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9939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3
本公开涉及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10)具备:堆壳体(22),其收纳如下堆(21),该堆(21)是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的端部层叠绝缘板(20)而成,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是在水平方向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18)而成;以及辅助设备壳体(26),其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24)。在将在层叠方向邻接的堆壳体(22)与辅助设备壳体(26)的内部划分开的分隔壁(118),设置使堆壳体(22)的内部与辅助设备壳体(26)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122)。在堆壳体(22)的内部,与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相比接近分隔壁(118)而设置的绝缘板(20)与换气连通口(122)相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将在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而成的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端部层叠有绝缘板的堆收纳的堆壳体、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的辅助设备壳体的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例如,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具备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该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MEA)在由高分子离子交换膜形成的电解质膜的一方配设阳极电极,在另一方配设阴极电极。由隔板夹持电解质膜-电极结构体来构成发电单电池,将多个发电单电池层叠来构成发电单电池层叠体。在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还层叠接线板、绝缘板、端板等,来获得燃料电池堆。具备该种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系统例如能够搭载于燃料电池车辆等(搭载体)的搭载空间来使用。在该情况下,特别是需要即使氢气即燃料气体从层叠体等漏出也抑制该漏出的燃料气体滞留在车辆内的搭载空间等。因而,例如在专利文献1提出了使排气管与收纳层叠体的堆壳体的内部连通的燃料电池系统。在该燃料电池系统中,将堆壳体内的漏出的燃料气体经由排气管导出车辆的外部等规定的场所,由此对堆壳体内进行换气,抑制漏出的燃料气体滞留在搭载空间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048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燃料电池系统中,存在如下情况,将包括燃料气体的喷射器等在内的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收纳的辅助设备壳体邻接地设置于堆壳体。在该情况下,需要对被分隔壁划分出的堆壳体和辅助设备壳体两方的内部进行换气。因而,例如使堆壳体和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与排气管连通,并且在分隔壁设置使堆壳体和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由此,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堆壳体和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与排气管良好地连通来进行换气。但是,存在如下担忧:当如上述那样在分隔壁设置换气连通口时,在组装燃料电池系统时等,比较小的导电性的结构部件、从导电性的结构要素剥离出的碎片等作为异物从换气连通口侵入至堆壳体的内部。存在如下情况,当这些异物与例如单电池电压检测用的单电池电压端子、隔板等设置于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的导电部接触时,会成为短路等的原因。因此,在燃料电池系统中,为了良好地维持正常的动作,需要抑制异物与堆壳体内的发电单电池层叠体接触。本专利技术是考虑这样的问题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异物与被收纳于堆壳体内的发电单电池层叠体接触的燃料电池系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堆壳体,其收纳如下堆,该堆是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的层叠方向的端部层叠绝缘板而成,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是在水平方向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而成;以及辅助设备壳体,其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所述燃料电池系统中,在所述层叠方向邻接的所述堆壳体与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被分隔壁划分开,在所述分隔壁设置使所述堆壳体的内部与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在所述堆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相比接近所述分隔壁而设置的所述绝缘板与所述换气连通口相向。专利技术的效果在该燃料电池系统中,例如存在如下情况,在将辅助设备壳体接合于收纳有堆的状态下的堆壳体的组装工序等时,换气连通口配置于比堆壳体靠铅垂方向的上侧。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异物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换气连通口侵入至堆壳体的内部,但是在堆壳体的内部,与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相比接近分隔壁而设置的绝缘板与该换气连通口相向。因此,侵入的异物接触绝缘板而能够避免到达发电单电池层叠体。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异物从换气连通口侵入,也能够抑制该异物接触发电单电池层叠体。