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收集雨伞上雨水的多种杂异形弹性盛水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97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之特征:弹性盛水容器(W)包括:其壁厚实的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包括似锥形轮廓或似直筒形轮廓或似其它异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形式且又是分别以单独的或相互组合的最终结构形成;所述的似各种外形轮廓的容器体在当伞面(5)自然展开遮雨时,能够致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对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给弹压住;当弹性盛水容器(W)着地处于收集向下滑落的雨水使用时,向上张口(V)最上的一圈褶皱面(4)也会展开收集向下滑滴的雨水并将其引向暂时储存的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收集雨伞上雨水的多种杂异形弹性盛水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收集雨伞上雨水的多种杂异形弹性盛水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雨伞,在遮雨使用之后,一旦放置时,其伞面上的雨水将会缓缓地往下滑滴下来,若没有专用的收集该滑滴下来雨水容器或地方位置,如何处理该滑滴下来雨水,将是一件非常令人烦恼的事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令人烦恼”的事宜。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力争让雨伞的本身通过增设不会雨伞使用功能的附加收集雨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协助解决上述“令人烦恼”的事宜,即其前提是:不能影响由于雨伞在遮雨行走必然造成的晃动而会影响使用时的舒适程度以及在收集雨伞往下滑滴雨水的过程中不会有外漏收集雨水现象的发生;同时,在兼顾了外观结构涉及多样化或美观度的情况下又能够兼顾了在其结构处理上的例如与专利技术名称中所述的“弹性”有关的由多重褶皱结构而形成的影响结构质量的可靠程度问题的发生。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由于让雨伞上能够便携一种专用于收集伞面上向下滑滴雨水的装置,这就为解决上述的“令人烦恼”的事宜以及不会发生由此而又涉及到的上述诸相关问题的发生均创造了条件。附图说明图1示意了弹性盛雨水容器的第一实施例的似锥形轮廓结构(由多个直径大小不等的水平褶皱型且呈倾斜排列轮廓而形成)。图2示意了弹性盛雨水容器的第二实施例的似异形轮廓结构(由单个水平褶皱型与二个垂直褶皱型的两组部分衔接叠加而形成)。图3示意了上述两种结构的使用放置(例如:靠墙来依托)状态。W:由号件1至4构成的弹性盛雨水容器;M:由号件5与6构成的雨伞;V:弹性盛雨水容器的喇叭形对外张口;H:当雨伞展开遮雨使用时构成弹性盛雨水容器的水平褶皱部分的高度;h:构成弹性盛雨水容器的U型套筒伸入至水平褶皱部分衔接后的的深度;P:螺钉(例如:可以取用不锈钢自攻螺丝钉等类型;1:U型套筒;2:衔接套环;3:褶皱;4:褶皱面;5:伞面;6:伞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实现上述的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一、本专利技术的结构要求:弹性盛水容器W的结构包括:壁厚实的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包括似锥形轮廓或似直筒形轮廓或似其它异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形式且又是分别以单独的或相互组合的最终结构形式构成。所述的似各种外形轮廓的容器体中,能够垂直伸缩的结构在自然展开时的高度H大于伸入到弹性盛水容器W内部的U型套筒1部分的深度h,并以此致使:当不使用弹性盛水容器W时,但却让雨伞M中位于伞杆6上顶部的伞面5被撑开用于遮雨时,将会迫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并让在上的弹性盛水容器W很自然地将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给牢牢地弹压住。——此举之目的在于:当人们撑开雨伞M遮雨步行的过程中,不会由于人体的晃动而让设置在构成雨伞M的伞杆6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也会随之晃动,以此主要是避免让人体产生不适的感觉,以及不会影响弹性盛水容器W的寿命。所述的弹性盛水容器W当它着地位于下方收集雨水使用时,临近向上张口的由褶皱面4所形成的一圈水平仰视线与对应的构成雨伞M的伞面5在松散收拢后由所有的伞面5垂向外褶皱部位所形成的一圈等高度的轮廓位置均处于相互的接触状态,以此确保:从在下的喇叭形对外张口V中就能够收集到全部的由伞面5上往下滑滴下来的雨水并予以暂时储存在弹性盛水容器W内。——当让人手稍许用力在伞杆6上撑开伞面5遮雨时,应该不会因为增加了弹性盛水容器W而造成难以依靠手力或很费力才能够实施撑开伞面5的过程。——至此,不看不难看出:本专利技术中的关键结构,即弹性盛水容器W的权利要求范围将囊括了许多种结构型式,甚至也包括了本说明书附图中没有示意的最简单的仅仅由多个水平褶皱3形成的似“直筒型”轮廓的外形结构型式。二、弹性盛水容器W配用雨伞的衔接安装方法:弹性盛水容器W倒扣在展开的伞面5顶部时,确保它对该伞面3具有弹性压力的前提下的衔接安装方法有两种:(一)首先,截去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的U型套筒1端部的封口,将构成雨伞M的伞杆6的上顶部段穿越上述的U型套筒1,并通过黏胶或/和横向钉嵌入的钉子将该前述两者的接触部位实施牢固定位。——两者的衔接定位均应该顾及达到防水密封的常规要求,上述两者的衔接安装部位具体可见图1的示意。