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879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包括生物质灶主体,所述生物质灶主体的腔内安装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物料仓和抽风机,所述物料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内侧安装有螺旋输料杆,且所述燃烧器的外壁上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且所述燃烧器的内壁上交错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依次贯穿所述燃烧器和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后端安装有第二输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输料管、螺旋输料杆、燃烧器、第二输料管、风道、通风孔、抽风机和水箱,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输送和负压循环供氧,提高了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
本技术主要涉及生物质灶的
,具体为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生物质灶能利用秸秆等生物质物料燃烧,燃烧效果好,没有黑烟,降低了环境污染,但是生物质物料的加入不便,且容易堵塞输料管,不仅不易清理,而且降低了人们的使用体验。根据专利文献申请号201620424751.0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灶,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内部设置有下承托网,上侧设置有上承托网,所述炉体外壳内部在下承托网的作用下分成燃烧腔、排灰腔,所述燃烧腔一侧上设置有进料板,所述排灰腔侧壁上设置有排料板,所述排灰腔对应在炉体外壳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进气孔,所述燃烧腔内部设置有集气管,所述集气管通过输气管与吸附泵相连接,所述吸附泵与过滤箱相连接,虽然能使秸秆充分燃烧,提高了对秸秆的利用,但是物料的加入不便。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实现物料的自动输送,提高物料燃烧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包括生物质灶主体,所述生物质灶主体的腔内垂直安装有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物料仓和抽风机,所述物料仓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输料管,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内侧安装有螺旋输料杆,且所述燃烧器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风道,所述风道远离所述燃烧器的一端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远离所述风道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相连,且所述燃烧器的内壁上交错设有多个通风孔,多个所述通风孔依次水平贯穿所述燃烧器和所述风道;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后端贯穿安装有第二输料管,所述第二输料管的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器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出料口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物料仓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所述螺旋输料杆,所述螺旋输料杆的底端贯穿所述第二齿轮延伸至所述支撑架的内底板通过滚珠轴承呈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圆盘,且所述螺旋输料杆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圆盘、所述物料仓和所述第一输料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内侧。进一步的,所述物料仓的一侧安装有振动电机,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转子转动连接有振动杆,所述振动杆远离所述振动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物料仓和所述第一输料管延伸至所述第一输料管的内侧,所述振动杆的外壁上交错安装有多个振动叶片。进一步的,所述风道的一端贯穿所述水箱延伸至其内侧,所述水箱的水位高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输料管上与所述第二输料管相对的一侧设有入料口。进一步的,所述物料仓的顶端安装有盖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实现了物料的自动输送和负压循环供氧,在燃烧器上加锅,封闭空气进入燃烧器,通过转动的螺旋输料杆带动输送叶片转动,物料沿着不断旋转的输送叶片运动,由于第二输料管的出料口位于第一输料管出料口的下方,因此物料通过斜向下设置的第二输料管送入燃烧器内,之后通过抽风机工作抽出水箱的空气,水箱内形成负压,此时水箱通过风道抽出燃烧器内的空气,外面的空气通过风道和通风孔进入燃烧器,实现了空气的循环,提高了燃烧效果;其二,本技术具有防堵塞作用,物料仓内的物料通过入料口进入第一输料管,通过振动电机工作,带动振动杆振动,通过振动杆带动振动叶片振动,通过振动杆和振动叶片的不断振动,防止入料口被物料堵塞,提高了物料的输送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生物质灶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燃烧器和物料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螺旋输料杆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物料仓结构剖视图;图6为图3中的A区放大图。图中:1、生物质灶主体;2、物料仓;21、第一输料管;211、入料口;22、支撑架;23、驱动电机;24、第一齿轮;25、螺旋输料杆;251、圆盘;26、第二齿轮;27、第二输料管;28、盖板;3、燃烧器;31、风道;32、通风孔;4、水箱;5、振动杆;51、振动叶片;52、振动电机;6、抽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6,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包括生物质灶主体1,所述生物质灶主体1的腔内垂直安装有燃烧器3,所述燃烧器3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物料仓2和抽风机6,所述物料仓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输料管21,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内侧安装有螺旋输料杆25,且所述燃烧器3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风道31,所述风道31远离所述燃烧器3的一端连接有水箱4,所述水箱4远离所述风道31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抽风机6的进风口相连,且所述燃烧器3的内壁上交错设有多个通风孔32,多个所述通风孔32依次水平贯穿所述燃烧器3和所述风道31,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后端贯穿安装有第二输料管27,所述第二输料管27的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器3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27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1出料口的下方,所述物料仓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4位于所述支撑架22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所述螺旋输料杆25,所述螺旋输料杆25的底端贯穿所述第二齿轮26延伸至所述支撑架22的内底板通过滚珠轴承呈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架22的顶部安装有圆盘251,且所述螺旋输料杆25的顶端依次贯穿所述圆盘251、所述物料仓2和所述第一输料管21延伸至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内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包括生物质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灶主体(1)的腔内垂直安装有燃烧器(3),所述燃烧器(3)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物料仓(2)和抽风机(6),所述物料仓(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输料管(21),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内侧安装有螺旋输料杆(25),且所述燃烧器(3)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风道(31),所述风道(31)远离所述燃烧器(3)的一端连接有水箱(4),所述水箱(4)远离所述风道(31)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抽风机(6)的进风口相连,且所述燃烧器(3)的内壁上交错设有多个通风孔(32),多个所述通风孔(32)依次水平贯穿所述燃烧器(3)和所述风道(31);/n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后端贯穿安装有第二输料管(27),所述第二输料管(27)的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器(3)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27)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1)出料口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包括生物质灶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灶主体(1)的腔内垂直安装有燃烧器(3),所述燃烧器(3)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物料仓(2)和抽风机(6),所述物料仓(2)的内侧安装有第一输料管(21),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内侧安装有螺旋输料杆(25),且所述燃烧器(3)的外壁上固定包裹有风道(31),所述风道(31)远离所述燃烧器(3)的一端连接有水箱(4),所述水箱(4)远离所述风道(31)的一侧通过管道与所述抽风机(6)的进风口相连,且所述燃烧器(3)的内壁上交错设有多个通风孔(32),多个所述通风孔(32)依次水平贯穿所述燃烧器(3)和所述风道(31);
所述第一输料管(21)的后端贯穿安装有第二输料管(27),所述第二输料管(27)的出料口与所述燃烧器(3)相连,所述第二输料管(27)的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输料管(21)出料口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灶内部循环负压物料输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仓(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架(22),所述支撑架(22)的底部安装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有第一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24)位于所述支撑架(22)的内侧,所述第一齿轮(24)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6),所述第二齿轮(26)的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所述螺旋输料杆(25),所述螺旋输料杆(25)的底端贯穿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科刘婷刘俊峰满都拉苏毅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景丰泰农林科技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