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在制备创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02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肽在制备创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多肽的药物对动物的烧烫伤模型和创伤模型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是一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且治疗烧烫伤有效、安全低毒、质量可控的创新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肽在制备创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具体地指一种多肽在制备创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介绍
创伤是由外部因素导致人体组织或器官损害,如机械、高温、寒冷、电流、放射线、酸、碱、毒气、毒虫等。常见的创伤交通创伤、坠落伤、机械伤、锐器伤、跌伤、火器伤等。烧烫伤按深度,一般分为Ⅰ度烧伤、浅Ⅱ度烧伤、深Ⅱ度烧伤、Ⅲ度烧伤及Ⅳ度烧伤。其中,Ⅰ度烧伤仅伤及表皮的一部分,但生发层健在,因而增殖再生能力活跃,常于3~5天内愈合,不留瘢痕。浅Ⅱ度烧伤,伤及整个表皮和部分乳头层,由于生发层部分受损,上皮的再生有赖于残存的生发层及皮肤附件,如汗腺及毛囊的上皮增殖。深Ⅱ度烧伤,烧伤深及真皮乳头层以下,但仍残留部分真皮及皮肤附件,愈合依赖于皮肤附件上皮,特别是毛囊突出部内的表皮祖细胞的增殖。Ⅲ度烧伤,又称焦痂性烧伤,一般指全程皮肤的烧伤,表皮、真皮及皮肤附件全部毁损,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Ⅳ度烧伤,烧伤深及肌肉、骨骼甚至内脏器官,创面修复依赖于手术植皮或皮瓣修复,严重者需截肢。现有针对烧烫伤及较深的创口治疗中常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外用溶液(Ⅰ)),湿润烫伤膏等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肽在制备创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多肽为现有药物,其序列为甲硫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多肽在制备烧烫伤药物中的用途;以及上述多肽在制备创伤药物中的用途。优选地,上述多肽在制备烧烫伤药物或创伤药物时候,所述多肽在所制备药物中的含量≥0.01%wt。实验数据显示含量≥0.01%wt时就有效果,随着含量增加效果提升,0.1%wt时的含量效果较好,超过该含量值后,效果差异性减弱。N15多肽在治疗烫伤过程中显示出能够抑制疤痕增生,修复皮肤损伤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含本专利技术多肽的药物对动物的烧烫伤模型和创伤模型治疗效果好、毒副作用小,是一个具有良好开发前景,且治疗烧烫伤有效、安全低毒、质量可控的创新药物。附图说明图1为动物实验1中烧烫伤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物组治疗前后对比照片。图2为动物实验1中烧烫伤造模成功后软膏组治疗前后对比照片。图3为动物实验1中烧烫伤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物组与阳性对照HE病理的图片。图4为动物实验1中烧烫伤造模成功后软膏组与软膏对照组HE病理的图片。图5为动物实验2中皮肤创伤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物组治疗后对比照片。图6为动物实验2中皮肤创伤伤造模成功后软膏组治疗后对比照片。图7为动物实验2中皮肤创伤造模成功后阳性药物组与阳性对照HE病理的图片。图8为动物实验2中皮肤创伤伤造模成功后凝胶组与凝胶对照组HE病理的图片。图9为病例1中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多肽药物使用前的照片和使用后的照片对比。图10为病例2中患者使用本专利技术多肽药物使用前的照片和使用后的照片对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采用的试剂或产品,未标明出处的均为市售,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液体药剂一种多肽制备的治疗创伤的药物,其为(液体)制剂,包括以下原料:多肽原料药和生理盐水。具体制备方法为:将多肽原料药按重量计0.1%的量和生理盐水溶解即可。