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59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其包括:台面,由抽屉形的前台面和后台面相对重叠式地滑配组成,所述后台面滑配于所述前台面上面,所述前台面上近前边位置设有若干漏孔;支撑柱,支撑于所述台面下面;废弃物收纳机构,包括若干承载桶和柔性引导管,若干所述承载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若干所述柔性引导管上端连接所述漏孔,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桶;若干脚轮,连于所述支撑柱底端。该多功能治疗车的台面由抽屉形的前台面和后台面组成,为可伸缩结构,护理时可拉开,运动时可收缩以减小体积;该多功能治疗车设有废弃物收纳机构,不仅操作方便,可有效降低前面漏孔污染后面无菌区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治疗车
本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治疗车。
技术介绍
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需要定时为患者伤口换药、静脉注射等,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且比较繁杂,需要使用的治疗器具比较多,同时还会产生很多医疗废弃物比如注射器、针头、纱布、药瓶等,这些废弃物需要分类投放。为便于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医院往往配有多功能治疗车,虽然现有的多功能治疗车可以放置各种药品和器具,但是体积较大,遇到狭窄的过道时行动不便,而且通常是在车体侧边或者下面设置垃圾袋来暂存医疗废弃物,设置在下面时医护人员需要弯腰操作容易疲劳,而且无法看到袋口容易误投到外面;而设置在侧面时,一方面垃圾袋袋口不能敞开,给废弃物的投放带来不便,也容易误投到外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多功能治疗车体积较大、医疗废弃物收纳不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缩、且方便收纳医疗废弃物的多功能治疗车。本技术的多功能治疗车包括:台面,由抽屉形的前台面和后台面相对重叠式地滑配组成,所述后台面滑配于所述前台面上面,所述前台面上近前边位置设有若干漏孔;支撑柱,支撑于所述台面下面;废弃物收纳机构,包括若干承载桶和柔性引导管,若干所述承载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若干所述柔性引导管上端连接所述漏孔,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桶;若干脚轮,连于所述支撑柱底端。较佳的,所述后台面近后边设有洗手液放置框和治疗盘。较佳的,所述后台面后边设有扶手。较佳的,所述支撑柱为可调节的伸缩式套接结构。>较佳的,所述支撑柱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面设有四个滑球,所述前台面和所述后台面底部设有两对上下对应的滑轨,四个所述滑球均分为两组分别滑配在两对所述滑轨中。较佳的,所述前台面上表面两边设有滑槽,所述后台面底部两边对应位置设有滑条,所述滑条滑配在所述滑槽中。较佳的,所述漏孔配有盖子。较佳的,所述柔性引导管与所述承载桶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承载桶底部设有开合式的底托。较佳的,所述脚轮上设有锁止按钮。相比于现有的多功能治疗车,本技术的多功能治疗车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所述台面由抽屉形的前台面和后台面组成,为可伸缩结构,护理时可拉开,运动时可收缩以减小体积。2、所述前台面设于所述后台面下面,所述后台面可放置无菌盘等医疗器具,所述前台面近前边设有所述漏孔,医护人员可站在多功能治疗车后面推行和开展护理工作,而护理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可直接向前扔入漏孔,废弃物通过下部连接的柔性引导管下落到承载桶中,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有效降低前面漏孔污染后面无菌区的风险。3、而且所述前台面和后台面为抽屉形,四周有挡板,可避免废弃物洒落,也可避免其他医疗物品洒落。4、所述支撑柱可上下伸缩,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身高和具体环境调整到适宜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治疗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多功能治疗车的下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台面1,前台面11,滑槽111,漏孔112,后台面12,滑条121,洗手液放置框122,治疗盘123,扶手124;支撑柱2,支撑板21,滑球22,调节把手23;废弃物收纳机构3,承载桶31,柔性引导管32;脚轮4,锁止按钮4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图1示出了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多功能治疗车,其包括台面1,由抽屉形的前台面11和后台面12相对重叠式地滑配组成,后台面12滑配于前台面11上面,前台面11上表面两边设有滑槽111,后台面底部两边对应位置设有滑条121,滑条121滑配在滑槽111中。前台面11上近前边位置设有三个漏孔112。后台面12近后边设有洗手液放置框122和治疗盘123,后边设有扶手124。支撑柱2,支撑于台面下面;如图2所示,支撑柱2顶部设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面设有四个滑球22,前台面11和后台面12底部设有两对上下对应的滑轨,四个滑球22均分为两组分别滑配在两对滑轨中。废弃物收纳机构3,包括三个承载桶31和三条柔性引导管32,承载桶31连接在支撑柱2上,柔性引导管32上端连接漏孔112,下端连接承载桶31。三个脚轮4,连于支撑柱2底端。较佳的,脚轮4上设有锁止按钮41。较佳的,支撑柱2为可调节的伸缩式套接结构,如图2所示,其配有调节把手23,具体可参照现有的升降座椅。较佳的,漏孔112配有盖子。较佳的,柔性引导管32与承载桶31可拆卸地连接,承载桶31底部设有开合式的底托。相比于现有的多功能治疗车,本技术的多功能治疗车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台面1由抽屉形的前台面11和后台面12组成,为可伸缩结构,护理时可拉开,运动时可收缩以减小体积。2、前台面11设于后台面12下面,后台面12可放置无菌盘等医疗器具,前台面11近前边设有漏孔112,医护人员可站在多功能治疗车后面推行和开展护理工作,而护理过程产生的废弃物可直接向前扔入漏孔112,废弃物通过下部连接的柔性引导管32下落到承载桶31中,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可有效降低前面漏孔污染后面无菌区的风险。3、而且前台面11和后台面12为抽屉形,四周有挡板,可避免废弃物洒落,也可避免其他医疗物品洒落。4、支撑柱2可上下伸缩,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身高和具体环境调整到适宜高度。以上已对本技术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创新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n台面,由抽屉形的前台面和后台面相对重叠式地滑配组成,所述后台面滑配于所述前台面上面,所述前台面上近前边位置设有若干漏孔;/n支撑柱,支撑于所述台面下面;/n废弃物收纳机构,包括若干承载桶和柔性引导管,若干所述承载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若干所述柔性引导管上端连接所述漏孔,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桶;/n若干脚轮,连于所述支撑柱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台面,由抽屉形的前台面和后台面相对重叠式地滑配组成,所述后台面滑配于所述前台面上面,所述前台面上近前边位置设有若干漏孔;
支撑柱,支撑于所述台面下面;
废弃物收纳机构,包括若干承载桶和柔性引导管,若干所述承载桶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若干所述柔性引导管上端连接所述漏孔,下端连接所述承载桶;
若干脚轮,连于所述支撑柱底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面近后边设有洗手液放置框和治疗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面后边设有扶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治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为可调节的伸缩式套接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徐建文温洁张健张利梅刘艳高艺玲彭芳玲鲁晨菲张丽陈柯柯姚倩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