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渣装置及热裂解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99216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渣装置及热裂解系统,属于固废回收装置领域。该出渣装置通过后密封仓与热裂解反应釜相连,包括与后密封仓相连的缓存罐,缓存罐为锥形,缓存罐内设有用于搅拌炭渣下行的压料螺旋;缓存罐与后密封仓通过连接管道相连,连接管道倾斜设置;还包括与缓存罐出渣口相连的双向螺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固废回收处理方面,解决了现有出渣装置存在出渣不顺畅,容易造成炭渣堵塞通道的问题,具有出渣顺畅、安全性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渣装置及热裂解系统
本技术属于固废回收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渣装置及热裂解系统。
技术介绍
废轮胎、废塑料、生活垃圾等固体物料污染造成的“黑色污染”对中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压力及破坏,目前,通常采用外旋式热解方式对废轮胎和废塑料、生活垃圾等等固体物料进行裂解处理。采用热解方式处理时的主要问题是确保系统的密封性,阻止因高温油气喷出或外界空气的进入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中国专利CN109401774A公开了一种废塑料连续热裂解系统及其热裂解方法,该系统包括上料装置、进料装置、热裂解反应釜以及出渣装置,进料装置包括螺旋推进器,以及螺旋输送器,螺旋推进器包括锥形筒,锥形筒内穿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上套接有第一螺旋叶片,锥形筒在垂直进料方向的纵向截面面积以及第一螺旋叶片的外径沿进料方向逐渐递减。出渣装置包括第一出渣器、第二出渣器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出渣器与第二出渣器之间的方箱,第一出渣器与第二出渣器均包括螺旋轴及套设在螺旋轴外的螺旋叶片。该系统通过对进料装置进行改进,避免了外部空气在进料时进入热解系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气密性及安全性。然而,上述专利的出渣装置存在出渣不顺畅,容易造成炭渣堵塞通道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出渣装置存在出渣不顺畅,容易造成炭渣堵塞通道的问题,提出一种出渣顺畅、安全性高的出渣装置及热裂解系统。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出一种出渣装置,通过后密封仓与热裂解反应釜相连,包括与所述后密封仓相连的缓存罐,所述缓存罐为锥形,所述缓存罐内设有用于搅拌炭渣下行的压料螺旋;所述缓存罐与所述后密封仓通过连接管道相连,所述连接管道倾斜设置;还包括与所述缓存罐出渣口相连的双向螺旋。优选的,所述缓存罐出渣口与所述双向螺旋进渣口相对设置,所述双向螺旋进料口位于所述双向螺旋中部;所述双向螺旋包括螺旋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旋轴外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包括左螺旋叶片和右螺旋叶片,所述左螺旋叶片和所述右螺旋叶片相反设置;所述左螺旋叶片和所述右螺旋叶片连接处与所述双向螺旋进渣口相对。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双向螺旋相连的暂存箱,所述暂存箱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炭渣从所述暂存箱输出的提升螺旋,所述提升螺旋倾斜设于所述暂存箱一侧。优选的,所述提升螺旋包括筒体,穿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螺旋轴,及套设于所述螺旋轴外的螺旋叶片;所述提升螺旋部分位于所述暂存箱内,位于所述暂存箱内的所述提升螺旋的筒体上部为开口结构;位于所述暂存箱外的所述提升螺旋的筒体与所述暂存箱之间通过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旋包括左落渣口和右落渣口,所述暂存箱上设有与所述左落渣口相对设置的左进渣口,和与所述右落渣口相对设置的右进渣口。优选的,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左落渣口与所述左进渣口的左输渣机,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右落渣口与所述右进渣口的右输渣机。优选的,所述缓存罐上设有上料位计和下料位计,所述上料位计位于所述下料位计上方。优选的,所述缓存罐与所述双向螺旋之间,以及所述双向螺旋与所述暂存箱之间设有密封阀。优选的,所述双向螺旋上还设有压力远程传感器以及温度远程传感器。