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回转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96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回转炉,回转炉包括炉壳,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包括:液冷壁,炉壳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液冷壁,液冷壁被构造成与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且液冷壁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进液集管,与液流通道连通;出液集管,与液流通道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通过在炉壳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液冷壁,液冷壁被构造成与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液冷壁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进液集管与液流通道连通;出液集管与液流通道连通。由此,使得换热介质可经由进液集管流经液流通道与炉壳换热后,再经由出液集管流出,可降低回转炉的炉壳外表面的温度,改善劳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回转炉
本技术涉及冶金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及具有其的回转炉。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用于有色冶金的各种卧式回转炉的炉壳外表面温度较高,导致卧式回转炉周围辐射热量大,环境温度高,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体验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所述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可以降低回转炉的炉壳外表面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环境。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回转炉,所述回转炉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所述回转炉包括炉壳,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液冷壁,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所述液冷壁,所述液冷壁被构造成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所述液冷壁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进液集管,所述进液集管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出液集管,所述出液集管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通过在炉壳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液冷壁,液冷壁被构造成与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液冷壁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进液集管与液流通道连通;出液集管与液流通道连通。由此,使得换热介质可以经由进液集管,流经液流通道与炉壳换热后,再经由出液集管流出,这样可以降低回转炉的炉壳外表面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环境。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炉壳的外周壁与所述液冷壁之间填充有高导热填料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高导热填料件为石墨层或锡膏层。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液冷壁包括:液冷壁底板,所述高导热填料件设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与所述液冷壁底板之间,所述液冷壁底板被构造成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弧形;液冷壁外板,所述液冷壁外板与所述液冷壁底板焊接相连,且所述液冷壁底板与所述液冷壁外板之间限定出夹层间隙。进一步地,所述液冷壁外板被构造成朝远离所述液冷壁底板的方向凸出;或者,所述液冷壁外板被构造成与所述液冷壁底板同向延伸的板状。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壁与所述炉壳可拆卸地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液冷壁与所述炉壳通过螺栓或楔子相连。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当所述液冷壁与所述炉壳通过螺栓相连时,所述炉壳上焊接有螺栓,所述液冷壁上设有过孔,所述螺栓适于穿过所述过孔并通过螺母进行锁紧。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壁包括多个子液冷壁,相邻的两个子液冷壁之间可拆卸地相连。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回转炉,包括上述所述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回转炉的一个示意图,其中,所述回转炉上设有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图2是图1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回转炉的A向视图;图3是图2中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回转炉中冷却装置的B向展开示意图;图4是图1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转炉的一个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回转炉的另一个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100,液冷壁1,液流通道10,液冷壁底板11,液冷壁外板12,夹层间隙13,子液冷壁14,进液集管2,出液集管3,高导热填料件4,柔性软管5,回转炉200,炉壳2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相关技术中,回转炉炉体为一长的钢质圆筒,内衬以耐火材料,炉体支承在数对托轮上,并具有3%~6%的倾斜度。炉体通过齿轮由电动机带动缓慢旋转。物料由较高的尾端加入,由较低的炉头端卸出。炉头端喷入燃料(煤粉、重油或气体燃料),在炉内燃烧,烟气由较高一端排出(物料与烟气逆流)。它主要用于水泥工业中煅烧水泥熟料,也用于耐火材料及陶瓷工业煅烧粒状及粉状物料和在上述工业中干燥各种原料。在化学工业中广泛用于干燥、脱水以及焙烧物料。目前用于有色冶金的各种卧式回转炉均只有少量冷却装置,主要布置在放出口、岀烟口、加料口等位置,在炉壳的大面积范围上是没有冷却元件的。所以卧式回转炉的炉壳外表面温度较高,大都会达到200℃以上,有一些还会超过300℃,致使卧式回转炉周围辐射热量大,环境温度高,操作人员的劳动环境体验很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100,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100。参照图1至图3,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100,回转炉200包括炉壳210,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100可以包括:液冷壁1、进液集管2以及出液集管3。具体而言,炉壳210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液冷壁1,液冷壁1被构造成与炉壳210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液冷壁1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10。进液集管2与液流通道10连通;出液集管3与液流通道10连通。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是炉壳210的外周壁的一部分设有液冷壁1;在本技术的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炉壳210的外周壁的全部均设有液冷壁1。本技术对液冷壁1在炉壳210上的设置方式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应性调整,这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液冷壁1可以被构造成与炉壳210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并且液冷壁1上可以形成有液流通道10,所述液流通道10可以用于换热。进液集管2与液流通道10连通;出液集管3与液流通道10连通。由此,使得换热介质可以经由进液集管2,流经液流通道10与炉壳210换热后,再经由出液集管3流出,这样可以降低回转炉200的炉壳210外表面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改善劳动环境。在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换热介质可以为例如水等,通过选用水作为换热介质,不但环保而且成本低廉。为了便于说明,本技术主要以水作为换热介质进行描述,然而,这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100,通过在炉壳210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液冷壁1,液冷壁1被构造成与炉壳210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液冷壁1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10。进液集管2与液流通道10连通;出液集管3与液流通道10连通。由此,使得换热介质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炉包括炉壳,所述冷却装置包括:/n液冷壁,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所述液冷壁,所述液冷壁被构造成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所述液冷壁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n进液集管,所述进液集管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n出液集管,所述出液集管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炉包括炉壳,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液冷壁,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的至少一部分设有所述液冷壁,所述液冷壁被构造成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形状,且所述液冷壁上形成有用于换热的液流通道;
进液集管,所述进液集管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
出液集管,所述出液集管与所述液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与所述液冷壁之间填充有高导热填料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填料件为石墨层或锡膏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回转炉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壁包括:
液冷壁底板,所述高导热填料件设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与所述液冷壁底板之间,所述液冷壁底板被构造成与所述炉壳的外周壁相贴合的弧形;
液冷壁外板,所述液冷壁外板与所述液冷壁底板焊接相连,且所述液冷壁底板与所述液冷壁外板之间限定出夹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珂菲崔大韡李栋周钢冯双杰郝小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