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797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单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前端设置有锯齿,其后端设置有与钻具固定的连接部;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筒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保温层的切割深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能够准确切除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并且切除的保温层保持原有的形状,能够用于保温层上圆孔结构的封堵,避免热桥的产生,有效保证了被动房保温结构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被动房是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其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因而,被动房的保温层结构的施工尤其重要。被动房外墙保温层施工时,为保证在锚固件部位不产生热桥,需要将保温层上钻出一定深度的圆孔,涨栓需打入保温板完成面,涨栓固定后,需在空腔内填充发泡,然后用配套扣盖封闭,最后用原切下的圆形保温层进行封堵,隔绝热桥。现有的保温层切割工具无法准确切除保温层的深度,且切割下来的保温层可能存在局部破损,无法用于保温层上圆孔的封堵。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能够准确切除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并且切除的保温层保持原有的形状,能够用于保温层上圆孔结构的封堵,避免热桥的产生,有效保证了被动房保温结构的施工质量,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单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前端设置有锯齿,其后端设置有与钻具固定的连接部;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筒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保温层的切割深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后端设置有吹气孔。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筒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脱模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剂设置于限位环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前端面之间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脱模剂为氟树脂粉末、滑石粉末、云母粉末、陶土粉末或白粘土粉末,其喷涂于筒体的内侧面。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锯齿为多个,其外形为三角形且均布于筒体的前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锯齿的外侧面向内倾斜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锯齿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1°-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锯齿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同心连接于筒体的后端面。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能够准确切除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并且切除的保温层保持原有的形状,能够用于保温层上圆孔结构的封堵,避免热桥的产生,有效保证了被动房保温结构的施工质量。附图说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之限位环在筒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10.筒体;20.锯齿;30.连接部;40.限位环;50.吹气孔。具体实施方式图1至图3是本申请所述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本申请所述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的相关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包括筒体10,所述筒体10为单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前端设置有锯齿20,其后端设置有与钻具固定的连接部30;所述筒体10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40,如图3所示,所述限位环40与筒体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40的外侧面与筒体10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保温层的切割深度。当切割装置达到预定的切割深度时,限位环40的下侧面与保温层抵接,操作人员可停止切割以保证保温层的切割深度。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筒体10的后端设置有吹气孔50;当筒体10内含有切割的保温层时,若是筒体10的后端面为密封面,则在切割的保温层与筒体10的内壁形成封闭的腔室可能会形成真空,切割的保温层在真空作业下被吸附,切割的保温层无法顺畅从筒体10内取出,并且在真空吸附的作用下取下切割的保温层时,容易致使保温层破损,影响切割下的保温层的再利用。吹气孔50的设置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并且可以通过吹气孔50将位于筒体10内的保温层取出,有效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同时保证了切割下的保温层结构的完整性。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通气孔50的数量为4件,其沿筒体10的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设置,可以理解的是,通气孔50的数量也可以为1件,通气孔50可任意分布在筒体10的后端面,只要保证通气孔50与筒体10的内部相连通即可。作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筒体10的内侧面设置有脱模剂。具体地,所述脱模剂设置于限位环40的外侧面与筒体10的前端面之间的区域。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所述脱模剂为氟树脂粉末、滑石粉末、云母粉末、陶土粉末或白粘土粉末,其喷涂于筒体10的内侧面。可以理解的是,脱模剂可以采用其他工艺附着于筒体10的内壁。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锯齿20为多个,其外形为三角形且均布于筒体10的前端。图2是本技术所述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的主视图,所述锯齿20的外侧面向内倾斜设置,锯齿20向内倾斜设置,能够使得锯齿20的锋利,有效保证保温层的切割效果。所述锯齿20的外侧面与筒体10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θ为1°-10°,优选地,所述锯齿20的外侧面与筒体10的外侧面之间的夹角为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部30同心连接于筒体10的后端面。具体地,所述连接部30可以为一个螺母,其同心焊接在筒体10的后端面,以便与钻具的枪头连接,在钻具的带动下,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随着钻具的枪头旋转,在筒体10前端的锯齿20的作用下,实现保温层的切割。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部30也可为其他结构形式,只要连接部30同心设置于桶体10的后端面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所述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结构合理,施工便捷,能够准确切除一定厚度的保温层,并且切除的保温层保持原有的形状,能够用于保温层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单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前端设置有锯齿,其后端设置有与钻具固定的连接部;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筒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保温层的切割深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为单端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其前端设置有锯齿,其后端设置有与钻具固定的连接部;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筒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限位环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为保温层的切割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后端设置有吹气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内侧面设置有脱模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设置于限位环的外侧面与筒体的前端面之间的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被动房墙体保温层的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士兴王仑周鹏王波刘统统李军石金鑫张震李鑫辰李卫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