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879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上模以及脱模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模,所述下模的内部对称分布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振动电机、振动块和垫板,所述振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振动块,所述振动块的顶部安装有垫板,所述下模的上方设有上模。该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通过在下模的内部设有脱模组件,采用了双重振动的方式来对模腔的内部进行振动,产生的震动力可以很好的传递到模腔内部的工件上,从而在工件脱模时将其分离开来,脱模较为方便,且不会损伤工件本体,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箱包壳体加工模具
,具体为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箱包是一种可以装各种物品的工具,在使用时较为方便且应用范围较为广泛,按照材质可分为布箱、ABS硬箱、皮箱、PC等,而箱包的壳体在加工时就需要使用模具进行生产加工。现市面上的箱包壳体生产模具大多数在加工脱模时都是采用脱模剂脱模、加热脱模或者物理敲击脱模,脱模的方式较为繁琐,在分离容易出现分离不完全的情况,且在使用物理脱模方式时有一定的几率损伤的工件本身,防护性能一般,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解决了现有市面上的箱包壳体生产模具大多数在加工脱模时都是采用脱模剂脱模、加热脱模或者物理敲击脱模,脱模的方式较为繁琐,在分离容易出现分离不完全的情况,且在使用物理脱模方式时有一定的几率损伤的工件本身,防护性能一般,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包括底座、下模、上模以及脱模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模,所述下模的内部对称分布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振动电机、振动块和垫板,所述振动电机的顶部固定连接振动块,所述振动块的顶部安装有垫板,所述下模的上方设有上模。优选的,所述上模的顶部对称分布固定块,所述上模的顶部固定连接吊链连接器,所述上模的底部镶嵌有定位导柱。优选的,所述上模的底部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挤压头,所述挤压头和模腔相互对应。优选的,所述模腔的底部贴合有垫板,所述垫板采用了橡胶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振动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对称分布空心柱,所述空心柱的内部镶嵌有减震弹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通过在下模的内部设有脱模组件,采用了双重振动的方式来对模腔的内部进行振动,产生的震动力可以很好的传递到模腔内部的工件上,从而在工件脱模时将其分离开来,脱模较为方便,且不会损伤工件本体,整体结构简单,实用性较强。(2)、该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通过在脱模组件的底部设有的减震弹簧,可以在振动电机运行脱模时,首先由底板进行初步隔离,然后当震动力向下传递时两个减震弹簧会将震动力抵消掉,避免出现长期使用而损伤到模具本身的情况,防护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脱模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底座-1、下模-2、上模-3、定位导柱-4、挤压头-5、模腔-6、连接板-7、固定块-8、吊链连接器-9、脱模组件-10、振动电机-11、振动块-12、垫板-13、底板-14、空心柱-15、减震弹簧-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包括底座1、下模2、上模3以及脱模组件10,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部对称分布脱模组件10,所述脱模组件10包括振动电机11、振动块12和垫板13,所述振动电机11的顶部固定连接振动块12,所述振动块12的顶部安装有垫板13,所述下模2的上方设有上模3。所述上模3的顶部对称分布固定块8,所述上模3的顶部固定连接吊链连接器9,所述上模3的底部镶嵌有定位导柱4,通过设有的定位导柱4,可以在模具运行时提供定位作用,提升准确性,较为实用。所述上模3的底部通过镶嵌的方式连接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挤压头5,所述挤压头5和模腔6相互对应,通过设有的连接板7,可以提升上模3和挤压头5之间的强度,实用性较强。所述下模2的内部开设模腔6,所述模腔6的底部贴合有垫板13,所述垫板13采用了橡胶材料制成,通过设有的垫板13,可以在振动电机11震动时避免和模腔6的底部产生摩擦造成磨损,防护性较强。所述振动电机11的底部固定连接底板14,所述底板14的底部对称分布空心柱15,所述空心柱15的内部镶嵌有减震弹簧16,通过设有的两个减震弹簧16,可以将振动电机11产生向下的震动力抵消掉,避免出现长期使用而损伤到模具本身的情况,实用性较强。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模具时,首先将工件原料放入在模腔6内部,然后将上模3放下来,上模3底部的定位导柱4会插入到下模2内部,接着挤压头5会挤压在模腔6内部,从而将工件挤压成箱包壳体,成型后将上模3抬起漏出模腔6,然后通过在下模2的内部设有的脱模组件10,采用了双重振动的方式来对模腔6的内部进行振动,产生的震动力可以很好的传递到模腔6内部的工件上,从而将工件从模腔6内部分离开来,脱模时较为方便,且不会损伤工件本体,操作起来较为便捷,同时通过在振动电机11的顶部安装有的垫板13,可以在振动电机11震动时避免和模腔6的底部产生摩擦造成磨损,防护性较强,最后在脱模时,通过在振动电机11的底部设有的减震弹簧16,可以很好的保护住下模2的内部,首先由底板14进行初步隔离,然后当震动力向下传递时两个减震弹簧16会将震动力抵消掉,避免出现长期使用而损伤到模具本身的情况,防护性较强,较为实用。本技术的底座1、下模2、上模3、定位导柱4、挤压头5、模腔6、连接板7、固定块8、吊链连接器9、脱模组件10、振动电机11、振动块12、垫板13、底板14、空心柱15、减震弹簧16,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市面上的箱包壳体生产模具大多数在加工脱模时都是采用脱模剂脱模、加热脱模或者物理敲击脱模,脱模的方式较为繁琐,在分离容易出现分离不完全的情况,且在使用物理脱模方式时有一定的几率损伤的工件本身,防护性能一般,使用起来不方便等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通过在下模的内部设有脱模组件,采用了双重振动的方式来对模腔的内部进行振动,产生的震动力可以很好的传递到模腔内部的工件上,从而在工件脱模时将其分离开来,脱模较为方便,且不会损伤工件本体,同时通过在脱模组件的底部设有的减震弹簧,可以在振动电机运行脱模时,首先由底板进行初步隔离,然后当震动力向下传递时两个减震弹簧会将震动力抵消掉,避免出现长期使用而损伤到模具本身的情况,防护性较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下模(2)、上模(3)以及脱模组件(10),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部对称分布脱模组件(10),所述脱模组件(10)包括振动电机(11)、振动块(12)和垫板(13),所述振动电机(11)的顶部固定连接振动块(12),所述振动块(12)的顶部安装有垫板(13),所述下模(2)的上方设有上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下模(2)、上模(3)以及脱模组件(10),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模(2),所述下模(2)的内部对称分布脱模组件(10),所述脱模组件(10)包括振动电机(11)、振动块(12)和垫板(13),所述振动电机(11)的顶部固定连接振动块(12),所述振动块(12)的顶部安装有垫板(13),所述下模(2)的上方设有上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脱模的箱包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3)的顶部对称分布固定块(8),所述上模(3)的顶部固定连接吊链连接器(9),所述上模(3)的底部镶嵌有定位导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乃溪余以其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森达箱包皮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