实施例2:软膏药剂一种多肽制备的治疗创伤的药物,其为软膏剂型,包括多肽原料药,甘油,硬脂酸,羟苯乙酯,矿脂和水等;其中多肽的含量是0.1%wt。具体制备时,将甘油,硬脂酸,羟苯乙酯和矿脂加热溶解,搅拌均匀,得到油相。多肽原料药和水溶解后缓慢加入油相中,按同一方向随加随搅,不断搅拌至冷凝即得。实施例3:凝胶药剂一种多肽制备的治疗创伤的药物,其为凝胶剂型,包括多肽原料药,水、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及交联剂的共聚物;其中多肽的含量是0.1%wt。具体制备时将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及交联剂的共聚物和多肽原料药分别加水溶解,将两种溶液分别缓缓倒入不同的模具中,在无菌环境中,将甲基丙烯酸羟基酯及交联剂的共聚物水凝胶置于药物活性成分水溶液中至水溶液完全被水凝胶吸收,即得产物。以上实施例1~3是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多肽药物的制备方法和具体的剂型所列举的案例,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范围的限定。该药物中多肽的含量及剂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下将通过实验例验证实施例1~3所制得药剂的对创伤和烧烫伤的治疗功能。通过建立大鼠烧烫伤模型或大鼠创伤模型来评估含多肽药物的药效作用。动物实验1实验目的:研究本专利技术含多肽药物对烫伤的治疗效果实验药物:实施例2中的多肽软膏;市场上购买的重组人表皮因子凝胶(酵母),桂林华诺威基因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20111。实验动物:SD大鼠,雌雄各半,200g±10g。造模方案:大鼠背部实验前一天用10%硫化钡脱毛,烫伤前腹腔注射麻醉,采用恒温恒压烫伤仪造模,烫伤后立即腹腔注射乳酸林格氏液5ml抗休克。造模成功的标准:烫伤局部表皮消失,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皮下组织水肿,真皮、皮下组织中可见急慢性炎细胞浸润,为深II度烫伤。动物分组:总共8只SD大鼠软膏组(实施例2多肽软膏)4只:雌雄各半,双侧烫伤,烫伤后一侧进行给药,一侧做对照。阳性药物对照组(重组人表皮因子凝胶)4只:雌雄各半,双侧烫伤,烫伤后一侧进行给药,一侧做对照。建模:动物准备:大鼠后背部剃毛后采用10%硫化钠溶液脱毛,24小时后确认脱毛区域无损伤。致伤仪器:恒温恒压烫伤仪。烫伤仪参数:接通220v交流电,致伤温度调至80℃,致伤压力为烫伤棒自重0.5kg。烫头面积2.5cm2。烫伤时间分别为8s。致伤部位:大鼠后肢股骨上端为中心点,每侧各制作一个烧伤创面,左右对称。致伤过程:先设定好烫伤温度、压力及时间,调整好动物的体位及致伤处皮肤的平整度,烫伤棒垂直与皮肤表面接触,烫伤仪倒数计时器自动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计时器响起,迅速将烫伤棒撤离皮肤表面。给药方式:软膏组一侧每天涂抹二次软膏,涂抹覆盖烫伤创面,连续涂抹14天。另一侧不做任何处理。阳性药物组:一侧按照药物说明书给药。另一侧不做任何处理。按方案给药治疗14天后,处死动物,取病变部位做HE染色。观察指标:1.14天后观察与愈合率。愈合率=愈合面积/创伤初始面积*100%2.病理进行HE染色,40倍拍照。实验结果1、拍照观察结果按方案给药治疗14天后,各种的愈合情况如图1~2所示,由图可知多肽乳膏给药组高于阳性药物组,结果提示,多肽乳膏可明显促进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2、HE病理染色结果按方案给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肽在制备烧烫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多肽是一个具有15个氨基酸的短肽,其序列为甲硫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肽在制备烧烫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多肽是一个具有15个氨基酸的短肽,其序列为甲硫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甲硫氨酸-天门冬氨酸-脯氨酸。


2.一种多肽在制备创伤药物中的用途;所述多肽是一个具有15个氨基酸的短肽,其序列为甲硫氨酸-脯氨酸-酪氨酸-丝氨酸-苏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献民孙项李朝兴高洁况修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益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