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横向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主动轮,所述旋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壳体、旋转杆、竖杆、主动轮、卡槽、把手、伸缩装置、活动杆、复位弹簧、旋转壳、限位板、旋转盘、卡杆、支撑杆、皮带、套管、从动轮、工件本体、定位套、旋钮、轴承套、螺纹孔、万向轮、压板、定位杆和螺纹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管式工件在焊接加工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的问题,该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具备方便调节管式工件加工角度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式工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部分管式工件在加工时需要对其进行钣金焊接,现有的管式工件在钣金焊接的过程中,基本都是直接放置在地面焊接,当需要更换工件的焊接角度时,还需要使用者手动旋转工件本体,才能进行角度的调节,直接接触工件本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工件的焊接处出现断裂的情况,从而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具备方便调节管式工件加工角度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管式工件在焊接加工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横向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主动轮,所述旋转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的右侧贯穿至壳体的外侧,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旋转壳,所述旋转壳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右端贯穿至旋转壳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所述旋转盘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旋转盘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壳体的右侧开设有与卡杆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的表面分别套设有轴承套和从动轮,所述轴承套的底部与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套管的内腔贯穿设有工件本体,所述套管的顶部设置有旋钮,所述旋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底部贯穿至套管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底部与工件本体的顶部紧密接触,所述压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顶部贯穿至套管的外侧,所述壳体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两个工件本体靠近定位套的一端均与定位套的内壁紧密接触。优选的,所述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皮带配合使用,所述卡槽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壳体的右侧。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壳体的底部,所述旋转壳内腔的侧面和限位板侧面均呈矩形,所述限位板靠近旋转壳内壁的一侧与旋转壳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套管的顶部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所述套管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关于螺纹孔呈中心对称,第二通孔与定位杆配合使用。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左侧与壳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所述伸缩装置的表面与壳体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的底部与压板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设置壳体、旋转杆、竖杆、主动轮、卡槽、把手、伸缩装置、活动杆、复位弹簧、旋转壳、限位板、旋转盘、卡杆、支撑杆、皮带、套管、从动轮、工件本体、定位套、旋钮、轴承套、螺纹孔、万向轮、压板、定位杆和螺纹杆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管式工件在焊接加工的过程中不方便调节角度的问题,该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具备方便调节管式工件加工角度的优点,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值得推广。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通孔,方便皮带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万向轮,方便该装置移动位置,通过设置螺纹孔,方便螺纹杆带动压板上下移动,通过设置第二通孔,方便定位杆安装并使用,通过设置定位杆,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压板出现自转的现象,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方便旋转杆与壳体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二轴承,方便伸缩装置与壳体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三轴承,方便螺纹杆与压板活动连接,通过设置限位板,起到限位的作用,限位板右侧的横截面积大于活动杆左侧的横截面积,避免活动杆从旋转壳的内腔脱离,通过设置竖杆和定位套,增加了工件本体在焊接时的稳定性,通过将限位板的侧面和旋转壳内腔的侧面设计成矩形,方便活动杆带动旋转壳旋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定位套和工件本体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定位套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套管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伸缩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壳体的局部右视图。图中:1壳体、2旋转杆、3竖杆、4主动轮、5卡槽、6把手、7伸缩装置、71活动杆、72复位弹簧、73旋转壳、74限位板、8旋转盘、9卡杆、10支撑杆、11皮带、12套管、13从动轮、14工件本体、15定位套、16旋钮、17轴承套、18螺纹孔、19万向轮、20压板、21定位杆、22螺纹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6,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9,万向轮19的数量为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壳体1的底部,通过设置万向轮19,方便该装置移动位置,壳体1的内腔横向活动连接有旋转杆2,旋转杆2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主动轮4,旋转杆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7,伸缩装置7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伸缩装置7包括旋转壳73,旋转壳7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74,通过设置限位板74,起到限位的作用,限位板73右侧的横截面积大于活动杆71左侧的横截面积,避免活动杆71从旋转壳73的内腔脱离,旋转壳73内腔的侧面和限位板74侧面均呈矩形,限位板74靠近旋转壳73内壁的一侧与旋转壳73的内壁滑动连接,通过将限位板74的侧面和旋转壳73内腔的侧面设计成矩形,方便活动杆71带动旋转壳73旋转,限位板7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71,活动杆71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72,活动杆71的右端贯穿至旋转壳7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8,旋转盘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旋转盘8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9,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与卡杆9配合使用的卡槽5,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支撑杆10的顶部设置有套管12,套管12的表面分别套设有轴承套17和从动轮13,轴承套17的底部与支撑杆10固定连接,主动轮4通过皮带11与从动轮13传动连接,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与皮带11配合使用,通过设置第一通孔,方便皮带11安装并使用,卡槽5的数量不少于四个,且均匀分布于壳体1的右侧,套管12的内腔贯穿设有工件本体14,套管12的顶部设置有旋钮16,旋钮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螺纹杆22的底部贯穿至套管12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压板20,旋转杆2的左侧与壳体1的连接处通过第一轴承活动连接,伸缩装置7的表面与壳体1的连接处通过第二轴承活动连接,螺纹杆22表面的底部与压板20的连接处通过第三轴承活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轴承,方便旋转杆2与壳体1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横向活动连接有旋转杆(2),所述旋转杆(2)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主动轮(4),所述旋转杆(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7),所述伸缩装置(7)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所述伸缩装置(7)包括旋转壳(73),所述旋转壳(7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74),所述限位板(7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71),所述活动杆(71)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72),所述活动杆(71)的右端贯穿至旋转壳(7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8),所述旋转盘(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旋转盘(8)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9),所述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与卡杆(9)配合使用的卡槽(5),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设置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的表面分别套设有轴承套(17)和从动轮(13),所述轴承套(17)的底部与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4)通过皮带(11)与从动轮(13)传动连接,所述套管(12)的内腔贯穿设有工件本体(14),所述套管(12)的顶部设置有旋钮(16),所述旋钮(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底部贯穿至套管(12)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压板(20),所述压板(20)的底部与工件本体(14)的顶部紧密接触,所述压板(2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1),所述定位杆(21)的顶部贯穿至套管(12)的外侧,所述壳体(1)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竖杆(3),所述竖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套(15),两个工件本体(14)靠近定位套(15)的一端均与定位套(15)的内壁紧密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工件加工用角度调节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横向活动连接有旋转杆(2),所述旋转杆(2)表面的两侧均套设有主动轮(4),所述旋转杆(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伸缩装置(7),所述伸缩装置(7)的右侧贯穿至壳体(1)的外侧,所述伸缩装置(7)包括旋转壳(73),所述旋转壳(73)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板(74),所述限位板(74)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71),所述活动杆(71)的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72),所述活动杆(71)的右端贯穿至旋转壳(73)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转盘(8),所述旋转盘(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旋转盘(8)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杆(9),所述壳体(1)的右侧开设有与卡杆(9)配合使用的卡槽(5),所述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顶部设置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的表面分别套设有轴承套(17)和从动轮(13),所述轴承套(17)的底部与支撑杆(10)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4)通过皮带(11)与从动轮(13)传动连接,所述套管(12)的内腔贯穿设有工件本体(14),所述套管(12)的顶部设置有旋钮(16),所述旋钮(1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22),所述螺纹杆(22)的底部贯穿至套管(12)的内腔并活动连接有压板(20),所述压板(20)的底部与工件本体(14)的顶部紧密接触,所述压板(20)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杆(21),所述定位杆(21)的顶部贯穿至套管(12)的外侧,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荣利,
申请(专利权)人:许昌商通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