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法兰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925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法兰压合装置,包括左法兰、右法兰、模具法兰盘、挤出机法兰盘、上丝杆、下丝杆和动力驱动装置,左法兰和右法兰左右对称设置,模具法兰盘的左端和挤出机法兰盘的左端相互贴合于左法兰中,模具法兰盘的右端和挤出机法兰盘的右端相互贴合于右法兰中,上丝杆贯穿于左法兰和右法兰的上部,下丝杆贯穿于左法兰和右法兰的下部,动力驱动装置设于上丝杆和下丝杆的同侧端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丝杆、下丝杆与动力驱动装置的联动配合,控制左法兰和右法兰对接与远离,从而实现挤出机法兰与模具法兰的快速紧密压合,大大提高了紧固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事故风险的概率,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法兰压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法兰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挤出机中的法兰连接大部分为活页加螺栓的连接形式,具有操作时间较长,紧固效率低的缺点,且因挤出产品不同需要经常更换模具,导致连接法兰的螺栓、螺母极易损坏,同时模具更换过程比较麻烦,有时甚至要更换法兰盘,从而浪费大量时间,因停产造成的损失较大。此外工人在机器高温情况下操作有安全隐患,容易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紧固效率高、安全无风险、使用寿命长的法兰压合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法兰压合装置:一种法兰压合装置,包括左法兰、右法兰、模具法兰盘、挤出机法兰盘、上丝杆、下丝杆和动力驱动装置,所述左法兰和所述右法兰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法兰盘的左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的左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左法兰中,所述模具法兰盘的右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的右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右法兰中,所述上丝杆贯穿于所述左法兰和右法兰的上部,所述下丝杆贯穿于所述左法兰和右法兰的下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设于所述上丝杆和下丝杆的同侧端部。优选地,所述左法兰上方固定有右开口的左封盖,所述右法兰上方固定有左开口的右封盖,所述左封盖和所述右封盖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加热棒,所述加热棒用于调节所述法兰压合装置的温度,使得所述法兰压合装置按照材料生产工艺保持温度均匀。优选地,所述左法兰和所述右法兰结构相同,所述左法兰和所述右法兰中间均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模具法兰盘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结构相同,所述模具法兰盘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互相贴合的一侧为平面结构,另一侧为跟所述梯形槽锥度相同的斜边梯形结构,所述斜边梯形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梯形槽相接触配合,两斜边挤压接触形成向内的挤压力,从而使得压合更加紧密,压合效果更好。优选地,所述法兰压合装置还包括装置固定件,所述上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润滑套与所述装置固定件上方相固接,所述下丝杆的两端分别通过润滑套与所述装置固定件下方相固接。优选地,所述上丝杆的左半端为左螺旋结构,右半段为右螺旋结构;所述下丝杆与所述上丝杆结构相同,其左半端为左螺旋结构,右半段为右螺旋结构。优选地,所述左法兰、右法兰与所述上丝杆、下丝杆相接触的外侧均设有铜套,所述铜套设有与所述上丝杆和下丝杆相配合的螺旋结构并通过锁母固定于所述左法兰和右法兰上,所述铜套用于带动所述左法兰和右法兰沿所述上丝杆和下丝杆滑动。优选地,所述动力驱动装置包括上链轮、下链轮、六方套、链条、联轴器、驱动电机和送料机控制盒。所述上链轮固定于所述上丝杆的端部,所述下链轮通过所述六方套固定于所述下丝杆的端部,所述下链轮位于所述上链轮的正下方,所述链条分别与所述上链轮和所述下链轮相啮合,所述链条用于保持所述上链轮和下链轮动作的一致性,所述上链轮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有所述送料机控制盒。所述六方套可与扳手连接,在电气部件失效状态下,提供用扳手手动转动方式临时应急装夹法兰,确保装置全天候运行。优选地,所述动力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机固定板,所述电机固定板设于所述装置固定件上,用于固定所述送料机控制盒。如上所述,本技术法兰压合装置通过所述上丝杆、下丝杆与所述动力驱动装置的联动配合,控制所述左法兰和右法兰对接与远离,从而实现所述挤出机法兰与模具法兰的快速压合,用电机驱动压合代替人工压合法兰,大大节省了螺栓紧固的时间,避免了工人直接接触高温部件,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事故风险的概率,提高了压合效率,同时装置基本免维护,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法兰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法兰压合装置的局部剖面图。在图1至图2中,相同功能、相同结构的零件采用了相同的标号,为了图纸简洁而略去对称位置上相同零件的标号: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左法兰705联轴器2右法兰706驱动电机3模具法兰盘707送料机控制盒4挤出机法兰盘708电机固定板5上丝杆8左封盖6下丝杆9右封盖7动力驱动装置10加热棒701上链轮11润滑套702下链轮12装置固定件703六方套13铜套704链条14锁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法兰压合装置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请参阅图1,本技术法兰压合装置,包括左法兰1、右法兰2、模具法兰盘3、挤出机法兰盘4、上丝杆5、下丝杆6和动力驱动装置7,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法兰盘3的左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的左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左法兰1中,所述模具法兰盘3的右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的右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右法兰2中,所述上丝杆5贯穿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的上部,所述下丝杆6贯穿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的下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7设于所述上丝杆5和下丝杆6的同侧端部。