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小明专利>正文

一种渔线轮及其摇臂结构、防松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408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线轮领域,公开了一种渔线轮及其摇臂结构、防松圈,包括本体、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本体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由多个凸起块围成,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凸耳上设有第二通孔。还包括摇臂组件、转轴和锁紧螺母,摇臂组件上设有安装孔,转轴穿过安装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本体通过限位孔套设在锁紧螺母上。摇臂组件上还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避免锁紧螺母发生松动,也能避免防松圈本身发生松动,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使用摇臂结构时的舒适度,提升渔线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渔线轮及其摇臂结构、防松圈
本技术涉及渔线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渔线轮及其摇臂结构、防松圈。
技术介绍
渔线轮,又称放线器,卷线器,古称钓车,是抛(海)竿钓鱼必备钓具之一,其固定在抛竿手柄前方,是构成抛竿钓组的主要钓具。申请号:CN201210104283.5公开了一种渔线轮,包括壳体、贯穿壳体内部的轮轴、置于壳体内部且被轮轴延伸贯穿的传动装置,轮轴一端尾部连接摇臂,摇臂上设有成对转动的手把,壳体由摇臂盖、与摇臂盖相邻的装饰件、与装饰件相邻的线壳、与线壳相连的线轮组成,线轮的顶部连接轮轴的前部,线壳弯处设有线壳座,线壳座通过支撑轴、旋转装置与脚座相连,线壳与抛线架一端连接,抛线架的另一端通过导套与线壳座内部延伸出的弯座相连,线壳座向外沿着轴向延伸到线轮位置;传动装置由不直接套在轮轴上的行星齿轮组、与行星齿轮组通过辅齿连接的复合齿轮、与复合齿轮啮合连接的线轮毂齿、与线轮毂齿连接的线轮转动器组成,行星齿轮组通过复合齿轮运转直接带动线轮毂齿和线轮转动器。上述专利的线轮可以自转且同时也可以沿轮轴方向上下摆动,故鱼线很少有可能缠绕在一起或者发生炸线的现象。但是渔线轮在使用时,摇臂上会产生振动,从而导致摇臂上的锁紧螺母因振动产生松动,因此用户需要常常手动旋紧锁紧螺母,造成体验效果不好,并且也会导致渔线轮使用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渔线轮体验效果不好、使用寿命降低的缺点,提供了一种渔线轮及其摇臂结构、防松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防松圈,包括本体、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本体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本体上设有限位孔,限位孔由多个凸起块围成,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凸耳上设有第二通孔。通过带双凸耳结构的防松圈,而不是单凸耳,既能避免锁紧螺母发生松动,也能避免防松圈本身发生松动,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使用摇臂结构时的舒适度和可靠性,避免防松圈意外脱落后需要用手反复旋紧锁紧螺母,也提升了摇臂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渔线轮的使用寿命。一种摇臂结构,包括防松圈,还包括摇臂组件、转轴和锁紧螺母,摇臂组件上设有安装孔,转轴穿过安装孔后与锁紧螺母连接,本体通过限位孔套设在锁紧螺母上。作为优选,摇臂组件上还设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还包括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第一锁紧件穿过第一通孔后和第一螺纹孔连接,第二锁紧件穿过第二通孔后和第二螺纹孔连接。作为优选,第一锁紧件为第一螺丝,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后和第一螺纹孔连接;第二锁紧件为第二螺丝,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后和第二螺纹孔连接。作为优选,第一锁紧件为第一螺丝,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后和第一螺纹孔连接;第二锁紧件为绑带,绑带穿过第二通孔后和第二螺纹孔连接。作为优选,摇臂组件包括摇杆和把手,摇杆两端设有把手,摇杆上还设有通槽。通过把手转动摇杆,通过通槽减轻摇杆的质量,从而使摇杆更灵活。一种渔线轮,包括一种摇臂结构。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将转轴穿过摇臂组件,再通过锁紧螺母将转轴锁紧,转轴上的外螺纹和锁紧螺母上的内螺纹孔连接;然后将防松圈套入锁紧螺母上,防松圈上的限位孔套入锁紧螺母上,分别通过第一锁紧件和第二锁紧件将防松圈安装在摇臂组件上。