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13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探测机构以及填补机构;行走机构呈圆盘形;探测机构包括径向安装杆、环形调节杆、探测头;径向安装杆为两个,沿行走机构径向安装于行走机构外侧;环形调节杆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径向安装杆上;探测头通过探测电机滑动安装于环形调节杆的下方,探测头连接信号发送机构;填补机构包括填料筒、填补管、控制阀以及刮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自行移动,对路面信息进行探测,对需要填补处进行填料与旋转刮平,同时可基于物联网进行控制与实时监测,提高路面填补的精准化以及自动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建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以及城建技术的发展,为了便于通行与运输,城乡公路、高速公路的铺设数量越来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上会存在一定数量的凹陷,为了保证通行质量,需要定时进行填补。目前大多依靠人工对凹陷处进行寻找并凹陷,费时费力。因此,针对以上问题研制出一种能够对道路凹陷处进行快速搜寻并填补的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急需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探测机构以及填补机构;行走机构呈圆盘形;探测机构包括径向安装杆、环形调节杆以及探测头;径向安装杆的数量为两个,沿行走机构的径向安装于行走机构的外侧;环形调节杆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径向安装杆上;探测头通过探测电机滑动安装于环形调节杆的下方,并且探测头还连接有信号发送机构;填补机构包括填料筒、填补管、控制阀以及刮板;填料筒安装于行走机构的表面,底部连通有填补管;控制阀为电控阀,配合安装于填补管上;刮板安装于行走机构的外侧;控制阀还配合安装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通过信号接收机构与信号发送机构相适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由行走机构、探测机构以及填补机构组成,其中的行走机构设计为圆盘形,可直接选择圆盘机器人;探测机构由径向安装杆、环形调节杆以及探测头组成,其中的径向安装杆设计有两个,分别沿行走机构的径向安装于行走机构的外侧,环形调节杆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径向安装杆上,探测头则通过探测电机滑动安装在环形调节杆下方,并且探测头还连接有信号发送机构,通过信号发送机构将探测头探测到的路面信息进行发送。本专利技术中的填补机构由填料筒、填补管、控制阀以及刮板组成,填料筒安装在行走机构表面,随填料筒一起移动,底部连通有填补管,填补管上还配合安装控制阀,通过控制阀控制填补管的启闭,同时控制阀选择为电控阀,配合安装有控制芯片,通过信号接收机构与信号发送机构相适配,控制芯片通过信号接收机构接收到来自信号发送机构发送的路面信息或者人为控制信息,打开控制阀,通过填料管将填料筒内的相应填料导入路面相应凹陷处;本专利技术中的刮板竖直安装在行走机构的外侧,填料完成后,行走机构相应旋转,相对应地将刮板旋转至原先的填补处进行刮平,如此反复直至整个待填料处全部填满刮平。进一步地,环形调节杆均为伸缩杆,并且两端可移动地设置于径向安装杆上。本专利技术中的环形调节杆选择为伸缩杆,同时其两端可移动地设置于径向安装杆上进一步地,环形调节杆包括中部环形杆、端部环形杆以及环形杆调节件;中部环形杆以及端部环形杆均为弧形杆状,中部环形杆的两端向内设有环形调节槽,端部环形杆的一端滑动配合于环形调节槽内,另一端可移动地安装于径向安装杆上;环形杆调节件包括中部固定片、端部调节片、导线、调节开关以及电源;中部固定片安装于环形调节槽的槽底;端部调节片安装于端部环形杆位于环形调节槽内的一端;电源内置于中部环形杆内;导线呈螺旋状均匀缠绕于中部固定片的表面,并与调节开关以及电源相连形成回路。进一步地,中部固定片为硅钢片;端部调节片为铁片,并且端部调节片与中部固定片之间还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环形调节杆由中部环形杆、端部环形杆以及环形杆调节件组成,其中的中部环形杆以及端部环形杆均选择为弧形杆状,中部环形杆两端向内设有环形调节槽,端部环形杆的一端滑动安装在环形调节槽内,通过调节端部环形杆在环形调节槽内的位置用于调节环形调节杆的整体长度,以适应环形调节杆两端于径向安装杆上调节。具体地,环形杆调节件包括中部固定片、端部调节片、导线、调节开关以及电源;中部固定片安装于环形调节槽的槽底;端部调节片安装于端部环形杆位于环形调节槽内的一端;电源内置于中部环形杆内;导线呈螺旋状均匀缠绕于中部固定片的表面,并与调节开关以及电源相连形成回路,同时中部固定片为硅钢片;端部调节片为铁片,并且端部调节片与中部固定片之间还通过复位弹簧相连接。当缠绕在中部固定片表面的导线接通时,带有螺旋状通电导线的中部固定片在电生磁原理下,对端部调节片产生强大的吸附力,从而将端部环形杆朝向环形调节槽内吸引,从而调整环形调节杆的整体长度。进一步地,中部环形杆的下侧呈环形设有一条导轨;探测电机配合安装于导轨上。进一步地,探测电机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控制芯片相连。本专利技术中中部环形杆下侧呈环形设有一条导轨,该导轨按照中部环形杆的弧度进行分布,探测电机相对应地滑动安装在导轨上,带动探测头在环形调节杆上进行移动探测,同时探测电机相对应地选择为伺服电机,通过伺服驱动器与控制芯片相连,可通过控制芯片精准控制探测头移动。