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866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包括速冻机壳体、速冻机出口、观察机构、传动机构和调节机构,速冻机壳体的一侧开凿有速冻机出口,速冻机壳体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速冻机壳体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观察机构,便于更好的观察速冻机出口处的气压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对速冻机出口处的气压进行平衡,减少空气过量的流入或流出,进而提高速冻机的冷冻效率,此外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使得风扇可以左右进行来回摆动,从而增加风扇作用的面积,提高设备的工作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本专利技术属于气压平衡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技术介绍
现有生活中,速冻机广泛应用于冷冻食品,而传统的速冻机的原理是通过改变速冻机内部的空气流动来达到冷冻的效果,传统的速冻机在靠近出口处的温度较低,与外界的温差较大,导致速冻机内外存在较大的气压差,从而容易造成空气过量的流入或流出,而传统的速冻机大都没有对其进行处理,使得产品在速冻机的出口位置的速冻效果较差,不利于使用,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包括速冻机壳体、速冻机出口、观察机构、传动机构和调节机构,所述速冻机壳体的一侧开凿有速冻机出口,所述速冻机壳体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所述速冻机壳体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作为优选,所述观察机构包括通孔,所述速冻机壳体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相邻的一侧开凿有通孔,所述速冻机壳体的外部且位于通孔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递盒,所述传递盒的外部靠近通孔的一侧开凿有排气孔,所述传递盒的内部开凿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壁远离排气孔的一侧开凿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排气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缓冲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外侧且位于活塞与缓冲槽的内壁之间套有第一回位弹簧。作为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速冻机壳体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的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两个“L”型结构的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顶部远离通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盒,所述传动盒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传动盒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传动盒内壁的底部与顶部之间且位于转动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套,两个所述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外侧开凿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柱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且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盒远离转动盘的一侧开凿有限位孔,所述传动盒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限位孔的一侧均开凿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块,所述传动块靠近限位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回位弹簧,所述第二回位弹簧远离传动块的一端均与传动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靠近限位孔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回位弹簧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远离传动块的一端贯穿限位孔且延伸至传动盒的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滑套靠近传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远离滑套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块,所述横板的外部且位于传动盒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风扇。作为优选,所述滑杆的外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滑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贯穿滑槽延伸至传递盒的外侧,所述传递盒的外部远离速冻机壳体的一侧且位于滑槽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指针。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柱与转动盘之间为偏心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传动块靠近转动盘的一侧设置为一百一十度斜面,且所述滚轮与传动块的斜面相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均与速冻机外界控制机构电性连接。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的工作原理,包括以下步骤:S1、将设备通电,然后控制速冻机进行工作,同时通过外界控制机构控制第一伺服电机与第二伺服电机工作;S2、第一伺服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通过固定柱与限位槽之间的配合带动传动杆与滑套在限位杆的表面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杆与滚轮进行上下移动,通过滚轮与传动块的斜面相互配合,推动传动块进行移动,从而带动移动杆进行移动,通过第二回位弹簧与之配合,使得移动杆可以做到左右往返运动,从而通过固定杆推动滑块在横板的外侧进行左右移动,滑块带动第二伺服电机与风扇进行左右移动,增加风扇工作范围;S3、第二伺服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对速冻机的出口部位进行气压调节,减少空气过量的流入或流出,进而提高速冻机的冷冻效率;S4、同时可以通过滑杆外侧的刻度线与指针之间的配合,观察速冻机出口处的气压变化情况,当冻机出口处内部的气压较大时,气压会推动活塞在缓冲槽的内部滑动,从而挤压第一回位弹簧,同时带动滑杆向外侧移动,此时指针的位置将发生改变,当冻机出口处外部的气压较大时,在第一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带动滑杆与活塞回位,通过观察滑杆上的刻度线与指针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即可判断速冻机出口处空气的流入或流出情况,同时可根据气压的变化情况,调节第二伺服电机的工作强度,从而达到平衡速冻机出口处内外气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操作简单便捷,实用性强,通过设置观察机构,便于更好的观察速冻机出口处的气压变化情况,同时通过设置调节机构,通过伺服电机带动风扇进行转动,从而对速冻机出口处的气压进行平衡,减少空气过量的流入或流出,进而提高速冻机的冷冻效率,此外通过设置传动机构,使得风扇可以左右进行来回摆动,从而增加风扇作用的面积,提高设备的工作范围。