当使用把手转动摇杆时,由于防松圈将锁紧螺母限制住,从而避免锁紧螺母发生松动情况,并且防松圈有两个通孔,而不是单一的一个通孔,从而能使用两个锁紧件将防松圈锁紧,也避免了防松圈发生松动从摇臂组件上脱落的情况,因此通过带双凸耳结构的防松圈,而不是单凸耳,既能避免锁紧螺母发生松动,也能避免防松圈本身发生松动,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使用摇臂结构时的舒适度和可靠性,避免防松圈意外脱落后需要用手反复旋紧锁紧螺母,也提升了摇臂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渔线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松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摇臂组件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摇臂组件、101—把手、102—摇杆、1021—通槽、103—第一螺纹孔、104—安装孔、105—第二螺纹孔、2—防松圈、201—第一凸耳、2011—第一通孔、202—本体、2021—限位孔、2022—凸起块、203—第二凸耳、2031—第二通孔、3—锁紧螺母、4—第一锁紧件、5—第二锁紧件、6—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一种摇臂结构,如图所示,包括防松圈;防松圈,包括本体202、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上设有限位孔2021,限位孔2021由多个凸起块2022围成,第一凸耳201上设有第一通孔2011,第二凸耳203上设有第二通孔2031。通过防松圈2既能避免锁紧螺母3发生松动,也能避免防松圈2本身发生松动,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使用摇臂结构时的舒适度,避免反复旋紧锁紧螺母3,也提升了摇臂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渔线轮的使用寿命。还包括摇臂组件1、转轴6和锁紧螺母3,摇臂组件1上设有安装孔104,转轴6穿过安装孔104后与锁紧螺母3连接,本体202通过限位孔2021套设在锁紧螺母3上。摇臂组件1上还设有第一螺纹孔103和第二螺纹孔105,还包括第一锁紧件4和第二锁紧件5,第一锁紧件4穿过第一通孔2011后和第一螺纹孔103连接,第二锁紧件5穿过第二通孔2031后和第二螺纹孔105连接。第一锁紧件4为第一螺丝,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2011后和第一螺纹孔103连接;第二锁紧件5为第二螺丝,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2031后和第二螺纹孔105连接。摇臂组件1包括摇杆102和把手101,摇杆102两端设有把手101,摇杆102上还设有通槽1021。通过把手101转动摇杆102,通过通槽1021减轻摇杆102的质量,从而使摇杆102更灵活。摇臂结构组装过程为:将转轴6穿过摇臂组件1,再通过锁紧螺母3将转轴6锁紧,转轴6上的外螺纹和锁紧螺母3上的内螺纹孔连接;然后将防松圈2套入锁紧螺母3上,防松圈2上的限位孔2021套入锁紧螺母3上,分别通过第一锁紧件4和第二锁紧件5将防松圈2安装在摇臂组件1上。当使用把手101转动摇杆102时,由于防松圈2将锁紧螺母3限制住,从而避免锁紧螺母3发生松动情况,并且防松圈2有两个通孔,从而能使用两个锁紧件将防松圈2锁紧,也避免了防松圈2发生松动从摇臂组件1上脱落的情况,因此通过防松圈2既能避免锁紧螺母3发生松动,也能避免防松圈2本身发生松动,从而提升了用户在使用摇臂结构时的舒适度,避免反复旋紧锁紧螺母3,也提升了摇臂结构的使用寿命,从而提升渔线轮的使用寿命。实施例2一种摇臂结构,如图所示,包括防松圈;防松圈,包括本体202、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上设有限位孔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松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02)、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上设有限位孔(2021),限位孔(2021)由多个凸起块(2022)围成,第一凸耳(201)上设有第一通孔(2011),第二凸耳(203)上设有第二通孔(2031)。/n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松圈,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202)、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耳(201)和第二凸耳(203),本体(202)上设有限位孔(2021),限位孔(2021)由多个凸起块(2022)围成,第一凸耳(201)上设有第一通孔(2011),第二凸耳(203)上设有第二通孔(2031)。


2.一种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松圈,还包括摇臂组件(1)、转轴(6)和锁紧螺母(3),摇臂组件(1)上设有安装孔(104),转轴(6)穿过安装孔(104)后与锁紧螺母(3)连接,本体(202)通过限位孔(2021)套设在锁紧螺母(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摇臂结构,其特征在于:摇臂组件(1)上还设有第一螺纹孔(103)和第二螺纹孔(105),还包括第一锁紧件(4)和第二锁紧件(5),第一锁紧件(4)穿过第一通孔(2011)后和第一螺纹孔(103)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小明
申请(专利权)人:曾小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