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16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撑开机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该橡胶圈撑开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左侧销钉连接有放大器,所述安装架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所述安装架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位导柱。该橡胶圈撑开机构,采用顶出气缸提供撑开针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顶出限位机构将顶出气缸进行限位,通过撑开气缸提供动力,撑开限位机构将撑开气缸进行限位,通过撑开轨迹板把撑开气缸的动力转换为xy方向的弧度轨迹,从而完成橡胶圈的大小撑开大小灵活,可根据具体情况更换轨迹,满足不同需求,撑开大小可以管控,避免损坏产品,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调节方便,安装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
本技术涉及撑开机构
,具体为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
技术介绍
橡胶圈是由一个或几个零件组成的环形罩,固定在轴承的一个套圈或垫圈上并与另一套圈或垫圈接触或形成窄的迷宫间隙,防止润滑油漏出及外物侵入。橡胶圈在进行安装的时候,需要将橡胶圈撑开后,在进行安装,现在的橡胶撑开机构可以很好的进行撑开,但是撑开的时候,撑开的大小固定,不能适应不同大小的橡胶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撑开的大小灵活,适应不同大小的橡胶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左侧销钉连接有放大器,所述安装架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所述安装架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位导柱,所述移位导柱上固定安装有撑开限位机构,所述移位导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轨迹板,所述撑开轨迹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有无感应装置,所述顶出气缸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针,所述撑开轨迹板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缓冲,所述撑开限位机构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撑开气缸。为了装置能过驱动撑开针移动,作为本技术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气缸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顶出气缸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撑开针。为了使撑开针能过移动,作为本技术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轨迹板的顶部开设有与撑开针相匹配的移动通孔。为了使装置精度更准备,作为本技术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轨迹板为自制高精度轨迹板,精度为0.02mm。>为了使装置可以感应,作为本技术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进一步的,所述撑开轨迹板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有无感应装置相匹配的安装槽。为了切换装置可以将顶出气缸进行限位,作为本技术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进一步的,所述顶出气缸上固定安装有顶出限位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橡胶圈撑开机构,采用顶出气缸提供撑开针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顶出限位机构将顶出气缸进行限位,通过撑开气缸提供动力,撑开限位机构将撑开气缸进行限位,通过撑开轨迹板把撑开气缸的动力转换为xy方向的弧度轨迹,从而完成橡胶圈的大小撑开大小灵活,可根据具体情况更换轨迹,满足不同需求,撑开大小可以管控,避免损坏产品,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调节方便,安装维护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放大器;2、顶出气缸;3、移位导柱;4、撑开限位机构;5、撑开轨迹板;6、有无感应装置;7、撑开针;8、限位缓冲;9、撑开气缸;10、顶出限位机构;11、安装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包括安装架11,安装架11的左侧销钉连接有放大器1,安装架1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2,顶出气缸2上固定安装有顶出限位机构10,顶出气缸2的数目为两个,两个顶出气缸2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撑开针7,安装架1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位导柱3,移位导柱3上固定安装有撑开限位机构4,移位导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轨迹板5,撑开轨迹板5为精度为0.02mm自制高精度轨迹板,撑开轨迹板5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有无感应装置6相匹配的安装槽,撑开轨迹板5的顶部开设有与撑开针7相匹配的移动通孔,撑开轨迹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有无感应装置6,顶出气缸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针7,撑开轨迹板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缓冲8,撑开限位机构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撑开气缸9,采用顶出气缸2提供撑开针7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顶出限位机构10将顶出气缸2进行限位,通过撑开气缸9提供动力,撑开限位机构4将撑开气缸9进行限位,通过撑开轨迹板5把撑开气缸9的动力转换为xy方向的弧度轨迹,从而完成橡胶圈的大小撑开。在使用时,采用顶出气缸2提供撑开针7的上下移动提供动力,顶出限位机构10将顶出气缸2进行限位,通过撑开气缸9提供动力,撑开限位机构4将撑开气缸9进行限位,通过撑开轨迹板5把撑开气缸9的动力转换为xy方向的弧度轨迹,从而完成橡胶圈的大小撑开。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包括安装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的左侧销钉连接有放大器(1),所述安装架(1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2),所述安装架(1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位导柱(3),所述移位导柱(3)上固定安装有撑开限位机构(4),所述移位导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轨迹板(5),所述撑开轨迹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有无感应装置(6),所述顶出气缸(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针(7),所述撑开轨迹板(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缓冲(8),所述撑开限位机构(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撑开气缸(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圈撑开机构,包括安装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11)的左侧销钉连接有放大器(1),所述安装架(11)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顶出气缸(2),所述安装架(11)顶部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移位导柱(3),所述移位导柱(3)上固定安装有撑开限位机构(4),所述移位导柱(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轨迹板(5),所述撑开轨迹板(5)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有无感应装置(6),所述顶出气缸(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撑开针(7),所述撑开轨迹板(5)的后表面固定安装有限位缓冲(8),所述撑开限位机构(4)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撑开气缸(9)。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裕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丰达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