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9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口罩罩体边缘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性差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分别开卷、在线传输;2)将步骤1的制品沿其纵向方向依次预压出罩体的轮廊,并且在罩体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出延伸部,同时将延伸部上的边缘裁切分离;3)沿步骤2中罩体的轮廊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连接,同时在各个延伸部的横向中部上,沿其纵向方向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一纵向凹槽,使得延伸部的自由边向罩体的方向弯卷翘起;4)将延伸部的自由边与罩体固定连接形成垫部,使得垫部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次性口罩
,尤其涉及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佩戴在口鼻部位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者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佩戴口罩具有很好的作用,其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其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分别包括工业口罩、民用口罩和医用口罩。其中,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9083—2010,其基本要求是:口罩应覆盖佩戴者的口鼻部,应有良好的脸部密合性,表面不得有破洞、污渍,不应有呼气阀,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并且固定在气体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口罩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小于95%。现有的市场上所销售的口罩大部分在检测中均能够满足对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不小于95%的规定,但是,口罩的规格尺寸仅区分为成人口罩以及儿童口罩,且该种测试的测试仪器均是符合标准情况下的制备并进行测试的,而在实际消费者使用中,不同使用者的脸部形状、尺寸均不相同,使得口罩的效用在每个使用者身上均不相同。再加上口罩主要包括由熔喷布、纺粘布复合而成的罩体以及与罩体连接方便使用者佩戴的耳带,口罩的罩体边缘均是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封边,其柔软性较差,使得佩戴时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性差,造成气密性较差。因此,需要研发一款适合于不同的使用者脸部的防护、提高与使用者脸部贴合性、且工艺简便的口罩的制备工艺。<br>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它主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口罩罩体边缘与使用者的脸部的贴合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分别开卷、在线传输,且从上到下依次复合为一体,定义沿传输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与纵向方向垂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为横向方向;2)将步骤1的制品沿其纵向方向依次预压出罩体的轮廊,并且在罩体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出一区域,形成延伸部,同时将延伸部上未与罩体连接的边缘裁切分离;3)沿步骤2中罩体的轮廊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连接,使得罩体上的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复合成一体,同时在各个延伸部的横向中部上,沿其纵向方向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一纵向凹槽,使得延伸部的自由边向罩体的方向弯卷翘起;4)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将延伸部的自由边与罩体固定连接形成垫部,使得垫部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5)将步骤4的制品在线翻转180度后传输,使得原本位于上侧的底层纺粘布变成下侧;6)在罩体的上表面的横向两侧添加耳带,使得各所述耳带的两个端点均分布于罩体的横向一侧,且呈纵向方向分布,所述耳带的两个端点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与罩体的上表面连接形成连接点;7)将步骤6的制品沿其横向中轴线向下弯折,使得罩体形成叠状设置,并对罩体折叠后的横向一侧通过超声波、热压合连接,使得罩体展开状态下形成碗状结构;8)对步骤7中的各个罩体添加鼻梁条;9)将步骤8的制品分切形成单个的具有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制品。进一步的,在步骤3中压合出纵向凹槽的同时,沿纵向方向并排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至少两条横向凹槽,所述横向凹槽由纵向凹槽横向向外延伸设置,且超过弯折线2~5mm。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形成的中空的管状结构的垫部内填充具有软性的材料。进一步的,在步骤5与步骤6之间,所述垫部的上表面上位于耳带沿横向方向向外延伸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状态下与垫部接触区域添加有垫块。进一步的,在步骤4中形成的垫部上沿纵向方向间隔压合出至少两个压痕线。进一步的,步骤2中在罩体的纵向向下延伸设有夹持片,所述夹持片上位于罩体的对称线处裁切有V形缺口,所述V形缺口通过超声波、热压合连接,使得夹持片贴合于使用者下巴。进一步的,沿纵向方向上的两所述连接点的距离尺寸小于垫部的两个端点的距离尺寸。