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压缸,尤其是一种双向油压钳,包括油压缸,油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缸体的顶部设有转动座,转动座对称位于活塞杆的两侧;活塞杆的顶部设有驱动轴;左夹钳,左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驱动轴上;左铰链板,左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转动座上,左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左夹钳的中部;右夹钳,右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驱动轴上;右铰链板,右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另一个转动座上,右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夹钳的中部;左夹钳的夹紧端与右夹钳的夹紧端相对设置,油压缸用于驱动左夹钳和右夹钳夹紧或松开工件。该一种双向油压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夹紧可靠、能够从工件的内部或外部夹紧工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油压钳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压缸,尤其是一种双向油压钳。
技术介绍
现有的油压缸多是杠杆油压缸和转动油压缸,这两种油压缸只能与工作台配合,将工件压紧在工作台上,无法实现自夹紧工件,对于不需要压紧在工作台上的工件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夹钳夹紧工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一种双向油压钳,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双向油压钳,包括油压缸,所述油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插上所述缸体上;所述缸体的顶部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对称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两侧;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驱动轴;左夹钳,所述左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左铰链板,所述左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左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夹钳的中部;右夹钳,所述右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右铰链板,所述右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另一个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右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右夹钳的中部;所述左夹钳的夹紧端与所述右夹钳的夹紧端相对设置,所述油压缸用于驱动左夹钳和右夹钳夹紧或松开工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塞杆上升时左夹钳和右夹钳相向运动,即左夹钳与右夹钳之间的距离增大,可用于插在工件的孔或槽的内部夹紧工件,实现从工件的内部夹紧工件。活塞杆下降时左夹钳和右夹钳相对运动,即左夹钳和右夹钳之间的距离变小,可用于从工件的外部夹紧工件。进一步的,所述左夹钳和右夹钳的结构一致,所述左铰链板和右铰链板的结构一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进一步的,还包括球头杆,所述球头杆包括半球体和连接杆,所述半球体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球头杆分别固定在左夹钳的夹紧端和右夹钳的夹紧端,且所述球头杆相对设置或相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球头杆用于夹紧工件时进行准确的定位,可夹紧在工件的定位槽内,防止工件松脱或位置变化。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包括固定座和活塞座,所述活塞座位于所述固定座的底部,且所述活塞座小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滑动孔和活塞孔,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一上油孔和第二上油孔,所述第一上油孔与所述活塞孔的顶部相通,所述第二上油孔与所述活塞孔的底部相通,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设有第一下油孔和第二下油孔,所述第一下油孔与所述第一上油孔相通,所述第二下油孔与所述第二上油孔相通;所述活塞杆包括顶杆和活塞环,所述活塞环位于所述顶杆的底部,所述顶杆的顶部装有驱动轴,所述顶杆滑动插在所述滑动孔中,所述活塞环滑动插在所述活塞孔中;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密封固定在所述活塞孔的底部;堵头,所述堵头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上油孔和第二上油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多个油孔方便进油管路的设置。第一下油孔和第二下油孔方便与工作台上的油路相通,第一上油孔和第二上油孔方便安装复杂装置或从侧面进油。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为长方体,所述活塞座为圆柱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方体的固定总占用空间小,活塞座为圆形方便加工和插入到工作台上。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环的顶部设有上进油槽,所述活塞环的底部设有下进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油槽方便进油推动活塞环移动,避免活塞环堵住第一上油孔和第二上油孔导致无法进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向油压钳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夹紧可靠、能够从工件的内部或外部夹紧工件。