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1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主体,主体内安装有电动气泵、与电动气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为控制电路和电动气泵供电的聚合物电源;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均连接至电动气泵,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不能同时输出气流;主体上还设置有接头选择模块,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控制电路输出接头选择信号,以使控制电路根据接头选择信号控制电动气泵的气流由第一鼻腔接头或第二鼻腔接头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两个不能同时输出气流的鼻腔接头,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接头选择模块选择一个鼻腔接头输出气流,另一个鼻腔接头充当鼻塞,使得用户可单手操作,使用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
技术介绍
咽鼓管是连接鼻咽腔和中耳腔的唯一通道,主要是为鼻咽和中耳之间提供一个交换空气通道,保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如果咽鼓管功能障碍或者堵塞,外界大气压不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不能保持中耳压力平衡,可导致一系列中耳问题。所以需要对咽鼓管功能障碍者及时进行治疗,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临床普遍采取咽鼓管吹张疏通咽鼓管通道,利用仪器输出气流至患者鼻子,气流由鼻子经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冲击耳膜,这一瞬间中耳压力发生变化。但是现有的仪器,在治疗过程中,用户一手按压住一侧鼻孔使鼻孔封闭,通过仪器的鼻腔接头封闭另一侧鼻孔以提供气流,这需要用户双手操作,不够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咽鼓管吹张治疗需要双手操作,不够便捷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电动气泵、与所述电动气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为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动气泵供电的聚合物电源;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均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不能同时输出气流;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接头选择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接头选择信号,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接头选择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气泵的气流由所述第一鼻腔接头或所述第二鼻腔接头输出。>可选的,所述第一鼻腔接头通过第一气流管路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的出气口,所述第一气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二鼻腔接头通过第二气流管路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的出气口,所述第二气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可选的,所述第一气流管路中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流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气压传感器;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或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检测的当前气压值与目标气压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电动气泵,使得所述第一气流管路或所述第二气流管路中的气压维持在所述目标气压值。可选的,所述主体内还包括:计时器,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的气流输出信号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到预设时长,则向所述控制电路发送计时停止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计时停止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气泵停止工作,以停止气流输出。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气压调节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气压调节信号,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电动气泵按照所述气压调节信号对应的目标气压值输出气流。可选的,所述主体内还包括:存储器,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存储不同气压值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可选的,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均可拆卸地连接所述主体上。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鼻腔接头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在所述第二鼻腔接头与所述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过滤装置。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滑轨,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或所述第二鼻腔接头通过所述滑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主体上,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固定装置,在调节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或所述第二鼻腔接头在所述滑轨上的位置之后,通过所述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可选的,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显示屏,用于显示当前输出气流的气压值。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设置两个不能同时输出气流的鼻腔接头,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接头选择模块选择一个鼻腔接头输出气流,另一个鼻腔接头充当鼻塞,使得用户可单手操作,使用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耳负压治疗仪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耳负压治疗仪的主体外表面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主体1、电动气泵2、控制电路3、聚合物电源4、第一鼻腔接头5、第一气流管路51、第一阀门52、第二鼻腔接头6、第二气流管路61、第二阀门62、接头选择模块7、气压调节模块8、存储器9、计时器10、显示屏11、电源开关1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和图2,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主体1,主体内安装有电动气泵2、与电动气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3、以及为控制电路和电动气泵供电的聚合物电源4。在具体实施时,电动气泵可设置最大输出气压为50Kpa,以免气压太大导致用户受伤。可以根据产品结构形态设计聚合物电源的形状,合理利用主体的内部空间,尽可能地减小仪器的体积,便于用户携带。控制电路是具有编程处理功能的微处理器电路。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鼻腔接头5和第二鼻腔接头6,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均连接至电动气泵,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不能同时输出气流。主体上还设置有接头选择模块7,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控制电路输出接头选择信号,以使控制电路根据接头选择信号控制电动气泵的气流由第一鼻腔接头或第二鼻腔接头输出。接头选择模块可以是物理按键或触摸显示屏上显示的虚拟按键。示例性的,接头选择模块是在主体外表面设置的两个按键,分别对应于两个鼻腔接头,按下其中一个按键,表示用户选择对应的鼻腔接头输出气流,参考图2,利用位置关系将鼻腔接头和接头选择按键对应起来,用户无需用眼睛看,即可进行接头选择;又如,接头选择模块是拨档开关,拨到一侧,表示选择第一鼻腔接头输出气流,拨到另一侧则选择第二鼻腔接头输出气流。本技术实施例的中耳负压治疗仪,设置两个不能同时输出气流的鼻腔接头,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接头选择模块选择一个鼻腔接头输出气流,另一个鼻腔接头充当鼻塞,使得用户可单手操作,使用便捷。进一步的,第一鼻腔接头通过第一气流管路51连接至电动气泵的出气口,第一气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2;第二鼻腔接头通过第二气流管路61连接至电动气泵的出气口,第二气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2。当鼻腔接头不需要输出气流时,控制电路可控制相应的阀门关闭,以使相应的气流管路不流通气体。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气流管路中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第二气流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气压传感器。相应的,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第一气压传感器或第二气压传感器检测的当前气压值与目标气压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电动气泵,使得第一气流管路或第二气流管路中的气压维持在目标气压值。由此,在控制电路根据目标气压值控制电动气泵之后,可实时监测气流管路中的当前实际气压值,若与目标气压值不符,则控制电路根据情况控制电动气泵以实现气压微调,使得气流管路中的气压维持在目标气压值,满足用户需求。在一个实施例中,主体上还设置有气压调节模块8,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控制电路输出气压调节信号,以使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电动气泵、与所述电动气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为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动气泵供电的聚合物电源;/n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均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不能同时输出气流;/n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接头选择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接头选择信号,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接头选择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气泵的气流由所述第一鼻腔接头或所述第二鼻腔接头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耳负压治疗仪,包括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内安装有电动气泵、与所述电动气泵电连接的控制电路、以及为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电动气泵供电的聚合物电源;
所述主体上设置有第一鼻腔接头和第二鼻腔接头,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均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所述第一鼻腔接头和所述第二鼻腔接头不能同时输出气流;
所述主体上还设置有接头选择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操作向所述控制电路输出接头选择信号,以使所述控制电路根据所述接头选择信号控制所述电动气泵的气流由所述第一鼻腔接头或所述第二鼻腔接头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鼻腔接头通过第一气流管路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的出气口,所述第一气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
所述第二鼻腔接头通过第二气流管路连接至所述电动气泵的出气口,所述第二气流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流管路中设置有第一气压传感器,所述第二气流管路中设置有第二气压传感器;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气压传感器或所述第二气压传感器检测的当前气压值与目标气压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电动气泵,使得所述第一气流管路或所述第二气流管路中的气压维持在所述目标气压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耳负压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内还包括:
计时器,连接至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的气流输出信号后开始计时,当计时时间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邰旭辉曹鋐杨昕褚彦玲刘文惠王鸿丽郝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卓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