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395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包括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回头弯处堆设的公路弃渣堆,公路弃渣堆将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隔断为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开设有引水隧道,引水隧道的隧道进口开设在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高于原水位20‑25m处,引水隧道的隧道出口连通下游段边坡侧壁,隧道出口处安装有发电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堆渣结构,利用弃渣堆将冲沟或者小河沟拦截分隔,并辅以引入隧道利用上游与下游的高差所形成的势能,在下游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利用弃渣堆将冲沟或者小河沟拦截分隔,并辅以引入隧道利用上游与下游的高差所形成的势能,在下游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通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公路行业迎来了蓬勃生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弃渣一直是一个让设计师头疼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地布置弃渣场,甚至能有效利用弃渣场,是亟需解决的工程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弃渣场污染环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能够通过堆渣结构将水位抬高进而发电,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实现弃渣场科学、合理地布置。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包括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回头弯处堆设的公路弃渣堆,公路弃渣堆将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隔断为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开设有引水隧道,引水隧道的隧道进口开设在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高于原水位20-25m处,引水隧道的隧道出口连通下游段边坡侧壁,隧道出口处安装有发电装置。本技术的堆渣结构,将公路弃渣堆安放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的回头弯处,通过弃渣将冲沟或小河沟“拦腰截断”,由此形成一个人为“堰塞湖”;然后在冲沟或小河沟上游,比原水位高20-25m的地方修建一个引水隧洞,通过弃渣场的拦截,上游的水位会升高,然后水流通过引水隧洞灌入下游,通过隧道引流的上流水具有较大的势能,利用上游与下游的高差所形成的势能,可以在下游通过发电装置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可以供给项目部使用,如果发电量巨大还可供给民用,为一举多得的惠民工程。公路弃渣堆呈阶梯式堆砌,公路弃渣堆能够起到拦截上游水流的作用,因此修建成阶梯式能够缓冲弃渣堆受力的作用。公路弃渣堆的顶面设有植被种植层,更加合理充分的运用弃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能够通过堆渣结构将水位抬高进而发电,起到变废为宝的作用,实现弃渣场科学、合理地布置;2、本技术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利用弃渣堆将冲沟或者小河沟拦截分隔,并辅以引入隧道利用上游与下游的高差所形成的势能,在下游通过发电装置转化为电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公路弃渣堆,2-引水隧道,3-隧道进口,4-隧道出口,5-发电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包括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回头弯处堆设的公路弃渣堆1,公路弃渣堆1将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隔断为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开设有引水隧道2,引水隧道2的隧道进口3开设在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高于原水位20-25m处,引水隧道2的隧道出口4连通下游段边坡侧壁,隧道出口4处安装有发电装置5。本技术的堆渣结构,将公路弃渣堆安放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的回头弯处,通过弃渣将冲沟或小河沟“拦腰截断”,由此形成一个人为“堰塞湖”;然后在冲沟或小河沟上游,比原水位高20-25m的地方修建一个引水隧洞,通过弃渣场的拦截,上游的水位会升高,然后水流通过引水隧洞灌入下游,通过隧道引流的上流水具有较大的势能,利用上游与下游的高差所形成的势能,在下游通过发电装置将势能转化为电能,可以供给项目部使用,如果发电量巨大还可供给民用,为一举多得的惠民工程。优选的,公路弃渣堆呈阶梯式堆砌。优选的,公路弃渣堆的顶面设有植被种植层。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回头弯处堆设的公路弃渣堆(1),公路弃渣堆(1)将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隔断为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开设有引水隧道(2),引水隧道(2)的隧道进口(3)开设在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高于原水位20-25m处,引水隧道(2)的隧道出口(4)连通下游段边坡侧壁,隧道出口(4)处安装有发电装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利用弃渣场发电的新型堆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回头弯处堆设的公路弃渣堆(1),公路弃渣堆(1)将山区冲沟或者小河沟隔断为上游段和下游段,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开设有引水隧道(2),引水隧道(2)的隧道进口(3)开设在上游段的边坡侧壁上高于原水位20-25m处,引水隧道(2)的隧道出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松张生张廷彪黎良仆郑国强王希宝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