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奕华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206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所述溶液混合提效机构包括混合筒、支架、第二旋转电机、搅拌杆、搅拌架、铲板、排出管、止水阀、料筒、过滤筒、链轮、链条、转动杆、上碾块、下碾块、通道、螺旋送料板、进料管、旋叶、滤筒、排水口和进水管,所述混合筒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溶液混合提效机构,通过第二旋转电机带动搅拌杆旋转,并通过链轮和链条的传动,带动两个转动杆移动转动,从而通过上碾块和下碾块配合,将修复剂碾碎,使修复剂可以和水快速混合,同时旋叶和滤筒配合,对水进行过滤,减少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过多影响混合后修复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影响植被的生长;在添加修复液前,一般需要先将修复剂和水充分混合后,在加入土壤修复装置内部,但是现有的对修复剂和水进行混合的装置,不能对修复剂进行研磨,使修复剂在与水混合时容易出现残留,同时没有对混合的水进行过滤,水中的杂质容易影响修复液的修复效果,降低了土壤修复的效率;但是目前在土壤修复时,对于一些污染严重的土壤修复时,直接在土地上修复,会影响修复的效果,同时容易对土地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对污染土壤的回收较为麻烦,容易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土壤的修复效果。本专利技术属于改进型专利技术,为申请人于自身自主研发产品基础上的的进一步改进(在先申请“2020107014142一种土壤修复生态保湿系统”),主要是在原有产品基础上集成了溶液混合提效机构,以进一步提高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进料管和进水管,将修复剂和水分别注入料筒内部和过滤筒内部;S2、通过上碾块和下碾块配合,将修复剂碾磨细致后,通过螺旋送料板均匀送入混合筒内部,同时通过旋叶和滤筒配合,对水进行过滤,排出水中的杂质后,通过排水口送入混合筒内部;S3、通过搅拌架对水和修复剂进行搅拌,使水和修复剂充分混合;S4、通过排出管将水和修复剂充分混合形成的修复液排出,分别送入净化箱和液体箱内部;S5、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通过深层土壤修复机构和浅层土壤修复机构对土壤进行修复;S6、同时通过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和土壤修复与排出机构配合,对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回收处理,提高土壤恢复的效率;S7、通过废气净化处理机构对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避免污染周围环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1、设置了溶液混合提效机构,通过第二旋转电机带动搅拌杆旋转,并通过链轮和链条的传动,带动两个转动杆移动转动,从而通过上碾块和下碾块配合,将修复剂碾碎,提高修复剂的溶解性,使修复剂可以和水快速混合,同时旋叶和滤筒配合,对水进行过滤,减少水中的杂质,避免杂质过多影响混合后修复液的效果,保证了修复液对土壤的修复效果,此外通过搅拌杆和搅拌架配合,方便对混合筒内部的水和修复剂进行搅拌,提高混合的效率,同时在修复液排出后,可以带动铲板旋转对混合筒内壁进行清理,保证混合筒内部的干净。2、设置了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通过定位销、限位块和限位槽的配合,方便对铲板的角度进行调整,从而根据实际的地面调整铲板的角度,使铲板与地面贴合,便于将被污染严重的土壤铲起,提高土壤收集的效率,增加土壤修复的效率,同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压力,同时通过转轴、输送带、转杆、皮带和传动齿轮配合,在车架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输送带转动,避免土壤在铲板上堆积,影响进料,提高了土壤收集的效率;通过旋转电机和输送绞龙配合,将土壤传输到破碎筒内部,并通过连接板和套筒配合,带动活动夹板旋转,使环形凸块沿着环形波纹槽转动,从而推动活动夹板沿着套筒上下移动,减少了活动夹板和固定夹板之间的距离,对土壤中的土块进行破碎,进而减少土块的体积,方便后续对土块进行处理,增加土壤修复的效率。3、设置了土壤修复与排出机构,通过内筒和保温层的配合,减少加热筒内部温度的外散,保证加热筒内部的温度,提高加热的效果,同时通过加热板和螺旋下料板配合,增加土壤在加热筒内部加热效果,从而使土壤中的有机物气化,并从通风管排出加热筒,实现对土壤的修复,此外带有热气的气体通过通风管排入保温层,提高余热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对加热筒的保温效果,提高土壤加热修复的效率;另外修复好的土壤,通过排出口送入筛分槽内部,通过固定块、弧形槽和椭圆板的配合,在车架移动的同时,带动筛板上下振动,方便将修复的土壤筛下,使修复的土壤均匀的撒在土地上,方便土壤恢复使用,另外通过支撑弹簧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筛板筛分的效果,保证土壤筛洒的均匀性。4、设置了深层土壤修复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螺杆匀速旋转,使螺杆通过推动套管匀速旋转移动,从而带动钻杆沿着固定柱匀速旋转下降,方便钻杆钻入土地内部,同时通过连接管将液体箱内部的修复液排入储水槽内部,并通过储水槽内部的出水口,方便将修复液注入土地深层,进而方便对土地深层的土壤进行修复,增加土壤深层的养分和湿度,保证植被的生长,提高了装置的便捷性。5、设置了浅层土壤修复机构,通过导轮、张紧弹簧和传动带配合传动,使车架在移动的同时带动齿辊旋转,并通过皮带的配合,使两个齿辊一同转动,从而使喷头喷洒出来的修复液,可以均匀的被土壤接收,提高了土壤与修复液的吸收效果,保证了土壤可以充分吸收修复液的水份和养分,增加了土壤的湿润性和营养,此外转动丝杆,使丝杆带动卡块沿着卡槽移动,调整了活动板和齿辊的高度,方便根据实际土地的情况调整齿辊,使齿辊与地面贴合,保证对土壤反转的效果,并且在不使用时,方便对齿辊进行收纳放置,避免影响装置的移动。