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35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2
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所述支撑件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板、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基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贯穿基板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所述支撑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贯穿基板的相对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第一平坦层的表面不会形成凹坑,且支撑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本公开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及其制备方法、柔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逐渐成为屏幕的首选,其具有自发光、发光效率高、响应时间短、清晰度与对比度高等诸多优点,同时还可以保证屏幕具有一定柔性与可适应性。随着柔性显示屏幕的发展,人们对可折叠及曲面显示产品的期望越来越高。一些柔性显示模组包括金属材料的支撑件,为了满足柔性显示模组的弯折或者卷曲等需求,需要支撑件具有较高的变形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板、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基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贯穿所述基板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可选地,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弹性模量为1Gpa-10Gpa。可选地,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为10um-30um。可选地,所述基板的材料包括镍铁合金、铜锌合金中的任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所述基板的厚度为50um-300um。可选地,所述第二平坦层的材料包括硅胶、亚克力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支撑结构层和设于所述支撑结构层上的显示结构层,所述支撑结构层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所述第一平坦层朝向所述显示结构层设置。可选地,所述显示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与所述支撑件通过粘合层粘结贴合。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朝向所述显示结构层一侧的支撑膜,所述支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设置在所述支撑膜上。可选地,所述显示结构层包括柔性衬底,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驱动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和封装结构层,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OLED器件,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为驱动所述OLED器件发光。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在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贯穿所述基板的相对的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可选地,所述在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包括:采用热压工艺将第一平坦膜压合于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从而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可选地,所述第一平坦膜的材料包括热塑性聚酰亚胺,所述热压工艺的温度为250℃以上,压力为0.8~1.0N,时间为10-30s。可选地,所述在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包括:采用涂布工艺将用于形成第一平坦层的液体材料涂布在基板的第一表面上,经固化后形成第一平坦层。可选地,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多个通孔,包括:采用光刻工艺在所述基板上形成所述多个通孔。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平坦层,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包括:采用涂布工艺将用于形成第二平坦层的液体材料涂布在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上,用于形成第二平坦层的液体材料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并在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流平,经固化后,形成第二平坦层。可选地,所述基板的材料包括镍铁合金、铜锌合金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二平坦层的材料包括硅胶、亚克力中的任一种或多种。本公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在与柔性显示模组的其他结构层贴合时,支撑件的第一平坦层朝向柔性显示模组的显示侧设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撑件的第一平坦层没有填充在基板的通孔内,因而第一平坦层的表面上不会形成凹坑,避免了凹坑模印的问题,极大优化了柔性显示模组的外观,并且,本公开实施例的支撑件很大程度上维持了基板的回弹性,支撑件具有良好的回弹力,可保证改善柔性显示模组折痕的能力。本公开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的制备方法,由于在基板上形成通孔前预先形成了第一平坦层,第一平坦层由于没有填充在通孔内,因而第一平坦层的表面不会形成物理性的凹坑,进而,本公开实施例所制备的支撑件在与柔性显示模组的其他结构层贴合后,支撑件的第一平坦层朝向柔性显示模组的显示侧设置,由于第一平坦层上没有形成凹坑,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或避免了凹坑模印的问题,极大优化了柔性显示模组的外观。并且,本公开实施例制备的支撑件可以很大程度上维持基板的回弹性,支撑件具有良好的回弹力,可保证改善柔性显示模组折痕的能力。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公开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一些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另一些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支撑件的平坦层的凹坑在柔性显示模组中形成模印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又一些柔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柔性显示模组固定在显示装置的整机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的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的另一种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第一平坦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9的金属材料的基板的第二表面上涂覆光刻胶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图10的光刻胶进行曝光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对图11的曝光后的光刻胶进行显影和对基板进行刻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将图12中的光刻胶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图13的基板的第二表面上形成第二平坦层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固定在显示装置的整机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另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固定在显示装置的整机框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显示结构层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0、支撑件,20、支撑膜,30、显示结构层,40、模组功能层,50、盖板,61、第一粘合层,62、第二粘合层,63、第三粘合层,80、第一缓冲层;301、柔性衬底,302、驱动结构层,303、发光结构层,304、封装结构层,3021、薄膜晶体管,3022、存储电容,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板、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基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贯穿所述基板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材料的基板、第一平坦层和第二平坦层,所述基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多个通孔贯穿所述基板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平坦层设于所述第二表面上并填充在所述多个通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材料包括聚酰亚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弹性模量为1Gpa-10Gpa。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坦层的厚度为10um-30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材料包括镍铁合金、铜锌合金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厚度为50um-300u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坦层的材料包括硅胶、亚克力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8.一种柔性显示模组,包括支撑结构层和设于所述支撑结构层上的显示结构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层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的支撑件,所述第一平坦层朝向所述显示结构层设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与所述支撑件通过粘合层粘结贴合。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层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件的朝向所述显示结构层一侧的支撑膜,所述支撑膜设置在所述第一平坦层上,所述显示结构层设置在所述支撑膜上。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结构层包括柔性衬底,以及依次设置在所述柔性衬底上的驱动结构层、发光结构层和封装结构层,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多个OLED器件,所述驱动结构层包括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设置为驱动所述OLED器件发光。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朋浩周永红高昊张嵩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