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法兰1上方固定有右开口的左封盖8,所述右法兰2上方固定有左开口的右封盖9,所述左封盖8和所述右封盖9的外侧各设有至少一个加热棒10,所述加热棒10用于调节所述法兰压合装置的温度,使得所述法兰压合装置保持温度均匀。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结构相同,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中间均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模具法兰盘3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结构相同,所述模具法兰盘3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互相贴合的一侧为平面结构,另一侧为跟所述梯形槽锥度相同的斜边梯形结构,所述斜边梯形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梯形槽相接触配合,从而使得压合更加紧密,压合效果更好。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法兰压合装置还包括装置固定件12,所述上丝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润滑套11与所述装置固定件12上方相固接,所述下丝杆6的两端分别通过润滑套11与所述装置固定件12下方相固接。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丝杆5的左半端为左螺旋结构,右半段为右螺旋结构;所述下丝杆6与所述上丝杆5结构相同,其左半端为左螺旋结构,右半段为右螺旋结构。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左法兰1、右法兰2与所述上丝杆5、下丝杆6相接触的外侧均设有铜套13,所述铜套13设有与所述上丝杆5和下丝杆6相配合的螺旋结构并通过锁母14固定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3上,所述铜套13用于带动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沿所述上丝杆5和下丝杆6滑动。作为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法兰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法兰(1)、右法兰(2)、模具法兰盘(3)、挤出机法兰盘(4)、上丝杆(5)、下丝杆(6)和动力驱动装置(7),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法兰盘(3)的左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的左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左法兰(1)中,所述模具法兰盘(3)的右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的右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右法兰(2)中,所述上丝杆(5)贯穿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的上部,所述下丝杆(6)贯穿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的下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7)设于所述上丝杆(5)和下丝杆(6)的同侧端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法兰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法兰(1)、右法兰(2)、模具法兰盘(3)、挤出机法兰盘(4)、上丝杆(5)、下丝杆(6)和动力驱动装置(7),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模具法兰盘(3)的左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的左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左法兰(1)中,所述模具法兰盘(3)的右端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的右端相互贴合于所述右法兰(2)中,所述上丝杆(5)贯穿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的上部,所述下丝杆(6)贯穿于所述左法兰(1)和右法兰(2)的下部,所述动力驱动装置(7)设于所述上丝杆(5)和下丝杆(6)的同侧端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法兰(1)上方固定有右开口的左封盖(8),所述右法兰(2)上方固定有左开口的右封盖(9),所述左封盖(8)和所述右封盖(9)上各设有至少一个加热棒(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结构相同,所述左法兰(1)和所述右法兰(2)中间均开设有梯形槽;所述模具法兰盘(3)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结构相同,所述模具法兰盘(3)和所述挤出机法兰盘(4)互相贴合的一侧为平面结构,另一侧为跟所述梯形槽锥度相同的斜边梯形结构,所述斜边梯形结构的一侧与所述梯形槽相接触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法兰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压合装置还包括装置固定件(12),所述上丝杆(5)的两端分别通过润滑套(11)与所述装置固定件(12)上方相固接,所述下丝杆(6)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宏山龙玉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沃尔核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