6、设置了废气净化处理机构,通过排气管将方便将保温层内部换热后的废气排入净化箱内部,并通过净化腔室内部的溶液,对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中和反应,去除废气中的有害物,同时通过出气管将废气排出,并通过塞盖内部滤网的夹层中的活性炭进一步对气体进行过滤,提高过滤的效果,避免废气排出空气中污染周围的环境。综上所述,通过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土壤进行回收修复,提高修复的效果,同时通过土壤修复与排出机构和废气净化处理机构配合,将修复好的土壤均匀的洒在原来的土地上,方便了土壤的使用,提高装置的便捷性,并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后排出,保证装置的环保性;通过深层土壤修复机构和浅层土壤修复机构,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提高了装置的适应性,对土壤进行喷洒修复液,提高土壤的养分的同时保证土壤的湿润度,增加土壤修复的效果,提高植被在土壤上的生长效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溶液混合提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搅拌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碾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滤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加热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滚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铲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内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图8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活动夹板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通过进料管(1518)和进水管(1522),将修复剂和水分别注入料筒(1509)内部和过滤筒(1510)内部;/nS2、通过上碾块(1514)和下碾块(1515)配合,将修复剂碾磨细致后,通过螺旋送料板(1517)均匀送入混合筒(1501)内部,同时通过旋叶(1519)和滤筒(1520)配合,对水进行过滤,排出水中的杂质后,通过排水口(1521)送入混合筒(1501)内部;/nS3、通过搅拌架(1505)对水和修复剂进行搅拌,使水和修复剂充分混合;/nS4、通过排出管(1507)将水和修复剂充分混合形成的修复液排出,分别送入净化箱(702)和液体箱(801)内部;/nS5、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通过深层土壤修复机构(8)和浅层土壤修复机构(9)对土壤进行修复;/nS6、同时通过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4)和土壤修复与排出机构(6)配合,对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回收处理,提高土壤恢复的效率;/nS7、通过废气净化处理机构(7)对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避免污染周围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进料管(1518)和进水管(1522),将修复剂和水分别注入料筒(1509)内部和过滤筒(1510)内部;
S2、通过上碾块(1514)和下碾块(1515)配合,将修复剂碾磨细致后,通过螺旋送料板(1517)均匀送入混合筒(1501)内部,同时通过旋叶(1519)和滤筒(1520)配合,对水进行过滤,排出水中的杂质后,通过排水口(1521)送入混合筒(1501)内部;
S3、通过搅拌架(1505)对水和修复剂进行搅拌,使水和修复剂充分混合;
S4、通过排出管(1507)将水和修复剂充分混合形成的修复液排出,分别送入净化箱(702)和液体箱(801)内部;
S5、根据土壤实际情况,通过深层土壤修复机构(8)和浅层土壤修复机构(9)对土壤进行修复;
S6、同时通过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4)和土壤修复与排出机构(6)配合,对污染严重的土壤进行回收处理,提高土壤恢复的效率;
S7、通过废气净化处理机构(7)对土壤修复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净化,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S1-S3均是在溶液混合提效机构(15)内部完成,溶液混合提效机构(15)包括混合筒(1501)、支架(1502)、第二旋转电机(1503)、搅拌杆(1504)、搅拌架(1505)、铲板(1506)、排出管(1507)、止水阀(1508)、料筒(1509)、过滤筒(1510)、链轮(1511)、链条(1512)、转动杆(1513)、上碾块(1514)、下碾块(1515)、通道(1516)、螺旋送料板(1517)、进料管(1518)、旋叶(1519)、滤筒(1520)、排水口(1521)和进水管(1522);
所述混合筒(1501)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架(1502),所述混合筒(1501)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电机(1503),所述第二旋转电机(1503)输出轴连接有搅拌杆(1504),且搅拌杆(1504)底端贯穿混合筒(1501)顶端,所述搅拌杆(1504)外端对应混合筒(1501)内部位置处等距固定连接有搅拌架(1505),且搅拌架(1505)另一端固定连接有铲板(1506),所述混合筒(1501)外端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排出管(1507),且排出管(1507)顶端转动连接有止水阀(1508);
