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0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器,电净化模块包括:多个电净化单元,电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极板,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至少一个安装杆,包括穿过对应的安装通孔的杆本体,及间隔设于杆本体上的多个凸块,每相邻的两个电净化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凸块;杆本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极板运动,凸块在杆本体的带动下具有适于通过安装通孔的第一状态,及与安装通孔的孔壁抵接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杆本体上设置多个凸块,只需先使凸块处于第一状态,将杆本体依次穿过各个电净化模块的极板,再使凸块切换至第二状态,即可实现对各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之间的安装和按照预设间距定位,极大地提高了电净化模块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电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净化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净化技术主要利用高压电场对空气进行电离,让空气中的颗粒物带电,在电场作用下让颗粒物吸附在电净化模块的接地极上,从而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达到净化的目的。电净化技术无HEPA(高效空气过滤器)、活性碳等过滤装置,对PM2.5颗粒物2小时内净化率可达99.9%;无药剂、紫外、高温、辐射等却能消毒杀菌,2小时内消毒杀菌率达99%。总的来说,电净化空气净化器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无耗材的空气净化技术,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现有的电净化空气净化器包括电净化模块,电净化模块一般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内的多个间隔设置的电净化单元,根据电净化单元中电极种类的不同,电净化模块可分为两极式和三极式,两极式电净化模块的电净化单元包括高压极和接地极,三极式电净化模块的电净化单元包括高压极、排斥极和接地极。其中,接地极和排斥极均为极板的结构形式。为了使各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之间维持在预设间距,现有的电净化模块中,通常通过在相邻两个电净化单元之间设置垫片,来保证各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之间的间距。具体地,是采用多个光杆,在各个光杆上先套上一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然后再套上一个垫片……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所有电净化单元的安装。这样重复的安装,导致装配效率非常低,生产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净化模块装配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配效率的电净化模块及空气净化器。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净化模块,包括:多个电净化单元,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极板,所述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至少一个安装杆,包括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的杆本体,及间隔设于所述杆本体上的多个凸块,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块;所述杆本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极板运动,所述凸块在所述杆本体的带动下具有适于通过所述安装通孔的第一状态,及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壁抵接的第二状态。每个所述凸块在所述杆本体轴向上的长度相等。每相邻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在所述杆本体轴向上的凸块数量相等。各个所述凸块在所述杆本体的任一横截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所述安装杆在设有所述凸块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安装通孔的横截面形状一致。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杆本体的至少一侧。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杆本体的两侧,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凸块。所述安装通孔包括主体部,及相对设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让位部;所述杆本体为横截面呈圆形的轴体结构,所述杆本体插置于所述主体部中,并适于在所述主体部中转动,所述凸块由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安装通孔。所述安装杆具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极板的一端,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极板的另一端。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极板,至少一个极板为接地极,至少一个极板为高压极或排斥极,且每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中所述接地极与所述高压极或所述排斥极的数量比为1:1。所述安装杆为绝缘体,所述接地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高压极或所述排斥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电净化模块还包括: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体杆和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第一导体杆上的多个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导体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一套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并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第二导电组件,包括第二导体杆和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第二导体杆上的多个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导体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所述第二套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孔径并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还包括壳体,所述电净化单元通过所述安装杆安装于所述壳体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上述的电净化模块。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包括:多个电净化单元,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极板,所述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至少一个安装杆,包括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的杆本体,及间隔设于所述杆本体上的多个凸块,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块;所述杆本体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极板运动,所述凸块在所述杆本体的带动下具有适于通过所述安装通孔的第一状态,及与所述安装通孔的孔壁抵接的第二状态。在安装时,先使凸块处于第一状态,杆本体带动各个凸块依次穿过各个安装通孔,当每相邻两个电净化单元之间均设有凸块后,对杆本体施加外力,使杆本体相对于极板运动,进而带动杆本体上的凸块切换至第二状态,凸块无法再通过安装通孔,使得杆本体无法再相对于极板沿轴向运动,凸块被稳定限位在相邻的两个电净化单元之间,从而在完成对各个极板的组装的同时,可以实现相邻的两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之间按照预设间距定位。本技术的电净化模块,通过在杆本体上设置多个凸块,只需要先使凸块处于第一状态,将杆本体依次穿过各个电净化模块的极板,再使杆本体相对于极板运动带动凸块切换至第二状态,即可实现对各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之间的安装和按照预设间距定位,比起现有的安装一个垫片再安装一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安装一个垫片再安装一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直至完成所有电净化单元的极板的安装,极大地提高了电净化模块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2.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各个所述凸块在所述杆本体的任一横截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即,使各个凸块在杆本体的轴向上位于同一列,这样既可以便于加工成型,又能够便于操作。3.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所述凸块设于所述杆本体的两侧,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凸块。这样可以使凸块对相邻两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之间的限位更加稳定,从而获得更好的装配效果。4.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所述安装通孔包括主体部,及相对设于所述主体部两端的让位部;所述杆本体为横截面呈圆形的轴体结构,所述杆本体插置于所述主体部中,并适于在所述主体部中转动,所述凸块由所述让位部通过所述安装通孔。当需要使杆本体依次穿过各个安装通孔时,只需转动杆本体,使凸块与让位部相对,然后使杆本体沿轴向运动,便可依次穿过各个安装通孔;当每相邻的两个电净化单元之间均设置有凸块之后,转动杆本体,使凸块与让位部错位,凸块便会抵接在安装通孔的孔壁上,从而实现相邻两个电净化单元的极板的限位。5.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所述安装杆具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极板的一端,至少一个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极板的另一端。这样可以对各个电净化单元之间进行更加稳定的安装。6.本技术提供的电净化模块,所述安装杆为绝缘体,所述接地极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高压极或所述排斥极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电净化模块还包括:第一导电组件,包括第一导体杆和可拆卸套设于所述第一导体杆上的多个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导体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n多个电净化单元,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极板(1),所述极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2);/n至少一个安装杆,包括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2)的杆本体(3),及间隔设于所述杆本体(3)上的多个凸块(4),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块(4);所述杆本体(3)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极板(1)运动,所述凸块(4)在所述杆本体(3)的带动下具有适于通过所述安装通孔(2)的第一状态,及与所述安装通孔(2)的孔壁抵接的第二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净化单元,所述电净化单元包括至少一个极板(1),所述极板(1)上设有至少一个安装通孔(2);
至少一个安装杆,包括穿过对应的所述安装通孔(2)的杆本体(3),及间隔设于所述杆本体(3)上的多个凸块(4),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凸块(4);所述杆本体(3)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所述极板(1)运动,所述凸块(4)在所述杆本体(3)的带动下具有适于通过所述安装通孔(2)的第一状态,及与所述安装通孔(2)的孔壁抵接的第二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凸块(4)在所述杆本体(3)轴向上的长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每相邻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在所述杆本体(3)轴向上的凸块(4)数量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凸块(4)在所述杆本体(3)的任一横截面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互相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杆在设有所述凸块(4)处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安装通孔(2)的横截面形状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设于所述杆本体(3)的至少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4)设于所述杆本体(3)的两侧,且每相邻的两个所述电净化单元之间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凸块(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净化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通孔(2)包括主体部(21),及相对设于所述主体部(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协罗汉兵赵琛吴若虞劳承云潘海元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