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通过罩体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有延伸部,并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在延伸部压合出一纵向凹槽,在纵向压槽压合中罩体的材料起到一定的收缩且产生硬化,使得其自由边会弯卷翘起,再通过压合使得垫部的外部和内部弯折层叠,并将内部的自由边与罩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同时在纵向凹槽的作用下,垫部能够被撑开形成膨松状态,也就是其厚度大于罩体的厚度,并且垫部为中空易塑型,在使用者佩戴时,能够较好的适应其脸部结构且紧密贴合,减小两者的间隙,提高密合性,该种设计结构简单,且制备工艺流程简便,能够在现有的口罩生产线上进行改进,从而应用于一次性口罩的快速生产流程中,既能保证一次性口罩的生产效率,使得生产成本能够大幅度的下降,同时能够有效的提高口罩与使用者脸部的贴合性,提高密合性;进一步的,设置的横向凹槽,且横向凹槽由纵向凹槽横向向外延伸设置,且超过弯折线2~5mm,使得垫部的自由边在生产中能够更好的翘起并被弯折,同时,横向凹槽在压合中罩体的材料同样起到一定的收缩且产生硬化,弯折后能够撑起垫部的侧面,形成更为立体的结构,并且外部是与罩体一体连接,使得内部与脸部接触的区域形成自由状态被撑开形成向外凸起,更好的与脸部接触,进一步提高贴合性;进一步的,垫部内填充有具有软性的材料,使得垫部被撑开,提高与脸部的贴合性;进一步的,垫部时有层叠设置的外部和内部形成,其硬度相对于罩体较大,耳带沿横向方向向外延伸钩挂在使用者的耳朵时,耳带抵靠在垫部上,对垫部起到一个下压力,能够使得垫部更好贴合与脸部,由于耳带的长度尺寸固定,设置的垫块加大了耳带对垫部的下压力,进一步提高贴合性;进一步的,垫部上设置的压痕线使得垫易于弯折随使用者的脸部结构弯折贴合,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口罩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口罩折叠状态下省去耳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罩体未裁切状态下的分布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罩体展开且垫部未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罩体展开且垫部弯折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罩体连接且夹持片未连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为:参考图1,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分别将底层纺粘布21、中间层熔喷布22和表层纺粘布23分别开卷、在线传输,且从上到下依次复合为一体,定义沿传输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X,与纵向方向垂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为横向方向Y;2)将步骤1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分别将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分别开卷、在线传输,且从上到下依次复合为一体,定义沿传输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与纵向方向垂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为横向方向;/n2)将步骤1的制品沿其纵向方向依次预压出罩体的轮廊,并且在罩体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出一区域,形成延伸部,同时将延伸部上未与罩体连接的边缘裁切分离;/n3)沿步骤2中罩体的轮廊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连接,使得罩体上的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复合成一体,同时在各个延伸部的横向中部上,沿其纵向方向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一纵向凹槽,使得延伸部的自由边向罩体的方向弯卷翘起;/n4)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将延伸部的自由边与罩体固定连接形成垫部,使得垫部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n5)将步骤4的制品在线翻转180度后传输,使得原本位于上侧的底层纺粘布变成下侧;/n6)在罩体的上表面的横向两侧添加耳带,使得各所述耳带的两个端点均分布于罩体的横向一侧,且呈纵向方向分布,所述耳带的两个端点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与罩体的上表面连接形成连接点;/n7)将步骤6的制品沿其横向中轴线向下弯折,使得罩体形成叠状设置,并对罩体折叠后的横向一侧通过超声波、热压合连接,使得罩体展开状态下形成碗状结构;/n8)对步骤7中的各个罩体添加鼻梁条;/n9)将步骤8的制品分切形成单个的具有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制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与脸部贴合性的口罩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将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分别开卷、在线传输,且从上到下依次复合为一体,定义沿传输方向延伸为纵向方向,与纵向方向垂直且位于同一水平面的为横向方向;
2)将步骤1的制品沿其纵向方向依次预压出罩体的轮廊,并且在罩体的横向两侧向外延伸预留出一区域,形成延伸部,同时将延伸部上未与罩体连接的边缘裁切分离;
3)沿步骤2中罩体的轮廊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连接,使得罩体上的底层纺粘布、中间层熔喷布和表层纺粘布复合成一体,同时在各个延伸部的横向中部上,沿其纵向方向通过超声波或者热压合压合出一纵向凹槽,使得延伸部的自由边向罩体的方向弯卷翘起;
4)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将延伸部的自由边与罩体固定连接形成垫部,使得垫部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
5)将步骤4的制品在线翻转180度后传输,使得原本位于上侧的底层纺粘布变成下侧;
6)在罩体的上表面的横向两侧添加耳带,使得各所述耳带的两个端点均分布于罩体的横向一侧,且呈纵向方向分布,所述耳带的两个端点通过超声波、热压合或者喷胶与罩体的上表面连接形成连接点;
7)将步骤6的制品沿其横向中轴线向下弯折,使得罩体形成叠状设置,并对罩体折叠后的横向一侧通过超声波、热压合连接,使得罩体展开状态下形成碗状结构;
8)对步骤7中的各个罩体添加鼻梁条;
9)将步骤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国开林一速吴明辉黄阿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恒安集团有限公司晋江恒安家庭生活用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