所述混合筒(1501)顶端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料筒(1509),且混合筒(1501)顶端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过滤筒(1510),所述料筒(1509)、过滤筒(1510)和搅拌杆(1504)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链轮(1511),且链轮(1511)外端套接有链条(1512),所述料筒(1509)内部和过滤筒(1510)内部对应链轮(1511)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13),位于所述料筒(1509)内部的所述转动杆(1513)外端固定连接有上碾块(1514),且料筒(1509)内壁对应上碾块(1514)底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下碾块(1515),所述下碾块(1515)中部位置处开设有通道(1516),所述转动杆(1513)对应通道(1516)内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螺旋送料板(1517),所述料筒(1509)外端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料管(1518);
位于所述过滤筒(1510)内部的所述转动杆(1513)外端等距固定连接有旋叶(1519),且过滤筒(1510)内部对应旋叶(1519)外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滤筒(1520),所述过滤筒(1508)底端对应滤筒(1510)中部位置处开设有排水口(1521),所述过滤筒(1510)外端顶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5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S4-S7均是在土壤修复装置上完成,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车架(1),且车架(1)一端固定连接有挂环(14),所述车架(1)底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座(2),两个所述固定座(2)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滚轮(3),一个所述固定座(2)内部安装有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4);
所述车架(1)顶端固定连接有加热筒(5),且所述加热筒(5)内部嵌入安装有土壤修复与排出机构(6);
所述加热筒(5)外端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废气净化处理机构(7);
所述车架(1)顶端对应加热筒(5)另一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深层土壤修复机构(8);
所述车架(1)顶端边侧位置处连接有喷洒箱(10),所述喷洒箱(10)顶端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抽水泵(11),所述抽水泵(1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抽水泵(11)顶端固定连接有抽水管(12),所述喷洒箱(10)底端等距固定连接有喷头(13),且车架(1)底端对应喷洒箱(10)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浅层土壤修复机构(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搅拌的土壤修复生态保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收集和破碎机构(4)包括槽口(401)、储料箱(402)、斜导板(403)、铲板(404)、转轴(405)、输送带(406)、转杆(407)、皮带(408)、传动齿轮(409)、限位槽(410)、限位块(411)、定位销(412)、连接板(413)、上料管(414)、破碎筒(415)、旋转电机(416)、连接杆(417)、输送绞龙(418)、横板(419)、套筒(420)、活动夹板(421)、固定夹板(422)、固定环(423)、环形凸块(424)和环形波纹槽(425);
一个所述固定座(2)一端开设有槽口(401),所述槽口(401)内部边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储料箱(402),且储料箱(402)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斜导板(403),所述槽口(401)内部对应储料箱(402)顶部位置处转动连接有铲板(404),所述铲板(404)内部通过转轴(405)套接有输送带(406),所述固定座(2)外端对应转轴(405)位置处分别转动连接有转杆(407),且一个所述转杆(407)外端与滚轮(3)内壁轴承外端均套接有皮带(408),两个所述转杆(407)外端对应皮带(408)外侧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409);
所述储料箱(402)底端开设有限位槽(410),所述限位槽(410)内部滑动连接有限位块(411),且限位块(411)两端均通过定位销(412)与储料箱(402)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411)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13),且连接板(413)贯穿储料箱(402)与铲板(404)底端转动连接;
所述车架(1)底端对应储料箱(402)中部位置处固定连接有上料管(414),所述加热筒(5)顶端固定连接有破碎筒(415),所述上料管(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奕华
申请(专利权)人:潘奕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