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健专利>正文

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639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包括躺板;躺板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腿;躺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头板;躺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腰部固定带;躺板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左端,躺板上端均匀设置有辅助布;辅助布的下端均为粘贴材质,辅助布的上端均固定有定位点;躺板上端后部开有矩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方便矫正治疗,保护患者使用更舒适,方便观察调节进行矫正治疗,方便精确的矫正治疗脊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小孩刚出生的脊柱数量是32-34,成人脊柱由26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1块(刚出生时5块)、尾椎1块)借韧带、关节及椎间盘连接而成。而脊柱外科经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矫正治疗,传统的不方便调节进行矫正治疗,而且传统的矫正都是硬性对患者弯曲的脊柱矫正没有缓冲,容易对患者造成不适,而且易伤害患者,不能慢慢的施加压力进行矫正,也不方便使用,矫正治疗时不方便观察调节,不方便使用,而且不方便精确的对脊柱进行矫正治疗,不方便对一些脊柱轻微弯曲进行精确治疗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使用时,方便矫正治疗,保护患者使用更舒适,方便观察调节进行矫正治疗,方便精确的矫正治疗脊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包括躺板;躺板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腿;躺板后端固定连接有头板;躺板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腰部固定带;躺板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左端,躺板上端均匀设置有辅助布;辅助布的下端均为粘贴材质,辅助布的上端均固定有定位点;躺板上端后部开有矩形孔;矩形孔内从前至后均匀固定有背板;背板上端和躺板上端在同一水平面;背板上端中部均开有可视窗口;可视窗口下端均设置有和辅助布配合的基准线;背板外侧均设置有尺寸线;每个背板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矫正装置;左部的矫正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下端与背板上端沿横向贴合滑动连接;连接板左端,躺板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板;螺纹板上沿横向螺纹连接有螺栓;螺栓右端通过转轴和连接板左端转动连接;连接板右端固定连有伸缩杆;伸缩杆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伸缩杆外侧,固定板左端固定连接有压簧;压簧左端与连接板右端固定连接;固定板上端固定有连接带;右部的矫正装置和左部的矫正装置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的螺栓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的头板上端设置有海绵垫。本技术与传统矫正治疗装置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躺板、背板、头板、腿部固定带、腰部固定带、螺栓、螺纹板、连接板、伸缩杆、压簧、固定板、连接带的配合,对患者背部弯曲的脊柱施加压力,对患者弯曲的脊柱进行矫正;2、此装置配合压簧的设置,压簧慢慢的对患者弯曲的脊柱施加压力,方便矫正保护患者使用更舒适,方便使用;配合尺寸线的设置,方便观察精确的调节观察对患者进行脊柱治疗和矫正;3、躺板、辅助布、定位点、可视窗口、基准线的配合,然后在进行转动螺栓带动固定板移动进行矫正治疗脊柱,方便精确的矫正脊柱,方便对一些脊柱轻微弯曲进行精确治疗使用;4、螺栓外侧设置有防滑纹,增大摩擦力方便使用;头板上端设置有海绵垫,使用更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躺板;2、支腿;3、头板;4、腰部固定带;5、腿部固定带;6、辅助布;7、定位点;8、矩形孔;9、背板;10、可视窗口;11、基准线;12、尺寸线;13、连接板;14、螺纹板;15、螺栓;16、伸缩杆;17、固定板;18、压簧;19、连接带;20、防滑纹;21、海绵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包括躺板1;躺板1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腿2;躺板1后端固定连接有头板3;躺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腰部固定带4;躺板1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腿部固定带5;腰部固定带4左端,躺板1上端均匀设置有辅助布6;辅