行挤压边墙碾压施工,按照平板振动夯的最佳行进速度≤60m/h,则完成安全区域内垫层料的碾压至少需要3h。可见采用三道工序进行挤压边墙、浇筑和垫层料碾压既费工又费时,同时又增加了仓面的施工组织和机具调度难度。若能同时进行安全区域内的垫层料碾压和挤压边墙浇筑施工,将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创造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三道工序进行挤压边墙、浇筑和垫层料碾压既费工又费时,同时又增加了仓面的施工组织和机具调度难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包括挤压边墙机和平板振动夯,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连接有拖曳式车架,所述平板振动夯连接于拖曳式车架后部左侧,所述拖曳式车架后部右侧连接有边墙护坡,所述拖曳式车架上部开敞并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料斗。优选的,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焊接有连接装置,所述拖曳式车架通过连接装置与挤压边墙机尾部刚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平板振动夯底部设有四个活动扣环,所述平板振动夯通过活动扣环和钢铰链悬挂于拖曳式车架后部左侧,所述平板振动夯的底面与待挤压的边墙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料斗的长为60cm、宽为40cm、高为126cm,装料量为240~280L。优选的,所述料斗的装填量不超过260L。优选的,所述边墙护坡的长为100cm、宽为68.8cm,所述边墙护坡倾斜焊接于拖曳式车架后部右侧。优选的,所述边墙护坡与地面之间的夹角36.3°。优选的,所述拖曳式车架下表面设有关于车架中部对称设置的车轮,两个车轮之间通过液压轴连接,所述拖曳式车架后部安装有液压调节器,所述液压调节器与液压轴之间通过皮管连接。优选的,所述车轮的直径为50cm。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拖曳式车架搭载平板振动夯,实现了挤压边墙施工的同时进行垫层料摊铺及碾压,既保证了边墙和垫层料结合处的碾压质量,又因为减少了垫层碾压之前等待边墙硬化的间歇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边墙护坡的设置保护了已成型未硬化的挤压边墙不受碾压施工影响、不产生变形,实现了边墙和垫层料一体化同步施工。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后视图。图3显示为专利技术中拖曳式车架与挤压边墙机的连接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平板振动夯,2-拖曳式车架,3-料斗,4-车轮,5-液压调节器,6-边墙护坡,7-连接装置,8-垫层料条带。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包括挤压边墙机和平板振动夯1,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连接有拖曳式车架2,所述平板振动夯1连接于拖曳式车架2后部左侧,所述拖曳式车架2后部右侧连接有边墙护坡6,所述拖曳式车架2上部开敞并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料斗3。本实施例使用时,施工前,在挤压边墙机的入料口处填满挤压边墙料,并在料斗3中填满垫层料,然后在平板振动夯1下部填入高45cm的垫层料,使平板振动夯1具有有效支撑,将平板振动夯1安置于铺好的垫层料上部,并将其连接到拖曳式车架2上。拖曳式车架2靠挤压边墙机行走过程中的的动力拖曳而实现行走。施工过程中,同步开启挤压边墙机和平板振动夯1,垫层料进入拖曳式车架2后受到平板振动夯1的碾压,堆实在拖曳式车架2的下部,随着拖曳式车架2的行走而在拖曳式车架2的下部形成长50cm×宽50cm×深40cm的垫层料条带8。施工完成后,卸下平板振动夯1,垫层料碾压密实,边墙无破坏,采用灌水法检测垫层料压实度,试验结果显示干密度为2400kg/m3,压实度达到95%,孔隙率为15%~20%之间,满足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要求。采用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在保证了垫层料碾压质量的同时,较传统方法节约6~8h边墙硬化间隔时间和3h平板振动夯1单独碾压时间,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拖曳式车架2搭载平板振动夯1,实现了挤压边墙施工的同时进行垫层料摊铺及碾压,既保证了边墙和垫层料结合处的碾压质量,又因为减少了垫层碾压之前等待边墙硬化的间歇时间,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本实施例中,施工过程中,平面振动夯的工作功率为2.5KW,挤压边墙机的行驶速度为40m/h,控制挤压边墙机的喂料速度,同时向料斗3中喂料,保障了垫层料同步摊铺碾压施工。本实施例中,根据《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技术规范DL/T5297-2013》规定,并结合实际工程应用的挤压边墙料配合比,按照表1的配合比配制挤压边墙材料。表1本实施例中,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焊接有连接装置7,所述拖曳式车架2通过连接装置7与挤压边墙机尾部刚性连接。连接装置7与挤压边墙机之间的连接方式不限于焊接,其他能够实现连接装置7与挤压边墙机固定连接的连接方式均可。本实施例中,所述平板振动夯1底部设有四个活动扣环(图中未示出),所述平板振动夯1通过活动扣环和钢铰(图中未示出)链悬挂于拖曳式车架2后部左侧。平板振动夯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包括挤压边墙机和平板振动夯(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连接有拖曳式车架(2),所述平板振动夯(1)连接于拖曳式车架(2)后部左侧,所述拖曳式车架(2)后部右侧连接有边墙护坡(6),所述拖曳式车架(2)上部开敞并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料斗(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包括挤压边墙机和平板振动夯(1),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连接有拖曳式车架(2),所述平板振动夯(1)连接于拖曳式车架(2)后部左侧,所述拖曳式车架(2)后部右侧连接有边墙护坡(6),所述拖曳式车架(2)上部开敞并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设有料斗(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边墙机尾部焊接有连接装置(7),所述拖曳式车架(2)通过连接装置(7)与挤压边墙机尾部刚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振动夯(1)底部设有四个活动扣环,所述平板振动夯(1)通过活动扣环和钢铰链悬挂于拖曳式车架(2)后部左侧,所述平板振动夯(1)的底面与待挤压的边墙顶部在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面板坝边墙挤压和垫层碾压同步施工机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3)的长为60cm、宽为40cm、高为126cm,装料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昭高马勇张国锋刘科毛舒娅李明田正宏孙啸刘红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