本技术还提供包含以上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出渣装置的热裂解系统,还包括进料装置以及热裂解反应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渣装置,缓存罐内的炭渣在压料螺旋的作用下向下输送,避免了炭渣堵塞的弊端;2、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渣装置,通过设置双向螺旋,减少了炭渣在双向螺旋内的滞留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输送的顺畅性;3、本技术提供一种出渣装置,通过设置暂存箱,保证炭渣输送的情况下避免了外部空气的进入,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出渣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热裂解系统布局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出渣装置;11、缓存罐;111、压料螺旋;12、连接管道;13、双向螺旋;131、左螺旋叶片;132、右螺旋叶片;14、暂存箱;141、提升螺旋;15、左输渣机;16、右输渣机;2、热裂解反应釜;21、后密封仓;3、进料装置;4、上料位计;5、下料位计;6、密封阀;7、压力远程传感器;8、温度远程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出渣装置1,通过后密封仓21与热裂解反应釜2相连,包括与后密封仓21相连的缓存罐11,缓存罐11为锥形,缓存罐11内设有用于搅拌炭渣下行的压料螺旋111;缓存罐11与后密封仓21通过连接管道12相连,连接管道12倾斜设置;还包括与缓存罐11出渣口相连的双向螺旋13。该出渣装置1通过设置缓存罐11,避免了炭渣在出渣时造成堵塞。另外,缓存罐11与后密封仓21通过倾斜设置的连接管道12相连,且在缓存罐11内安装压料螺旋111,压料螺旋111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不停地搅拌,使缓存罐11内的炭渣在螺旋叶片的作用下向下输送,解决了炭渣堵塞的弊端。为了保证炭渣出渣的顺畅性,缓存罐11出渣口与双向螺旋13进渣口相对设置,双向螺旋13进料口位于双向螺旋13中部;双向螺旋13包括螺旋轴以及套设于螺旋轴外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包括左螺旋叶片131和右螺旋叶片132,左螺旋叶片131和右螺旋叶片132相反设置;左螺旋叶片131和右螺旋叶片132连接处与双向螺旋13进渣口相对。通过设置双向螺旋13,在传动装置的带动下,炭渣由左螺旋叶片131和右螺旋叶片132分别向两端输送,减少了炭渣在螺旋筒体内的滞留时间,达到了不堵塞螺旋顺畅输送的目的。进一步的,还包括与双向螺旋13相连的暂存箱14,暂存箱14内设有用于将炭渣从暂存箱14输出的提升螺旋141,提升螺旋141倾斜设于暂存箱14一侧。通过设置暂存箱14,同时在暂存箱14内设置倾斜放置的提升螺旋141,保证炭渣输送的情况下避免了外部空气的进入,安全性高。为了保证输送效率的前提下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出渣装置(1),通过后密封仓(21)与热裂解反应釜(2)相连,其特征在于:/n包括与所述后密封仓(21)相连的缓存罐(11),所述缓存罐(11)为锥形,所述缓存罐(11)内设有用于搅拌炭渣下行的压料螺旋(111);/n所述缓存罐(11)与所述后密封仓(21)通过连接管道(12)相连,所述连接管道(12)倾斜设置;/n还包括与所述缓存罐(11)出渣口相连的双向螺旋(13)。/n

【技术特征摘要】
1.出渣装置(1),通过后密封仓(21)与热裂解反应釜(2)相连,其特征在于:
包括与所述后密封仓(21)相连的缓存罐(11),所述缓存罐(11)为锥形,所述缓存罐(11)内设有用于搅拌炭渣下行的压料螺旋(111);
所述缓存罐(11)与所述后密封仓(21)通过连接管道(12)相连,所述连接管道(12)倾斜设置;
还包括与所述缓存罐(11)出渣口相连的双向螺旋(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渣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缓存罐(11)出渣口与所述双向螺旋(13)进渣口相对设置,所述双向螺旋(13)进料口位于所述双向螺旋(13)中部;
所述双向螺旋(13)包括螺旋轴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旋轴外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包括左螺旋叶片(131)和右螺旋叶片(132),所述左螺旋叶片(131)和所述右螺旋叶片(132)相反设置;
所述左螺旋叶片(131)和所述右螺旋叶片(132)连接处与所述双向螺旋(13)进渣口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渣装置(1),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双向螺旋(13)相连的暂存箱(14),所述暂存箱(14)内设有用于将所述炭渣从所述暂存箱(14)输出的提升螺旋(141),所述提升螺旋(141)倾斜设于所述暂存箱(14)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渣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提升螺旋(141)包括筒体,穿设于所述筒体内的螺旋轴,及套设于所述螺旋轴外的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宗臣冷帅房海滨邢济尧滕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伊克斯达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