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45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该降噪装置包括多个隔音组件,多个隔音组件依次连接以共同围设形成施工空间;隔音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设于两个立柱之间的隔音板和第一水平杆,立柱朝向隔音板的一侧纵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插槽,隔音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滑动地插设在对应的第一插槽内;第一水平杆的底面设有多个脚轮,第一水平杆的顶面的两端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头,立柱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插设对应第一插头的第一插孔;相邻两个隔音板之间的两个立柱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拆卸、经济环保,不仅能够利用隔音板折射、吸收施工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分贝,而且能够根据施工区域大小自由进行组合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保障白天车辆通行顺畅,道路施工通常都安排在夜间进行。而道路施工的过程中最常用到的设备就是挖掘机,挖掘机的破碎锤在锤击地面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进而给施工地点附近的居民和过往人群造成了很大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大小可调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包括多个隔音组件,多个所述隔音组件依次连接以共同围设形成施工空间;所述隔音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设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隔音板和第一水平杆,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纵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音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滑动地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水平杆的底面设有多个脚轮,所述第一水平杆的顶面的两端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头,所述立柱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插设对应所述第一插头的第一插孔;相邻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不仅能够利用隔音板折射、吸收施工产生的噪音,降低噪音分贝,而且适用范围广、可根据施工区域大小自由进行组合安装。另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水平杆的顶面形成有用于插设所述隔音板的下边缘的第二插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水平杆包括U形槽钢以及分别设于所述U形槽钢两端的两个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插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U形槽钢的底面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头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相邻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立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横向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隔音板垂直或平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隔音板平行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插槽朝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立柱包括矩形管,所述矩形管朝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延伸板,所述矩形管与两个延伸板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插槽。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音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立柱一一对应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柱的顶部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探出所述立柱,所述连接片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立柱的底部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的第三通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音组件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第二水平杆,所述第二水平杆的底面的两端形成向下凸起的第二插头,所述第二水平杆的底面还形成有用于插设所述隔音板的上边缘的第三插槽;所述立柱的顶面开设有用于插设对应所述第二插头的第二插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水平杆的顶面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折射板,所述折射板朝向所述施工空间的中心倾斜。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隔音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隔音层、阻尼层和吸音层。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施工时先依次组装各个隔音组件,即先将第一水平杆水平放置在地面上;然后将隔音板的左右两侧边缘分别滑入两个立柱的第一插槽中;最后,将两个立柱的第一插孔分别插入第一水平杆两端的第一插头中。所有隔音组件组装完成以后,调整各个隔音组件的相对位置使其共同围设形成施工空间,并将相邻两个隔音板之间的两个立柱连接在一起即可。由此,施工设备在施工区域作业时产生的噪音经隔音板折射、吸收后其分贝大幅降低,进而便能保障附近居民和过往人群的正常作息生活。此外,本技术不仅便于安装拆卸、可重复利用、经济环保,而且适用范围广、可根据施工区域大小自由进行组合安装。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的轴测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隔音组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杆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图4在A-A处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水平杆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立柱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另外一种立柱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立柱的一种连接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立柱的另一种连接方式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立柱的一种连接方式的侧视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水平杆的仰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00:隔音组件;110:立柱;111:矩形管;112:延伸板;113:第一插槽;114:第一通孔;115:连接片;116:第二通孔;117:第三通孔;120:隔音板;130:第一水平杆;131:第一插头;132:第二插槽;133:脚轮;134:U形槽钢;135:连接杆;140:第二水平杆;141:第二插头;142:第三插槽;150:折射板;160:广告布;170:螺栓;171: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技术中的附图,对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隔音组件,多个所述隔音组件依次连接以共同围设形成施工空间;所述隔音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设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隔音板和第一水平杆,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纵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音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滑动地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水平杆的底面设有多个脚轮,所述第一水平杆的顶面的两端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头,所述立柱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插设对应所述第一插头的第一插孔;相邻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隔音组件,多个所述隔音组件依次连接以共同围设形成施工空间;所述隔音组件包括两个立柱以及设于两个所述立柱之间的隔音板和第一水平杆,所述立柱朝向所述隔音板的一侧纵向贯穿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隔音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可滑动地插设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水平杆的底面设有多个脚轮,所述第一水平杆的顶面的两端形成有向上凸起的第一插头,所述立柱的底面开设有用于插设对应所述第一插头的第一插孔;相邻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杆的顶面形成有用于插设所述隔音板的下边缘的第二插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杆包括U形槽钢以及分别设于所述U形槽钢两端的两个连接杆和所述第一插头,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U形槽钢的底面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插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隔音板之间的两个所述立柱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立柱横向贯穿开设有用于穿设螺栓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隔音板垂直或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道路施工的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的轴线与所述隔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佳胡世金姜波王若舟杨勇赵忠磊李飞刘国瑞刘艳平王本田庞博高连茹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北京路桥瑞通养护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