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双向油压钳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双向油压钳的仰视图;图3是沿图2中C-C线的剖视图;图4是沿图2中D-D线的剖视图;图5是缸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活塞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左夹钳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双向油压钳,包括油压缸,油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活塞杆滑动插上缸体上;缸体的顶部设有转动座16,转动座16对称位于活塞杆的两侧;活塞杆的顶部设有驱动轴85;左夹钳5,左夹钳5的连接端通过轴铰接在驱动轴85上;左铰链板42,左铰链板42的一端通过轴铰接在其中一个转动座16上,左铰链板42的另一端通过轴铰接在左夹钳5的中部;右夹钳3,右夹钳3的连接端通过轴铰接在驱动轴85上;右铰链板41,右铰链板41的一端通过轴铰接在另一个转动座16上,右铰链板41的另一端通过轴铰接在右夹钳3的中部;左夹钳5的夹紧端与右夹钳3的夹紧端相对设置,油压缸用于驱动左夹钳5和右夹钳3夹紧或松开工件。活塞杆上升时左夹钳5和右夹钳3相向运动,即左夹钳5与右夹钳3之间的距离增大,可用于插在工件的孔或槽的内部夹紧工件,实现从工件的内部夹紧工件。活塞杆下降时左夹钳5和右夹钳3相对运动,即左夹钳5和右夹钳3之间的距离变小,可用于从工件的外部夹紧工件。左夹钳5和右夹钳3的结构一致,左铰链板42和右铰链板41的结构一致。使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还包括球头杆6,球头杆6包括半球体和连接杆,半球体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半球体与连接杆为整体结构,连接杆上设有螺纹。球头杆6分别固定在左夹钳5的夹紧端和右夹钳3的夹紧端,且球头杆6相对设置或相向设置。球头杆6用于夹紧工件时进行准确的定位,可夹紧在工件的定位槽内,防止工件松脱或位置变化。球头杆6相对设置时用于从工件的外部夹紧工件,球头杆相向设置时用于从工件的内部夹紧工件。缸体包括固定座1和活塞座2,活塞座2位于固定座1的底部,且活塞座2小于固定座1,固定座1的顶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滑动孔14和活塞孔13,固定座1的一侧设有第一上油孔11和第二上油孔12,第一上油孔11与活塞孔13的顶部相通,第二上油孔12与活塞孔13的底部相通,固定座1的底部设有第一下油孔17和第二下油孔18,第一下油孔17与第一上油孔11相通,第二下油孔18与第二上油孔12相通;活塞杆,活塞杆包括顶杆81和活塞环82,活塞环82位于顶杆81的底部,顶杆81的顶部装有驱动轴85,顶杆81滑动插在滑动孔14中,活塞环82滑动插在活塞孔13中;还包括底盖7,底盖7密封固定在活塞孔13的底部;堵头,堵头分别安装在第一上油孔11和第二上油孔12中。底盖7与活塞孔13之间装有密封圈。通过多个油孔方便进油管路的设置。第一下油孔17和第二下油孔18方便与工作台上的油路相通,第一上油孔11和第二上油孔12方便安装复杂装置或从侧面进油。固定座1为长方体,活塞座2为圆柱体。长方体的固定总占用空间小,活塞座2为圆形方便加工和插入到工作台上。活塞环82的顶部设有上进油槽83,活塞环82的底部设有下进油槽84。进油槽方便进油推动活塞环82移动,避免活塞环82堵住第一上油孔11和第二上油孔12导致无法进油。活塞环82上装有密封圈,滑动孔14内装有密封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油压钳,包括油压缸,所述油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缸体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缸体的顶部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对称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两侧;/n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驱动轴;/n左夹钳,所述左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n左铰链板,所述左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左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夹钳的中部;/n右夹钳,所述右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n右铰链板,所述右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另一个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右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右夹钳的中部;/n所述左夹钳的夹紧端与所述右夹钳的夹紧端相对设置,所述油压缸用于驱动左夹钳和右夹钳夹紧或松开工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油压钳,包括油压缸,所述油压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滑动插在所述缸体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缸体的顶部设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对称位于所述活塞杆的两侧;
所述活塞杆的顶部设有驱动轴;
左夹钳,所述左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
左铰链板,所述左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左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左夹钳的中部;
右夹钳,所述右夹钳的连接端铰接在所述驱动轴上;
右铰链板,所述右铰链板的一端铰接在另一个所述转动座上,所述右铰链板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右夹钳的中部;
所述左夹钳的夹紧端与所述右夹钳的夹紧端相对设置,所述油压缸用于驱动左夹钳和右夹钳夹紧或松开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油压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夹钳和右夹钳的结构一致,所述左铰链板和右铰链板的结构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油压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球头杆,所述球头杆包括半球体和连接杆,所述半球体固定在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球头杆分别固定在左夹钳的夹紧端和右夹钳的夹紧端,且所述球头杆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贤卜,李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瑞可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