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57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门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开门方法及外门把手结构,其操作方便,成本低其包括把手底座,把手底座正面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可翻转的拉把手,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拉线摆杆,拉把手连接第一弹簧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拉把手背面安装有沿第一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推板和第一齿轮,拉线摆杆设置于推板与第一齿轮一侧,推板与第一齿轮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推动机构,把手底座反面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上安装有摆杆;位于摆杆与弹簧推动机构之间,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垫块安装座,垫块安装座上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扭簧安装有可翻转的垫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门部件
,具体为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开门方法及外门把手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汽车品牌型号也越来越多,针对一些高端车型,汽车车门上会配备隐藏门把手,正常情况下是缩在车门的凹槽内,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可以减少阻力,开门时把手再露出来,目前汽车隐藏门把手多数分成两种结构:一种是电动式隐藏车门把手,通过钥匙或者门把手上的传感器来控制电机工作,电机驱动门把手伸出车门上的凹槽,拉动把手打开车门,这种结构价格昂贵,结构复杂;第二种为机械式结构,见公开号为CN110219528A的专利申请,当要打开车门时,必须先手动按压门把手前端的按压部,使得后端的手持部向外翘起,然后再拉动把手开门,这种结构虽然价格比电动的要低,但是实际操作时开门很不方便,如果使用单手操作,需要先用大拇指按住前端,剩余的手指拉动把手,如果是手比较小,一般就需要双手完成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隐藏式汽车外门把手电动式结构复杂,成本高,机械式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其操作方便,成本低,同时提供了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开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其包括把手底座,所述把手底座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可翻转的拉把手,所述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拉线摆杆,所述拉把手连接第一弹簧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手背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一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推板和第一齿轮,所述拉线摆杆设置于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齿轮一侧,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推动机构,所述把手底座反面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安装有摆杆;位于所述摆杆与所述弹簧推动机构之间,所述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垫块安装座,所述垫块安装座上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扭簧安装有可翻转的垫块,所述弹簧推动机构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受到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时分别处于初始位置状态与顶出位置状态,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垫块一端对应的顶块、与所述垫板另一端和所述推板配合的推动块。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复位机构为第一扭簧,所述拉把手上的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扭簧;所述弹簧推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拉把手前端一侧。采用本技术后,使用手指先按压车门的拉把手后端使拉把手后端向外翘起,然后手指伸到车门与拉把手之间即可进行开门,操作简单,同时,车门把手采用纯机械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初始状态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初始状态反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处于预开门状态正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处于预开门状态反面第一视角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处于预开门状态反面第二视角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开门状态正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开门状态反面第一视角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外门把手开门状态反面第二视角示意图;图10为弹簧推动机构处于初始位置示意图;图11为弹簧推动机构处于顶出位置示意图;图12为弹簧推动机构爆炸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11所示,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其包括把手底座1,把手底座1正面开设有凹槽2,凹槽2内通过第一转轴3安装有可翻转的拉把手4,把手底座1反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拉线摆杆5,拉把手4背面安装有沿第一转轴3轴向间隔布置的推板6和第一齿轮7,推板6连接第一扭簧8,第一扭簧8用于拉把手4的复位,拉线摆杆5设置于推板6与第一齿轮7一侧,推板6与第一齿轮7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推动机构9,弹簧推动机构9设置于拉把手4前端一侧,把手底座1反面通过第二转轴10安装有与第一齿轮7啮合的第二齿轮11,第二齿轮11上安装有摆杆12,第二齿轮11和摆杆12为一体结构;位于摆杆12与弹簧推动机构9之间,把手底座1反面设置有垫块安装座13,垫块安装座13上通过第二转轴10和第二扭簧14安装有可翻转的垫块15,弹簧推动机构9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块9-1,活动块9-1受到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时分别处于初始位置状态与顶出位置状态,弹簧推动机构原理与圆珠笔按压结构原理一样,按第一下时活动块9-1顶出,按第二下时活动块9-1复位至初始状态,第三次按压时再次顶出,不断循环,其具体结构见图12所示,活动块9-1上设置有与垫块15一端对应的顶块9-2、与垫板15另一端和推板6配合的推动块9-3,另外还有与圆珠笔内部结构类似的弹簧、滑爪、导向杆等,活动块9-1可以推动滑爪移动的同时转动。图中16为为防水密封垫,17为锁芯。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开门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手指按压车门的拉把手4后端,拉把手4后端伸入车门的凹槽内、前端向外翘起,推板6向弹簧推动机构9侧转动时按压弹簧推动机构9上的推动块,弹簧先收缩然后张开,顶块9-2推动垫块15使垫块15翻转,推动块9-3推动推板6使拉把手4处于伸出凹槽的状态;(2)松开拉把手4后端,活动块9-1往外顶出并顶住推板6使拉把手4后端向外翻转,拉把手4后端向外翘起、拉把手4前端伸入车门的凹槽内,拉把手4处于预开门状态;(3)手指伸入拉把手与车门之间,向外拉动拉把手4,推板6推动拉线摆杆5转动实现开门,同时摆杆12随第二齿轮11转动后推动垫块15翻转并按压推动块,弹簧再次处于压缩状态后活动块9-1复位至缩回状态,拉把手4在第一扭簧8作用下复位缩回凹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其包括把手底座,所述把手底座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可翻转的拉把手,所述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拉线摆杆,所述拉把手连接第一弹簧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手背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一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推板和第一齿轮,所述拉线摆杆设置于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齿轮一侧,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推动机构,所述把手底座反面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安装有摆杆;位于所述摆杆与所述弹簧推动机构之间,所述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垫块安装座,所述垫块安装座上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扭簧安装有可翻转的垫块,所述弹簧推动机构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受到连续的两次按压操作时分别处于初始位置状态与顶出位置状态,所述活动块上设置有与所述垫块一端对应的顶块、与所述垫块另一端和所述推板配合的推动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隐藏汽车外门把手结构,其包括把手底座,所述把手底座正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可翻转的拉把手,所述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可转动的拉线摆杆,所述拉把手连接第一弹簧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把手背面安装有沿所述第一转轴轴向间隔布置的推板和第一齿轮,所述拉线摆杆设置于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齿轮一侧,所述推板与所述第一齿轮另一侧设置有弹簧推动机构,所述把手底座反面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上安装有摆杆;位于所述摆杆与所述弹簧推动机构之间,所述把手底座反面设置有垫块安装座,所述垫块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根贵廖东旭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金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