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细萱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38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包括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外部机构包括表面外壳,显示器安装在表面外壳上,电源开关设置在显示器下方,电源开关一侧依次设有开始及功能选择键、增加键和减少键,表面外壳一侧安装有上咬合板,下咬合板设置在上咬合板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上咬合板、下咬合板、螺丝和动力传输杠杆的配合运动,实现对用户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纠正,电路板上安装的电器元件用以实现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的控制,结构简单精巧,佩戴方便,操作便捷,外形美观大方,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
技术介绍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是颅面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分为囊内紊乱和囊外紊乱,囊内疾病可能由创伤及退行性疾病引起,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肌肉纤维化和关节盘移位,囊外疾病主要是由肌筋膜炎引起,它的特征是通常由运动加剧引起的骨骼肌疼痛伴咀嚼功能障碍。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是咀嚼系统的骨骼肌疾病,其特征是咀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正常运动范围减小和相关结构受损,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影响超过25%的人群,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也常出现下颌不稳和开口受限的症状,它影响了患者正常进食,并可能影响语言功能,口腔卫生,耳朵耳鸣,眼睛视觉变化,可能引起睡眠质量差,精神不振和头痛,现有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引导下颌运动,物理治疗,药物肌肉松弛剂,缓解疼痛的镇静剂治疗,咬合板和夹板的应用,必要的牙科护理以及颞下颌关节手术。被动运动被认为是减少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有效干预措施,许多肌源性的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有退行性变化,这种退行性变化可以通过引导下的被动运动治疗,并且有研究发现被动运动可以改善关节功能,有利于产生胶原蛋白产生和恢复颞下颌功能功能,此外,被动治疗还可以显著减少因炎症产生的疼痛期机制是通过有效阻断白细胞介素-1产生炎性细胞因子的过程来减少疼痛,引导下的被动治疗相比于应用最广泛的方法物理疗法,更有效且成本更低,由于进行被动运动训练的患者可以在家中轻松的进行锻炼,因此需要更少的预约,同时减少了接诊费用,在较长的治疗周期中可以明显节省时间并减少额外的临床诊疗支出。然而,现有的支持被动运动的开口训练器存在诸多问题,如佩戴不便,手动操作,无法准确控制输出力度和开口度的大小,无法实时记录患者使用情况以及医生不能及时了解患者恢复情况从而修改训练计划,因此设计出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的开口训练器均为被动运动型,结构功能单一,治疗效果差,且多数为手动操作,佩戴也不方便,医生无法及时获取病人的情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包括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外部机构包括表面外壳,显示器安装在表面外壳上,电源开关设置在显示器下方,电源开关一侧依次设有开始及功能选择键、增加键和减少键,表面外壳一侧安装有上咬合板,下咬合板设置在上咬合板下方。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区别于目前的被动运动型开口训练器,本技术通过上咬合板、下咬合板、螺丝和动力传输杠杆的配合运动,实现对用户肌源性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的纠正,电路板上安装的电器元件用以实现对本技术整体的控制,结构简单精巧,佩戴方便,操作便捷,外形美观大方,使用寿命长。作为改进,内部机构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一侧依次设有电池和马达,动力传输杠杆通过螺丝固定在马达一侧。作为改进,动力传输杠杆一端安装有弹簧。作为改进,表面外壳一侧设有MicroUSB接口。作为改进,上咬合板主体为半椭圆形板,在牙弓处设有四个压力传感器。作为改进,下咬合板主体为U形板,在牙弓处设置三个压力传感器。作为改进,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外套有可替换的软胶保护层,其主体为食品级PE软胶保护层。作为改进,动力传输杠杆主体为剪刀形杠杆。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外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内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上咬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下咬合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上咬合板的压力传感器位置结构示意图。图7是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的下咬合板的压力传感器位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显示器,2、电源开关,3、开始及功能选择键,4、增加键,5、减少键,6、表面外壳,7、上咬合板,8、下咬合板,9、MicroUSB接口,10、螺丝,11、马达,12、动力传输杠杆,13、弹簧,14、电路板,15、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包括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所述的外部机构包括表面外壳6,显示器1安装在所述的表面外壳6上,电源开关2设置在所述的显示器1下方,所述的电源开关2一侧依次设有开始及功能选择键3、增加键4和减少键5,所述的表面外壳6一侧安装有上咬合板7,下咬合板8设置在所述的上咬合板7下方。所述的内部机构包括电路板14,所述的电路板14一侧依次设有电池15和马达11,动力传输杠杆12通过螺丝10固定在所述的马达11一侧。所述的动力传输杠杆12一端安装有弹簧13。所述的表面外壳6一侧设有MicroUSB接口9。所述的上咬合板7主体为半椭圆形板,在牙弓处设有四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下咬合板8主体为U形板,在牙弓处设置三个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上咬合板7和所述的下咬合板8外套有可替换的软胶保护层,其主体为食品级PE软胶保护层。所述的动力传输杠杆12主体为剪刀形杠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路板上安装有基于ESP8266芯片的单片机WiFi处理传输芯片,用于实现对本技术整体的电路控制。动力传输杠杆主体为剪刀形杠杆,动力传输杠杆一端通过螺丝连接马达,另一端安装有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用户通过咬持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来使用本技术。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均设有压力传感器,本技术设有配套使用的智能诊疗系统,用户在咬持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时的自然开口度大小数据会同步上传到智能诊疗系统中,用以配合医生对用户治疗程度的判断。表面外壳上设有电源开关、开始及功能选择键、增加键和减少键,方便用户使用。MicroUSB接口用于给本技术充电。弹簧起到对上咬合板和下咬合板间的垂直距离起到限位的作用,更好的保护用户口部肌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本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包括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机构包括表面外壳(6),显示器(1)安装在所述的表面外壳(6)上,电源开关(2)设置在所述的显示器(1)下方,所述的电源开关(2)一侧依次设有开始及功能选择键(3)、增加键(4)和减少键(5),所述的表面外壳(6)一侧安装有上咬合板(7),下咬合板(8)设置在所述的上咬合板(7)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包括外部机构和内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部机构包括表面外壳(6),显示器(1)安装在所述的表面外壳(6)上,电源开关(2)设置在所述的显示器(1)下方,所述的电源开关(2)一侧依次设有开始及功能选择键(3)、增加键(4)和减少键(5),所述的表面外壳(6)一侧安装有上咬合板(7),下咬合板(8)设置在所述的上咬合板(7)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部机构包括电路板(14),所述的电路板(14)一侧依次设有电池(15)和马达(11),动力传输杠杆(12)通过螺丝(10)固定在所述的马达(11)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开口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传输杠杆(12)一端安装有弹簧(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细萱符倩阿迪拉·阿布力米提李雪瑜陈香亦康宏
申请(专利权)人:张细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