因此,即使是在异物表现出导电性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在燃料电池系统发生短路等,从而能够良好地维持燃料电池系统的正常的动作。参照附图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容易地理解上述的目的、特征以及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的燃料电池车辆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发电单电池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被收纳于堆壳体的第一隔板的氧化剂气体流路侧的主视图。图4是被收纳于堆壳体的第二隔板的燃料气体流路侧的主视图。图5是壳体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说明燃料电池系统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概略剖视图。图7是说明换气连通口与突出部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具体实施方式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燃料电池系统。而且,在以下的图中,有时对相同或者发挥同样的功能和效果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举例说明燃料电池系统10搭载于作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燃料电池车辆12(搭载体)的情况,但不特别限定于此,燃料电池系统10能够搭载于各种搭载体(未图示)来使用。在以下中,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就以从落坐于燃料电池车辆12的驾驶座的乘员(未图示)观察的方向为基准,说明前后方向(箭头符号A方向)、左右方向(箭头符号B方向)、上下方向(箭头符号C方向)。燃料电池系统10配设于在燃料电池车辆12的仪表板14的前方(箭头符号AF侧)形成的前室(电机室)16内。另外,在燃料电池系统10中,具备: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其是多个发电单电池18(图2)沿左右方向(箭头符号B方向)层叠而成的;堆壳体22,其收纳如下堆21,该堆21是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的端部层叠绝缘板20而成;以及辅助设备壳体26,其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24。在以下中,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燃料电池系统10相对于燃料电池车辆12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箭头符号B方向、水平方向)的搭载方向配置。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燃料电池系统10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箭头符号A方向、水平方向)的搭载方向搭载于燃料电池车辆12。如图1所示,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的左端(箭头符号BL侧端),朝向外方依次层叠第一接线板28、作为绝缘板20的第一绝缘板30。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的右端(箭头符号BR侧端),朝向外方依次层叠第二接线板32、作为绝缘板20的第二绝缘板34。也就是说,将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第一接线板28和第二接线板32以及第一绝缘板30和第二绝缘板34层叠来构成堆21。而且,第一绝缘板30可以是在层叠方向重合多个(例如两个)而构成的。同样,第二绝缘板34也可以是在层叠方向重合多个(例如两个)而构成的。如图2所示,发电单电池18具有带树脂框的MEA36、夹持该带树脂框的MEA36的第一隔板38和第二隔板40。第一隔板38和第二隔板40例如是将钢板、不锈钢板、铝板、镀处理钢板、或在其金属表面上施加了用于防腐蚀的表面处理的金属薄板的截面冲压成型为波形来构成的。也就是说,第一隔板38和第二隔板40由导电性材料构成。第一隔板38与第二隔板40通过对外周进行焊接、钎焊、铆接等而接合为一体,构成接合隔板42。在第二隔板40的长边方向(箭头符号A方向)的后端侧(箭头符号AR侧)的缘部,在上下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堆壳体(22),其收纳如下堆(21),该堆(21)是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的端部层叠绝缘板(20)而成,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是在水平方向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18)而成;以及辅助设备壳体(26),其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24),所述燃料电池系统(10)中,/n在所述层叠方向邻接的所述堆壳体和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被分隔壁(118)划分开,/n在所述分隔壁设置使所述堆壳体的内部与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122),/n在所述堆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相比接近所述分隔壁而设置的所述绝缘板与所述换气连通口相向。/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404 JP 2019-0719371.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具备:堆壳体(22),其收纳如下堆(21),该堆(21)是在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的层叠方向的端部层叠绝缘板(20)而成,该发电单电池层叠体(19)是在水平方向层叠多个发电单电池(18)而成;以及辅助设备壳体(26),其收纳燃料电池用辅助设备(24),所述燃料电池系统(10)中,
在所述层叠方向邻接的所述堆壳体和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被分隔壁(118)划分开,
在所述分隔壁设置使所述堆壳体的内部与所述辅助设备壳体的内部连通的换气连通口(122),
在所述堆壳体的内部,与所述发电单电池层叠体相比接近所述分隔壁而设置的所述绝缘板与所述换气连通口相向。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佑太小林纪久水崎君春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