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伟斌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99359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包括路面以及与所述路面固定连接的侧板以及反弹板,所述路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所述侧板支撑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广告层,所述广告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声棉,所述第一吸声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声棉,所述第二吸声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空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噪声的有效降噪处理,避免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了噪声污染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
本技术属于道路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出行条件的要求不断的提高,道路和桥梁越修越多,而且道路和桥梁是噪音产生较为密集的场所,伴随找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如果不能有效的抑制道路和桥梁所产生的噪音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噪音污染成为现代化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但由于现行的道路桥梁表面不好进行二次加工进行降噪,在路面上降噪成本高昂,不便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制作,无法高效解决噪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包括路面以及与所述路面固定连接的侧板以及反弹板,所述路面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所述侧板支撑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侧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广告层,所述广告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声棉,所述第一吸声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声棉,所述第二吸声棉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空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辆等交通工具通过道路桥梁时说法出的声音,进入侧板后,首先经过第一吸声棉进行声音的初步削弱,之后经过削弱后的声音进入第二吸声棉,第二吸声棉较第一吸声棉密度更大,吸声效果更好,声音进入此区域得到进一步的削减,之后声音进入空腔,在空腔内经过多次反弹将声音最终削减,达到完美的降噪的目的,同时,侧板一面安装有广告层,增加了降噪装置的美观性,提高车辆驶入的舒适感。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内部安装有吸声管,所述吸声管的左端开设有吸声孔,所述吸声管的外表面开设有散声孔,所述侧板的表面开设有所述吸声孔相匹配的通孔。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经过第一吸声棉等降噪后,还有一大部分汽车等发出的噪声通过吸声孔进入吸声管,进入吸声管的声音绝大部分通过散声孔散步到第一吸声棉第二吸声棉进行吸收,达到降噪的目的,剩余的声音进入空腔进行反弹消失,同时还有一部分通过对冲管对冲消失。优选的,所述吸声管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对冲管,所述对冲管包括上对冲管、下对冲管,所述对冲管固定安装在空腔内。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半部分进入的噪音,进入开口朝下的上对冲管,下半部分进入的噪声,进入开口朝上的下对冲管,上下对冲管开口相对,声音可以相互冲击削弱,达到更进一步降噪的目的。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弹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部分没有通过通孔进入侧板的噪声,将在侧板路面与反弹板间反弹,直到声音削弱消失或者通过通孔吸气口进入侧板进行进一步的降噪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安装在路面上的侧板内部安装的第一吸声棉、第二吸声棉等装置,声音进入侧板后,能得到循序渐进的降噪强度增加的处理,声音通过第一吸声棉后得到初步的削弱处理,剩余未被处理的声音进入密度更大的第二吸声棉,密度更大,吸声强度更好,等声音进入空腔时,声音已基本处理干净,少数剩余的声音在空腔内多次反弹直至声音消失,有效达到降噪效果。(2)侧板内安装有吸声管,吸声管表面开设有数个散声孔,能够将声音散布到吸声棉中去,没能进入吸声棉的声音将进入对冲管,上对冲管下对冲管开口相对,声音出来后也将因为相互对冲而减小直至消失,极大的提高的降噪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声管结构示意图;图中:1、路面;2、侧板;201、第一吸声棉;202、第二吸声棉;203、对冲管;2031、上对冲管;2032、下对冲管;204、收声管;2041、吸声孔;2042、散声孔;205、空腔;206、通孔;3、广告层;4、侧板支撑;5、反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包括路面1以及与所述路面1固定连接的侧板2以及反弹板5,路面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4,侧板支撑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2,侧板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广告层3,广告层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声棉201,第一吸声棉2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声棉202,第二吸声棉2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空腔205。为实现大部分噪声处理的目的,车辆等交通工具通过道路桥梁时说法出的声音,进入侧板2后,首先经过第一吸声棉201进行声音的初步削弱,之后经过削弱后的声音进入第二吸声棉202,第二吸声棉202较第一吸声棉201密度更大,吸声效果更好,声音进入此区域得到进一步的削减,之后声音进入空腔205,在空腔205内经过多次反弹将声音最终削减,达到完美的降噪的目的,同时,侧板2一面安装有广告层3,增加了降噪装置的美观性,提高车辆驶入的舒适感。侧板2的内部安装有吸声管204,吸声管204的左端开设有吸声孔2041,吸声管204的外表面开设有散声孔2042,侧板2的表面开设有吸声孔2041相匹配的通孔206。为实现进一步处理剩余噪声的目的,在经过第一吸声棉201等降噪后,还有一大部分汽车等发出的噪声通过吸声孔2041进入吸声管204,进入吸声管204的声音绝大部分通过散声孔2042散步到第一吸声棉201第二吸声棉202进行吸收,达到降噪的目的,剩余的声音进入空腔205进行反弹消失,同时还有一部分通过对冲管203对冲消失。吸声管20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对冲管203,对冲管包括上对冲管2031、下对冲管2032,对冲管203固定安装在空腔205内。为实现对进入吸气管204剩余声音的降噪处理,上半部分进入的噪音,进入开口朝下的上对冲管2031,下半部分进入的噪声,进入开口朝上的下对冲管2032,上下对冲管开口相对,声音可以相互冲击削弱,达到更进一步降噪的目的。侧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反弹板5。为了实现未进入侧板2的声音的处理的目的,一部分没有通过通孔206进入侧板2的噪声,将在侧板2路面1与反弹板5间反弹,直到声音削弱消失或者通过通孔吸气口2041进入侧板2进行进一步的降噪处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该装置安装完成后,车辆在通过路面或者桥梁时发出噪声,绝大部分声音通过空气做媒介通过广告层3进入侧板2,小部分声音通过侧板2上的通孔206进入吸声管,剩余暂时没有进入侧板2的声音通过路面1、侧板2以及反弹板5的多次反弹后消失或者进入侧板2,通过安装在路面上的侧板2内部安装的第一吸声棉201、第二吸声棉202等装置,声音进入侧板2后,能得到循序渐进的降噪强度增加的处理,声音通过第一吸声棉201后得到初步的削弱处理,剩余未被处理的声音进入密度更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包括路面(1)以及与所述路面(1)固定连接的侧板(2)以及反弹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4),所述侧板支撑(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广告层(3),所述广告层(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声棉(201),所述第一吸声棉(2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声棉(202),所述第二吸声棉(2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空腔(2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包括路面(1)以及与所述路面(1)固定连接的侧板(2)以及反弹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侧板支撑(4),所述侧板支撑(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侧板(2),所述侧板(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广告层(3),所述广告层(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吸声棉(201),所述第一吸声棉(20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吸声棉(202),所述第二吸声棉(20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空腔(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道路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2)的内部安装有吸声管(20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庄伟斌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