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传动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速冻机壳体;2、速冻机出口;3、观察机构;31、通孔;32、传递盒;33、排气孔;34、缓冲槽;35、滑槽;36、滑杆;37、活塞;38、第一回位弹簧;39、连接板;310、指针;4、传动机构;41、安装板;42、横板;43、传动盒;44、第一伺服电机;45、转动盘;46、固定柱;47、限位杆;48、滑套;49、传动杆;410、限位槽;411、限位孔;412、移动槽;413、移动块;414、传动块;415、第二回位弹簧;416、移动杆;417、安装杆;418、滚轮;5、调节机构;51、滑块;52、固定杆;53、第二伺服电机;54、风扇。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例: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包括速冻机壳体1、速冻机出口2、观察机构3、传动机构4和调节机构5,速冻机壳体1的一侧开凿有速冻机出口2,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3,速冻机壳体1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4,传动机构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其中,观察机构3包括通孔31,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2相邻的一侧开凿有通孔31,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且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速冻机壳体(1)、速冻机出口(2)、观察机构(3)、传动机构(4)和调节机构(5),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一侧开凿有速冻机出口(2),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3),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速冻机壳体(1)、速冻机出口(2)、观察机构(3)、传动机构(4)和调节机构(5),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一侧开凿有速冻机出口(2),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2)相邻的一侧设置有观察机构(3),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2)的上方设置有传动机构(4),所述传动机构(4)一侧的底部设置有调节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机构(3)包括通孔(31),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与速冻机出口(2)相邻的一侧开凿有通孔(31),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外部且位于通孔(3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递盒(32),所述传递盒(32)的外部靠近通孔(31)的一侧开凿有排气孔(33),所述传递盒(32)的内部开凿有缓冲槽(34),所述缓冲槽(34)的内壁远离排气孔(33)的一侧开凿有滑槽(35),所述滑槽(3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杆(36),所述滑杆(36)靠近排气孔(3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塞(37),所述活塞(37)与缓冲槽(34)滑动连接,所述滑杆(36)的外侧且位于活塞(37)与缓冲槽(34)的内壁之间套有第一回位弹簧(3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设置有风扇保持内外气压平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安装板(41),所述速冻机壳体(1)的内壁且位于速冻机出口(2)的上方通过螺钉连接有两个“L”型结构的安装板(41),两个所述安装板(41)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板(42),所述横板(42)的顶部远离通孔(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传动盒(43),所述传动盒(43)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一伺服电机(4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4)的输出轴延伸至传动盒(43)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转动盘(45),所述转动盘(45)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柱(46),所述传动盒(43)内壁的底部与顶部之间且位于转动盘(4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47),所述限位杆(47)的外侧均滑动连接有滑套(48),两个所述滑套(48)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杆(49),所述传动杆(49)的外侧开凿有限位槽(410),所述固定柱(46)延伸至限位槽(410)的内部且与限位槽(410)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盒(43)远离转动盘(45)的一侧开凿有限位孔(411),所述传动盒(43)内壁的顶部与底部且位于限位孔(411)的一侧均开凿有移动槽(412),所述移动槽(41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移动块(413),两个所述移动块(413)之间固定连接有传动块(414),所述传动块(414)靠近限位孔(4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回位弹簧(415),所述第二回位弹簧(415)远离传动块(414)的一端均与传动盒(4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块(414)靠近限位孔(411)的一侧且位于第二回位弹簧(415)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移动杆(416),所述移动杆(416)的远离传动块(414)的一端贯穿限位孔(411)且延伸至传动盒(43)的外侧,其中一个所述滑套(48)靠近传动块(4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杆(417),所述安装杆(417)远离滑套(4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418)。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蓉肖刚黄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龙岩隆飞立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