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锤,包括:电机;输出轴,用于至少部分收容工作头;运动转换机构,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中间轴、齿轮机构以及套接在中间轴上的摆杆轴承,中间轴可选择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冲击机构,冲击机构包括气缸、撞锤以及撞杆;电锤还包括支撑气缸的轴承支架以及支撑中间轴的支撑轴承,在中间轴在第三位置时,支撑轴承与轴承支架抵接。由此,通过轴承支架和支撑轴承配合,能够保证支撑轴承与轴承支架支撑在一起,可以防止支撑轴承失效,从而可以延长支撑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延长电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锤
本技术涉及电锤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锤。
技术介绍
电锤具有一个在钻孔、冲击钻孔、凿钎工作方式之间转换的传动装置。其中,电锤在钻孔档位时,固定在中间轴上的支撑轴承与轴承支架分开,起不到支撑中间轴的作用,容易导致中间轴上的支撑轴承失效,也容易引起摆杆轴承失效,从而影响支撑轴承和摆杆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电锤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电锤,该电锤可以延长电锤的使用寿命。根据本技术的电锤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围绕电机轴转动;输出轴,用于至少部分收容工作头,且驱动工作头可选择地绕着输出轴线输出转动和/或沿输出轴线输出往复运动;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电机的动力,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中间轴、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的齿轮机构以及套接在所述中间轴上往复摆动的摆杆轴承,所述中间轴可选择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用于接收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传递的动力,所述冲击机构包括接收所述摆杆轴承动力且沿所述工作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与所述气缸配合的撞锤以及与所述撞锤配合的撞杆,所述冲击机构用于驱动工作头沿所述输出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出轴只输出往复运动,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出轴既输出往复运动又输出转动,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输出轴只输出转动;所述电锤还包括支撑所述气缸的轴承支架以及支撑所述中间轴的支撑轴承,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根据本技术的电锤,通过轴承支架和支撑轴承配合,能够保证支撑轴承与轴承支架支撑在一起,可以防止支撑轴承失效,从而可以延长支撑轴承的使用寿命,进而可以延长电锤的使用寿命。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轴承支架包括支撑所述气缸的轴承和支撑所述轴承的支架。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架为铝支架。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锤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中间轴的第一端轴承,所述第一端轴承外套于所述中间轴,且所述第一端轴承设置于所述中间轴靠近所述工作头的一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支撑轴承位于所述第一端轴承和所述中间轴远离所述工作头的一端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锤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中间轴的第二端轴承,所述第二端轴承外套于所述中间轴,且所述第二端轴承设于所述中间轴远离所述工作头的一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电锤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间轴的锁止部,所述中间轴沿其轴线方向具有第四位置,所述锁止部与所述中间轴耦合,以将所述中间轴锁定于第四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锁止部具有用于止挡所述第一端轴承的止挡部,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端轴承抵接。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在所述中间轴在第四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的中间轴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的中间轴位于第二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的中间轴位于第三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的中间轴位于第四位置时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电锤10;壳体1;轴承支架2;支架21;轴承22;中间轴3;中间轴外花键31;支撑轴承4;第一端轴承5;摆杆轴承6;摆杆轴承内花键61;锁定装置7;锁止部71;气缸8;撞锤81;撞杆82;工作头83;电机9;第二端轴承91;大缸92;输出轴93;第一齿轮部94;第二齿轮部95;齿轮轴96;齿轮轴内花键961;齿轮轴外花键962;止挡部98;驱动部9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1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电锤10包括:壳体1、电机9、输出轴93、运动转换机构和冲击机构。电机9设置于电锤的壳体1内,电机9为电锤10的工作提供电能,电机围绕电机轴转动。输出轴93用于至少部分收容工作头83,而且输出轴93沿工作轴线驱动工作头83可选择地绕着输出轴线输出转动和/或沿绕着输出轴线往复运动,需要说明的是,工作轴线(即输出轴线)方向是指图1中的左右方向。运动转换机构设置于壳体1内,而且运动转换机构用于接收电机9的动力,可以驱动电锤的工作头83转动,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中间轴3、在中间轴3与输出轴93之间传递动力的齿轮机构以及套接在中间轴3上往复摆动的摆杆轴承6,中间轴3位于壳体1内。其中,中间轴3与电机9连接,具体地,电机9的输出端设置有齿轮轴96,齿轮轴96与中间轴3和/或摆杆轴承6连接,中间轴3选择性地与齿轮轴96连接,中间轴3的一端与壳体1连接,中间轴3的一端是指图1中中间轴3的右端,中间轴3可选择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之间,也就是说,在中间轴3的轴向方向上,中间轴3可以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的任意一个位置。冲击机构用于接收运动转换机构传递的动力,冲击机构包括接收摆杆轴承6动力且沿工作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8、与气缸8配合的撞锤81以及与撞锤81配合的撞杆82,冲击机构用于驱动工作头83沿输出轴线往复运动,以实现电锤10的锤击。其中,中间轴3移动至第一位置时,输出轴93只输出往复运动,电锤10处于锤档工作模式。中间轴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输出轴93既输出往复运动又输出转动,电锤10处于锤钻档工作模式。中间轴3移动至第三位置时,输出轴93只输出转动,电锤10处于钻档工作模式。进一步地,电锤10还可以包括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锤,包括:/n电机,所述电机围绕电机轴转动;/n输出轴,用于至少部分收容工作头,且驱动工作头可选择地绕着输出轴线输出转动和/或沿输出轴线输出往复运动;/n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电机的动力,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中间轴、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的齿轮机构以及套接在所述中间轴上往复摆动的摆杆轴承,所述中间轴可选择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n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用于接收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传递的动力,所述冲击机构包括接收所述摆杆轴承动力且沿所述工作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与所述气缸配合的撞锤以及与所述撞锤配合的撞杆,所述冲击机构用于驱动工作头沿所述输出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出轴只输出往复运动,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出轴既输出往复运动又输出转动,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输出轴只输出转动;/n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锤还包括支撑所述气缸的轴承支架以及支撑所述中间轴的支撑轴承,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锤,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围绕电机轴转动;
输出轴,用于至少部分收容工作头,且驱动工作头可选择地绕着输出轴线输出转动和/或沿输出轴线输出往复运动;
运动转换机构,所述运动转换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电机的动力,所述运动转换机构包括中间轴、在所述中间轴与所述输出轴之间传递动力的齿轮机构以及套接在所述中间轴上往复摆动的摆杆轴承,所述中间轴可选择地沿其轴线方向移动至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
冲击机构,所述冲击机构用于接收所述运动转换机构传递的动力,所述冲击机构包括接收所述摆杆轴承动力且沿所述工作轴线往复运动的气缸、与所述气缸配合的撞锤以及与所述撞锤配合的撞杆,所述冲击机构用于驱动工作头沿所述输出轴线往复运动;其中,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出轴只输出往复运动,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出轴既输出往复运动又输出转动,所述中间轴移动至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输出轴只输出转动;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锤还包括支撑所述气缸的轴承支架以及支撑所述中间轴的支撑轴承,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一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
在所述中间轴在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轴承与所述轴承支架抵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国富,顾金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