进一步地,调节开关为脉冲开关,连接有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同样连接至伺服驱动器。本专利技术中的调节开关选择为脉冲开关,且连接脉冲发生器,该脉冲发生器同样连接至伺服驱动器,通过伺服驱动器控制脉冲发生器,进一步通过脉冲发生器控制脉冲开关的启闭。进一步地,两个径向安装杆所形成的圆心角为120°。进一步地,行走机构的中心位于刮板所在平面内;刮板与竖直平面所成锐角为60~7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提供了一种新型的道路填补装置,能够自行移动,对路面信息进行探测,对需要填补处进行填料与旋转刮平,同时可基于物联网进行控制与实时监测,提高路面填补的精准化以及自动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专利技术中探测头的安装示意图;图3、本专利技术中环形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行走机构1、径向安装杆2、环形调节杆3、中部环形杆31、端部环形杆32、环形调节槽33、中部固定片34、端部调节片35、导线36、调节开关37、电源38、复位弹簧39、探测头4、探测电机5、填料筒6、填补管7、控制阀8、刮板9、导轨10。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包括行走机构1、探测机构以及填补机构。行走机构1呈圆盘形。探测机构包括径向安装杆2、环形调节杆3以及探测头4;径向安装杆2的数量为两个,沿行走机构1的径向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外侧,两个径向安装杆2所形成的圆心角为120°;环形调节杆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径向安装杆2上;如图2所示,环形调节杆3的下侧呈环形设有一条导轨10;探测电机5配合安装于导轨10上;探测头4通过探测电机5滑动安装于环形调节杆3的下方,并且探测头4还连接有信号发送机构。如图3,环形调节杆3包括中部环形杆31、端部环形杆32以及环形杆调节件;中部环形杆31以及端部环形杆32均为弧形杆状,中部环形杆31的两端向内设有环形调节槽33,端部环形杆32的一端滑动配合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探测机构以及填补机构;所述行走机构(1)呈圆盘形;所述探测机构包括径向安装杆(2)、环形调节杆(3)以及探测头(4);所述径向安装杆(2)的数量为两个,沿行走机构(1)的径向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外侧;所述环形调节杆(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径向安装杆(2)上;所述探测头(4)通过探测电机(5)滑动安装于环形调节杆(3)的下方,并且探测头(4)还连接有信号发送机构;所述填补机构包括填料筒(6)、填补管(7)、控制阀(8)以及刮板(9);所述填料筒(6)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表面,底部连通有填补管(7);所述控制阀(8)为电控阀,配合安装于填补管(7)上;所述刮板(9)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外侧;所述控制阀(8)还配合安装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信号接收机构与信号发送机构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探测机构以及填补机构;所述行走机构(1)呈圆盘形;所述探测机构包括径向安装杆(2)、环形调节杆(3)以及探测头(4);所述径向安装杆(2)的数量为两个,沿行走机构(1)的径向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外侧;所述环形调节杆(3)的两端分别安装于两个径向安装杆(2)上;所述探测头(4)通过探测电机(5)滑动安装于环形调节杆(3)的下方,并且探测头(4)还连接有信号发送机构;所述填补机构包括填料筒(6)、填补管(7)、控制阀(8)以及刮板(9);所述填料筒(6)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表面,底部连通有填补管(7);所述控制阀(8)为电控阀,配合安装于填补管(7)上;所述刮板(9)安装于行走机构(1)的外侧;所述控制阀(8)还配合安装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通过信号接收机构与信号发送机构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调节杆(3)均为伸缩杆,并且两端可移动地设置于径向安装杆(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道路填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调节杆(3)包括中部环形杆(31)、端部环形杆(32)以及环形杆调节件;所述中部环形杆(31)以及端部环形杆(32)均为弧形杆状,中部环形杆(31)的两端向内设有环形调节槽(33),端部环形杆(32)的一端滑动配合于环形调节槽(33)内,另一端可移动地安装于径向安装杆(2)上;所述环形杆调节件包括中部固定片(34)、端部调节片(35)、导线(36)、调节开关(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恋刘晓芳王丹阳陈少峰周永全丁世敬杨瑞娟牛姿懿陈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城建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