助布6的下端均为粘贴材质,辅助布6的上端均固定有定位点7;躺板1上端后部开有矩形孔8;矩形孔8内从前至后均匀固定有背板9;背板9上端和躺板1上端在同一水平面;背板9上端中部均开有可视窗口10;可视窗口10下端均设置有和辅助布6配合的基准线11;背板9外侧均设置有尺寸线12;每个背板9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矫正装置;左部的矫正装置包括连接板13;连接板13下端与背板9上端沿横向贴合滑动连接;连接板13左端,躺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板14;螺纹板14上沿横向螺纹连接有螺栓15;螺栓15右端通过转轴和连接板13左端转动连接;连接板13右端固定连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伸缩杆16外侧,固定板17左端固定连接有压簧18;压簧18左端与连接板13右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7上端固定有连接带19;右部的矫正装置和左部的矫正装置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螺栓15外侧设置有防滑纹20;头板3上端设置有海绵垫21。使用时,患者躺倒躺板1上,患者背部躺倒背板9上,头部躺倒头板3上,利用腿部固定带5将患者的双腿固定住,利用腰部固定带4将患者的腰部固定住,然后转动螺栓15,螺栓15在螺纹板14上转动时会移动,螺栓15移动带动连接板13移动,连接板13通过伸缩杆16和压簧18带动固定板17移动,固定板17移动将患者背板9贴合后,在利用连接带19将患者背部固定住,然后转动对应的螺栓15使固定板17移动,固定板17移动对患者背部弯曲的脊柱施加压力,慢慢的对患者弯曲的脊柱进行矫正;传统的矫正都是硬性对患者弯曲的脊柱矫正没有缓冲,容易对患者造成不适,而且易伤害患者,不能慢慢的施加压力进行矫正,也不方便使用,而此装置配合压簧18的设置,压簧18慢慢的对患者弯曲的脊柱施加压力,方便矫正保护患者使用更舒适,方便使用;配合尺寸线12的设置,方便观察精确的调节观察对患者进行脊柱治疗和矫正;使用前也可将躺板1上的辅助布6粘到患者的脊椎上,观察定位点7,患者上弯曲的脊柱就更容易观察看见,然后在用此装置进行脊柱矫正治疗,从躺板1下端观察可视窗口10上的脊柱定位点7,以基准线11为参照物,然后在进行转动螺栓15带动固定板17移动进行矫正治疗脊柱,方便精确的矫正脊柱,方便对一些脊柱轻微弯曲进行精确治疗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板(1);躺板(1)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腿(2);躺板(1)后端固定连接有头板(3);躺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腰部固定带(4);躺板(1)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腿部固定带(5);腰部固定带(4)左端,躺板(1)上端均匀设置有辅助布(6);辅助布(6)的下端均为粘贴材质,辅助布(6)的上端均固定有定位点(7);躺板(1)上端后部开有矩形孔(8);矩形孔(8)内从前至后均匀固定有背板(9);背板(9)上端和躺板(1)上端在同一水平面;背板(9)上端中部均开有可视窗口(10);可视窗口(10)下端均设置有和辅助布(6)配合的基准线(11);背板(9)外侧均设置有尺寸线(12);每个背板(9)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矫正装置;左部的矫正装置包括连接板(13);连接板(13)下端与背板(9)上端沿横向贴合滑动连接;连接板(13)左端,躺板(1)上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板(14);螺纹板(14)上沿横向螺纹连接有螺栓(15);螺栓(15)右端通过转轴和连接板(13)左端转动连接;连接板(13)右端固定连有伸缩杆(16);伸缩杆(16)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7);伸缩杆(16)外侧,固定板(17)左端固定连接有压簧(18);压簧(18)左端与连接板(13)右端固定连接;固定板(17)上端固定有连接带(19);右部的矫正装置和左部的矫正装置左右对称且结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外科矫正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躺板(1);躺板(1)下端外侧设置有四个支腿(2);躺板(1)后端固定连接有头板(3);躺板(1)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腰部固定带(4);躺板(1)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腿部固定带(5);腰部固定带(4)左端,躺板(1)上端均匀设置有辅助布(6);辅助布(6)的下端均为粘贴材质,辅助布(6)的上端均固定有定位点(7);躺板(1)上端后部开有矩形孔(8);矩形孔(8)内从前至后均匀固定有背板(9);背板(9)上端和躺板(1)上端在同一水平面;背板(9)上端中部均开有可视窗口(10);可视窗口(10)下端均设置有和辅助布(6)配合的基准线(11);背板(9)外侧均设置有尺寸线(12);每个背板(9)左右两端均设置有矫正装置;左部的矫正装置包括连接板(13);连接板(13)下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健
申请(专利权)人:孙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