——长单杆伞的伞杆6外露于伞面5上顶部段一般较长,较适合于上述的方法衔接安装,黏胶最好采用适合于木料、塑料与金属相互黏合的环氧类胶充当。或者:壁厚实的(二)首先,在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的U型套筒1封口底面对准构成雨伞M的伞杆6的上顶部,通过螺钉P以穿越该U型套筒1封口底面的方式再与该伞杆6的上顶部拧紧实施牢固定位。——上述两者的衔接安装部位具体可见图2的示意。——折叠伞至少由几根不同粗细的短伞杆6组成,其中在上的粗伞杆6外露于伞面5的上顶部部分极短或者几乎为零(不存在),较适合于上述方法衔接安装如下;由于其粗伞杆6的顶部金属平面较薄,最好的方法是采用作为螺钉P的不锈钢自攻型螺钉P穿过U型套筒1封口底面再直接扎进伞杆6的顶部实施拧紧定位即可;通常情况下,应该在螺钉P的钉帽与伞杆6之间根据需要增加常规的各类垫圈,这些属于常规现有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就不多说明了。以上的衔接安装方法是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结合而言的,在此说明一点,涉及本专利技术配用雨伞M的衔接安装方法可有多种多样,然而,最理想的方案是将本专利技术与普通折叠伞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或者:——说明一点,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述“(一)”与“(二)”两种衔接安装方法主要是针对雨伞M的两大类结构,即常用的单长杆伞与多杆可伸缩折叠伞的结构不同而提出的两种适合于配用弹性盛水容器W实施衔接安装的不同的参考方法而已。由于以上的衔接安装方法是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结合而言的,在此再说明一点,涉及本专利技术配用雨伞M的衔接安装方法可有多种多样,然而,最理想的方案是将本专利技术与普通折叠伞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或者:在单独设计普通多杆折叠伞时,能够从整体上将本专利技术的配用结构也能够考虑进去,例如,将本专利技术作为一个附件来考虑进去,这样,必然会在结构设计上可能会寻求到更合理的方案:例如,可以考虑配用普通螺母定位螺钉P的最简单而可靠的实施弹性盛水容器W与雨伞M两者之间的牢固定位方式,这就需要有预先将螺母预埋在构成雨伞M的伞杆6顶部的结构设计来支持(很容易实现),这对于用户与制造方都是很有利的。三、弹性盛水容器配用雨伞后的使用方法:首先,松散地收拢伞面5,此时,构成雨伞M的伞面5一般处于由伞杆6上的自动收拢机构完成的状态,即此时处于松散的伞面5正好处于未被绑紧的状态,伞面5上存在着明显的垂向褶皱形状,目的在于,在以后将该雨伞倒置放置时,就能够让雨水可以较通畅地顺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弹性盛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弹性盛水容器(W)包括:/n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包括似锥形轮廓或似直筒形轮廓或似其它异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n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形式且又是分别以单独的或相互组合的最终结构形式构成;/n所述的似各种外形轮廓的容器体中,其能够垂直伸缩的结构在自然展开时的高度(H)大于伸入到弹性盛水容器(W)内部的U型套筒(1)部分的深度(h),并以此能够致使:/n当不使用弹性盛水容器(W)时,但是却让雨伞(M)中位于伞杆(6)上顶部的伞面(5)被撑开用于遮雨时,将会迫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并让在上的弹性盛水容器(W)很自然地将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给牢牢地弹压住;/n所述的弹性盛水容器(W)当它着地位于下方收集雨水使用时,临近向上张口的由褶皱面(4)所形成的一圈水平仰视线与对应的构成雨伞(M)的伞面(5)在松散收拢后由所有的伞面(5)垂向外褶皱部位所形成的一圈等高度的轮廓位置均处于相互的接触状态,以此确保:/n从在下的喇叭形对外张口(V)中就能够收集到全部的由伞面(5)上往下滑滴下来的雨水并予以暂时储存在弹性盛水容器(W)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弹性盛水容器,其特征在于,弹性盛水容器(W)包括:
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包括似锥形轮廓或似直筒形轮廓或似其它异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
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或垂直或倾斜的形式且又是分别以单独的或相互组合的最终结构形式构成;
所述的似各种外形轮廓的容器体中,其能够垂直伸缩的结构在自然展开时的高度(H)大于伸入到弹性盛水容器(W)内部的U型套筒(1)部分的深度(h),并以此能够致使:
当不使用弹性盛水容器(W)时,但是却让雨伞(M)中位于伞杆(6)上顶部的伞面(5)被撑开用于遮雨时,将会迫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并让在上的弹性盛水容器(W)很自然地将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给牢牢地弹压住;
所述的弹性盛水容器(W)当它着地位于下方收集雨水使用时,临近向上张口的由褶皱面(4)所形成的一圈水平仰视线与对应的构成雨伞(M)的伞面(5)在松散收拢后由所有的伞面(5)垂向外褶皱部位所形成的一圈等高度的轮廓位置均处于相互的接触状态,以此确保:
从在下的喇叭形对外张口(V)中就能够收集到全部的由伞面(5)上往下滑滴下来的雨水并予以暂时储存在弹性盛水容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计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