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液上胶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10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液上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上胶槽本体,所述上胶槽本体上开设有若干进胶口和回流口,所述上胶槽内部设置有若干呼吸装置,其中,所述上胶槽的底部安装了螺杆装置,所述螺杆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上胶槽本体的内侧底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旋转安装有若干叶片和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在生产高粉料、低胶液粘度的产品时胶槽中无粉料沉降现象;有效提升胶水稳定性,保证产品性能稳定性与一致性;能够生产低粘度胶液,解决生产薄型PP外观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液上胶槽
本技术属于胶液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液上胶槽。
技术介绍
随着5G的飞速发展,5G产品对基础材料的可靠性、稳定性、一致性等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苛,同时也是对CCL行业制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5G基础材料为了满足产品电性能的需求,配方组分中粉料的含量比例逐步提高,有的甚至达到70%以上,在调胶、上胶过程中,胶液中的粉料很容易出现沉降现象,尤其是在上胶时胶槽中,由于胶水处于半静止状态,粉料逐步沉降,导致胶槽表面和底部的胶液粉料含量差异大,从而影响上胶PP中的组分一致性,进一步影响CCL基材的成分一致性,导致电性能等性能的稳定性,从而影响5G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而现有技术当中主要通过如下的方法提升胶槽胶液稳定性,但多多少少也存在一些问题:1.提升胶水的粘度,缓解胶水粉料沉降速率,但无法适用全部胶系且会引起其他工艺问题;2.加大进胶量,但易引起半固化片外观问题等;3.间隔一段时间更换新胶液,并进行清洁,间断生产,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液上胶槽。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胶液上胶槽,包括:一上胶槽本体,所述上胶槽本体上开设有若干进胶口和回流口,所述上胶槽内部设置有若干呼吸装置,其中,所述上胶槽的底部安装了螺杆装置,所述螺杆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上胶槽本体的内侧底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旋转安装有若干叶片和挡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进胶口为沿所述上胶槽本体两侧相对开设的若干组进胶口。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和挡板为沿所述螺杆两侧对称安装的若干组叶片和挡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呼吸装置为呼吸轮或呼吸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结构在生产高粉料、低胶液粘度的产品时胶槽中无粉料沉降现象;有效提升胶水稳定性,保证产品性能稳定性与一致性;能够生产低粘度胶液,解决生产薄型PP外观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图2为效果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胶液上胶槽100,包括用来上胶的上胶槽本体110,上胶槽本体110上开设有若干进胶口111和回流口112。进胶口111为沿上胶槽本体110两侧相对开设的若干组进胶口111。上胶槽110的内部设置有若干呼吸轮或呼吸辊120,上胶槽110的底部安装了螺杆装置130,螺杆装置130包括了沿上胶槽110的水平方向安装在上胶槽本体110的内侧底部113处的螺杆131,螺杆131上旋转安装有若干叶片132和挡板133。叶片132和挡板133为沿螺杆131两侧对称安装的若干组叶片132和挡板133。效果实施例生产高粉料含量(大于50%)、低粘度(12S)胶液,胶液极性低,粉料极易沉降板结,开启传动螺杆装置,胶槽底部胶水一直处于搅拌状态,生产12h后无粉料沉降、无死角现象,基材的电性能一致性很好。下图为测试样品取样位置及测试结果如图2和表1。表1如表1所示,取大板不同位置测试电性能,证明使用本技术的上胶槽100的稳定性很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液上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上胶槽本体,所述上胶槽本体上开设有若干进胶口和回流口,所述上胶槽内部设置有若干呼吸装置,其中,所述上胶槽的底部安装了螺杆装置,所述螺杆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上胶槽本体的内侧底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旋转安装有若干叶片和挡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液上胶槽,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上胶槽本体,所述上胶槽本体上开设有若干进胶口和回流口,所述上胶槽内部设置有若干呼吸装置,其中,所述上胶槽的底部安装了螺杆装置,所述螺杆装置包括沿水平方向安装在所述上胶槽本体的内侧底部的螺杆,所述螺杆上旋转安装有若干叶片和挡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川黄伟唐宏祥席奎东粟俊华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南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